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小時候想成爲什麼呢?


飛行員、畫家、作家、服裝設計師?

還是成爲一家花店的店主,成爲能表達自己的導演?

還是隻想成爲一個果農,安安靜靜地守着一片園子呢?


 

小時候的想法轉瞬即逝,但是總有一件事是現在想起來,依舊能讓你心潮澎湃。


那就是“你長大之後想成爲什麼樣的人“。


現在我們面對的已經不是“長大後“成爲什麼樣子的人,而是”孩子長大後會成爲什麼樣的人“。


想要解決這個問題,瞭解“如何正確的給孩子職業啓蒙教育“是基礎。


 

我們選書會上看了很多職業啓蒙的書,有引進版,有長銷多年的熱門,有新銳作家的新書,但是看來看去,選了這一本《我們的一天》。


點擊下圖

即可46元(包郵)直接購買~


對於孩子來說,在完全懵懂的情況下,需要接受的職業教育並不是生硬的告訴他,這個職業是建築工人,那個職業是護士。


而是要告訴孩子,“想要成爲這樣的人,是需要付出什麼的樣努力,需要具備什麼樣的素質“。


作家需要大量的練習和積累,需要相信自己的文字是有能打動人心的力量;

建築師要從點、面、線入手,從一張張被廢掉的圖紙入手,能畫圖能工地搬磚。


每一份職業都有它獨特的屬性,而今天這套書《我們的一天》不僅能展現各行各業的屬性。


更重要的是,它能讓孩子瞭解,現在的職業都是怎樣,未來這些職業又會發展成什麼樣子。



01

拒絕說教式職業啓蒙

給孩子點、線、面全方位的職業啓蒙


“媽媽,我想成爲快遞員“

“媽媽,我想成爲售貨員“

“媽媽,我想成爲果農!”

......


面對孩子不斷變化的想法,我們該如何正確的回答呢?


拒絕生硬的“說教式”職業啓蒙

 

《我們的一天》雖然是一本職業啓蒙書,但是它在很多細節方面做的十分到位。


介紹攝影師,不光是介紹攝影師的裝備,更是將攝影師這一行業聚焦到“極地”這一類別上。



瞭解極地攝影師,首先要了解“極地生存攻略”。能夠適應極地的環境,還只是進入這個行業的門檻。


還要學會利用各類資源,比如僞裝成企鵝的攝影師,還要了解各類極地動物的生存習慣。



更重要的,還要有優秀的身體素質,能爬上爬下,還能扛得動重達幾十斤的攝影器材。


 

這本書將每種職業所要面對的環境,要具備的身體素質、知識儲備……詳細的通過圖畫的方式展現給孩子。


看這本職業啓蒙書,既不會讓孩子感覺到牴觸,反而會通過一個職業發散出更多的點。瞭解職業的同時,還能瞭解到更多的行業知識。



只給孩子講自己覺得好的職業?

 

職業不分高低,只給孩子介紹自己覺得好的職業,其實是對孩子瞭解世界的剝奪。


每個行業都有自己的特殊行和不可替代性。片面的給孩子介紹職業,反而會影響孩子瞭解社會,瞭解這個社會的運轉祕密。


這本書裏有果農、有售貨員,有理髮師,每一個職業都是支撐我們日常生活的重要職業。


就拿果農來說,這本書從果醬如何製成的入手。從車間、到製作過車過、再到裝箱運輸,最後到我們的餐桌上。



爲什麼果農一定要堅持有機水果?



爲了種出更優質的水果,果農的一年四季都要如何忙碌?



收銀臺爲什麼要那麼高,收銀臺裏都藏着什麼呢?


源源不斷的“小紙條”又是從哪裏跑出來的呢?



爲什麼總是一進入便利店,總是能在第一時間找到我需要的東西呢?


是售貨員“瞭解我的心”,還是售貨員有“貨品陳列的祕訣“呢?


 

02

告別“過去“的職業

給孩子“未來職業“纔是聰明選擇


職業的未來

 

“360行,行行出狀元。”


我們小時候總是聽大人說這句話,現在卻不能說給孩子。


每天都會有一種新的行業出現,也會有行業消失。與其給孩子說即將不存在的職業,還不如直接給孩子展現這個行業的未來。


就拿快遞員這個職業來說,古代快遞員工作的地方就叫“鏢局。



但是之後的快遞會由機器人完成分揀,由機器派送的:



想要建智能高效分揀中心,還需要以下祕訣:


 

未來不會被淘汰的職業

 

社會就像是一個精密的鐘表,我們所在每一行都是支撐鐘錶運行的零件。


隨着技術的發展,有些零件會被替代,也有一些會一直存在下去。


比如,志願者。


這本書聚焦嚮導志願者身上,將他們的一天展現出來。凌晨四點就開始整理行裝,一上車就要開始準備講解今日行程。



要防止有人走丟,提醒大家看護好自己的證件,要爲一切可能發生的緊急事件做準備。更重要的,要準備無誤的爲大家講解歷史典故:



不管是在什麼時候,志願者總是人羣中做亮眼的色彩。


他們總是會出現在你需要的地方,用他們身上或紅或藍的帽子來提醒你,“有我在,有事找我”。


03

對未來的自己說幾句話


和孩子一起,給未來的自己寫張明信片,每隔一段時間就打開記錄下,此時此刻的你在做什麼。



是發現了新的夢想,還是依舊在堅持。


 

小時候總是幻想未來,想着想着那個看似遙遙無期的未來就已經到達。


還沒來得及反應,就爲人妻,爲人母,在時間的洪流中,我們忙着適應一個又一個的新身份,卻忘了自己當初想要成爲的是誰。


也曾經找到內心的渴望,也曾爲了這份渴望專注的努力。現在我們要做的,就是把這份渴望帶給孩子,幫助孩子找到方向,發現“自己想要成爲哪種人”。


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只負責做孩子的啓蒙者和引路者。


剩下的,就交由孩子用屬於自己的方式去表達和創造。



圖書信息

點擊上圖,即可直接購買


圖書:《我們的一天》

圖書類型:原創圖畫書

適度年齡:6-10歲

原價:68元

限時特價:46元(包郵)

附贈:時光明信片(1張)


點擊閱讀原文

和孩子一起發現興趣,成爲自己想成爲的人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