這是我收藏的古書上面曾祖父寫的,題在書封面上面的字,曾祖父是清末民國人,當時老家窮得響叮噹應該是沒有什麼碑帖臨的。紙是那種類似牛皮紙一樣的硬紙,如果書法基礎很差的人初學書法可以學這個字嗎?古碑帖太難了。我也沒想當什麼書法家,只是想把毛筆字寫好看。

王有宣三個字是別人所寫,不是他寫的。


謝邀,作為發燒友厚著臉皮答一發,你以為學老人家的字比古碑帖容易嗎?按我說學誰的字都不容易,而且要是找個狗刨體讓你學,你會覺得難如登天。

其實古碑帖不是都難,個人認為同樣楷書,唐楷比魏碑難,同樣唐楷,顏比歐難,歐比柳難。同樣魏碑,張玄墓誌比拓跋氏的元氏系列墓誌難。


題主已經說明白,不想當什麼書法家,只是想練練字。

那用你曾祖父的字作為學習對象是完全可以的,對一般愛好者來說是沒有什麼問題的。

畢竟基本的點畫用筆沒有什麼大問題。

現在有個誤區,學習書法一定要古碑帖入手,其實不是。

其實取法乎上,是指學書入門以後的選擇,而不是一開始學習,就去學習古碑帖。

任何自成一家的古碑帖想去學習是有難度的,古人成就越高後來者學習越難,學蘭亭集序的很 多,又有多少人學成功?


對於學習對象,已經有共識:取法乎上得其中,取法乎中得其下,取法乎下得其末。在這種意義上,想寫成一般的字也必須要學好的,要書法中的精品。

例女口:

篆書:《嶧山碑》、《石鼓文》、《散氏盤》、吳昌碩、鄧石如、趙之謙的篆書。

隸書:《張遷碑》、《禮器碑》、《曹全碑》、《乙瑛碑》、《石門頌》、《西狹頌》、《史晨碑》、鄧石如隸書。

楷書:智永《真草千字文》、虞世南《孔子廟堂碑》、褚遂良《雁塔聖教序》、《陰符經》、《倪寬贊》,歐陽詢《九成宮》,顏真卿《麻姑仙壇記》、《自書告身》,趙孟頫《妙嚴寺》、《膽巴碑》。

行書:王羲之《蘭亭序》、《集王聖教序》以及諸手札、顏真卿《祭侄稿》、《爭座位帖》,李北海《李思訓碑》、《麓山寺碑》、蘇東坡《黃州寒食帖》、《李白仙詩卷》等諸手札,米芾《蜀素帖》、《苕溪詩卷》以及諸手札,趙孟頫諸帖、王鐸諸帖。

草書:《太清大觀樓》中王羲之、王獻之部分、《十七帖》。孫過庭《書譜》,《諸上座》貼,懷素《自敘帖》、張旭《古詩四帖》,黃庭堅《廉頗藺相如傳》、王鐸、傅山、張瑞圖等。

小楷:鍾繇《薦季直表》、《宣示表》,王羲之、王獻之諸小楷,鍾紹京《靈飛經》,八大山人小楷、趙孟頫《汲黯傳》等,文徵明、王寵等。

章草:《月儀帖》、《出師頌》、《急就章》、宋克、趙孟頫、王蘧常等人章草作品。

碑體:《張猛龍碑》、《鄭文公碑》、《龍門二十品》、《楊大眼造像》、《姚伯多克造像》、《張玄墓誌》、《始平公造像》、《元氏墓誌》(這是好多種)等。


黃自元一脈風格的字,也是清朝館閣體一脈的書風,可以學習,但是建議直接學習黃自元楷書,其92結構法對於書法結字的確是個很好的教材。

唯其書寫規範不擅長變化有如當代田氏歐體,故在書法藝術領域頗受微言。


四書五經都是舊時小學初中課本,大概率是老人家年幼時寫的包書皮。著實不易!練字的話,只要下功夫,可以寫的更好。碑貼找自己喜歡的買,不必拘泥,楷書隸書都可作入門教材

其實寫得還是不錯的。

那個年代,稍有文化的人,達到這個水平應該不難。但要說多好,也不是。


還行,達到這種水平,就能算書法家了,看你旁邊練的字,跟老爺的距離還有幾百里(⊙o⊙)!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