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朝(420年—589年)是南朝和北朝的統稱。南北朝時期是中國歷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時期,也是中國歷史上的一段民族大融合時期,上承東晉十六國下接隋朝,由公元420年劉裕代東晉建立劉宋始,至公元589年隋滅陳而終。

南朝(420年—589年)有劉宋、南齊、南樑、南陳四朝。北朝(386年—581年)則包含北魏、東魏、西魏、北齊和北周五朝。南北兩方雖各有朝代更迭,但長期維持對峙形勢,故稱爲南北朝。

劉宋(420-479年)是其中疆域最大、最強、統治年代最長的一個政權,歷4代8帝,共60年。

齊(479-502年)國祚短暫,只有24年,但由於爭殺頻繁,竟歷3代7帝,平均3年一帝,是中國歷史上帝王更換極快的一朝。

樑(502-557年)歷3代4帝,共56年,其中武帝蕭衍個人享國時間最久,幾近半個世紀。

陳(557-589年)首尾凡33年,歷3代5帝。陳承衰樑之弊,是版圖狹窄、人口孤弱、力量單薄的王朝,加之統治者又極度腐敗,最終喪亡於北方強敵之手。歷史上把宋、齊、樑、陳這南方四朝稱之爲南朝。

1、南朝宋

南朝宋(420-479年),中國南北朝時代南朝的第一個朝代,也是南朝四個朝代中存在時間最久、疆域最大 、國力最強的朝代。共傳四世,歷經九帝,享國60年。因國君姓劉,爲與後來趙匡胤建立的宋朝相區別,故又稱爲劉宋;又按五德終始之說,其爲水德,故又稱水宋。

劉裕在東晉末期的亂世中趁勢崛起,先後平定孫恩、桓玄、劉毅、盧循、司馬休之等勢力,又滅桓楚、西蜀、南燕、後秦等國。不僅統一了中國南方,同時也收復了山東、河南、關中等地,最終代晉建宋,定都建康(今江蘇南京)。

劉宋前期,社會安定,劉裕即位前後,大力推行改革,集權中央,抑制豪強兼併,實施土斷,打擊豪強士族,整頓吏治,重用寒門,發展生產,輕徭薄賦,廢除苛法,親自聽訟,振興教育,策試諸州郡秀才,舉善旌賢,多次遣使訪民間疾苦,改善政治和社會狀況。劉裕死後,宋文帝劉義隆繼續實行劉裕的治國方略,元嘉年間一片繁榮,史稱“元嘉之治”。然因文帝晚年北伐失敗致國力大損,劉宋後期,朝政混亂,帝王更迭頻繁。公元479年被權臣蕭道成取代,建立南齊,劉宋覆滅。

劉宋是魏晉南北朝中第一個由寒門庶族建立的朝代,這一時期出現了“寒人掌機要”的政治局面,文化上涌現了一批影響深遠的大家,如謝靈運、劉義慶、鮑照、裴松之、范曄、顏延之、祖沖之、何承天等,建康文學史論在此時期發展到巔峯,《世說新語》、《後漢書》、《三國志注》等名著誕生於這一時期,對後世影響深遠。

2、南朝齊

齊朝(479年—502年)是中國南北朝中南朝的第二個朝代。

開國皇帝蕭道成曾在宋明帝在位期間擔任右軍將軍。宋明帝去世後他與尚書令袁粲共同掌管朝政。公元474年,蕭道成平定江州刺史桂陽王劉休範的反叛,進爵爲公,遷中領軍將軍,掌握了禁衛軍,督五州軍事。此時宋朝內鬥激烈,蕭道成逐漸掌握大權。

公元477年,蕭道成殺後廢帝劉昱,擁立他的弟弟劉準繼位。蕭道成被封齊王。在這之後,蕭道成剷除了忠於宋的袁粲、沈攸之等人。公元479年,蕭道成迫使宋順帝劉準禪位,自立爲帝,建立南齊。國號源於讖緯之說。民間有讖歌雲:“金刀利刃齊刈之”,意即“齊”將取代“宋”。

公元502年齊和帝被迫禪位於起兵奪位的將領蕭衍。南齊覆滅,南齊是南朝四個朝代中最短命的,僅有二十三年。

3、南朝梁

南朝梁(502年-557年),中國南北朝時期的南朝第三個朝代,由雍州刺史蕭衍取代南齊稱帝,定都建康(今南京)。國號樑,以蕭衍封地在古樑郡,故定國號爲樑。因皇室姓蕭,又稱蕭樑。

梁武帝在南朝各帝中,算得上一個勵精圖治的皇帝。他稱帝之前,在基層政權機構幹過一些年,有一定的從政經驗,對齊末的腐朽統治耳聞目睹。故即位後,所實行的政策大都對樑的政治的安定,經濟的復甦發展有益。南朝梁後期國政敗壞,導致侯景之亂,戰火使南朝的社會經濟遭到巨大破壞。隨後南樑皇室爲爭帝位又紛紛招引北齊和西魏爲援,使這兩朝趁虛攻奪了南樑大片土地,南朝實力大爲削弱,奠定了南弱北強的局勢。太平二年(557年),陳霸先廢帝自立,改國號陳。

南朝梁享國五十五年。北周武成二年(560年)北周攻滅了位於長江上游郢州的南樑殘餘。另外北周還扶植蕭衍的孫子蕭詧在江陵建立西樑,傳三帝,隋滅陳之前取消其帝號。

4、南朝陳

陳朝(557年—589年),史稱南陳或南朝陳,是中國南北朝時期的南朝最後一個朝代,爲陳霸先於永定元年(557年)代南樑所建立,都建康(今南京),控制江陵以東、長江以南的、交趾以北的地區。

陳朝建立時已經出現南朝轉弱,北朝轉強的局面。陳朝剛建立時(557年)面臨北方政權的入侵,形勢十分危急。陳朝開國皇帝陳霸先帶領軍隊一舉擊敗敵軍,形勢逐漸好轉。陳霸先於永定三年(559年)病逝,其侄陳文帝陳蒨即位,陳蒨大力革除南樑奢侈之風,使陳朝治稍爲安定。天康元年(566年),陳蒨死,遺詔太子陳伯宗繼位,於次年被文帝弟陳宣帝陳頊所廢。陳頊即位後,繼續實行陳蒨時輕徭薄賦之策,使江南經濟逐漸恢復。太建九年(577年),北周滅北齊。翌年,周陳在呂梁展開激戰,周敗陳,吳明徹被俘,淮南之地得而復失,江北州郡盡爲北周所有。

太建十四年(582年),陳頊病死,太子陳叔寶繼位,是爲陳後主。後主不問政事,荒於酒色,陳朝政治已江河日下。北方的隋文帝楊堅積極準備滅陳。禎明二年(588年),楊堅命其子楊廣等統軍攻陳(隋滅陳之戰),至次年攻陷建康,南朝陳滅亡。隋朝統一,結束了中國長達近三百年的分裂局面。

聲明: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號系信息發佈平臺,搜狐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