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情況下應該是殲-20完勝。

關於EA-18G電子戰機戰勝F-22戰鬥機的新聞,最早來自於2009年2月,當時,在美軍安德魯斯空軍基地進行的開放日活動中,一架展出中的EA-18G被發現在座艙下方塗刷了一架F-22的戰績圖。但當飛行員被問及相關情況時,但卻並未透露相關細節,只表示這架F-22是在一次演習中被該機「擊落」的。

F-22還曾被「颱風」擊落,當時處於近距離「狗鬥」中

由於美官方對此次演習保密甚嚴,且電子戰吊艙本身就是各國的「核心機密」,關於此事件也僅能從些許公開消息進行推測,但傳言中的完勝是不可能存在的。因為有美官員曾透露,EA-18G雖將F-22擊落,但這一做法並不會建議飛行員在實戰中使用。且EA-18G的主要作戰目標是敵方地面防空系統,在空戰中使用只能是緊急情況下的自保手段而已。

具體來看EA-18G主要掛載的ALQ-218V戰術接收機和ALQ-99電子幹擾吊艙,其中,安裝於EA-18G機首和翼尖吊的ALQ-218V戰術接收機被稱為是,世界上唯一能在對敵實施全頻段幹擾時仍可執行電子監聽任務的系統;而EA-18G的整體電子戰能力,則被認為首度實現了在電磁頻譜領域中進行「精確打擊」。簡單講就是EA-18G可通過分析幹擾對象的跳頻圖譜,自動追蹤對方發射頻率,進行定位並採取「指向性」幹擾。

網路曝光的殲-16電子戰飛機

再看殲-16電子戰飛機,其目前會採用何種電子吊艙還尚不清楚,但大體發展路線應也和EA-18G相類似,但要想達到EA-18G的水平恐怕還尚需一段時間。如參照EG-18G演習中擊落F-22戰鬥機的案例,如在正常狀態的空戰中,僅用電子戰飛機去對抗隱身戰鬥機,恐怕前者的生存幾率還是相當小的。


首先,「EA-18電子戰機與F-22對抗能夠完勝」這個說法並不成立。

2009年2月底,在美軍安德魯斯空軍基地開放日上,人們驚奇的發現一架EA-18G「咆哮者」電子戰飛機在座艙下方的戰果區塗上了一架F-22的標誌。

在被問及此事時,飛行員承認那的確是一架貨真價實的F-22,是在對抗演習中被EA-18G的AIM-120「擊落」的,但EA-18G是如何發射導彈,以及其自帶的幹擾系統有無發揮作用飛行員並未透露。

美國空軍官方至今沒有透露這次空戰訓練的詳細過程,因此網上流傳的「EA-18G先是以電子幹擾使F-22無法鎖定自身,再通過被動探測並導引AIM-120,成功擊落了F-22」這一說法根本站不住腳,都是腦補出來的。

在筆者看來,這次空戰很可能是一場BFM(基本戰鬥機機動)訓練,也就是隻涉及視距內的狗鬥訓練,勝負的關鍵並不是電子幹擾、隱身、被動探測這些高科技,而全靠飛行員誰更狡猾。在這次空戰中,EA-18G的飛行員顯然發揮出了「超級大黃蜂」盤旋角速度優勢,獲得了發射AIM-120的機會。由於EA-18G的翼尖被ALQ-218電子戰吊艙佔據,所以該機只能把AIM-120當做格鬥彈使用了。

F-22在BFM訓練中被「擊落」已經不稀奇了,該機曾屢次被F-16、「颱風」甚至是T-38教練機「擊落」,所以說這種過家家似的BFM訓練結果並不能成為電子戰飛機能擊落隱身戰鬥機的證明。

殲-16電子戰機與殲-20過招,其結果大概是以前者被遠距離狙殺而告終。只要殲-20不主動發出電磁輻射,就很難被殲-16電戰在遠距離發現。殲-20可憑藉自身的隱身性能抵近並使用被動光電探測手段發現目標,然後引導導彈實施攻擊。殲-16電戰直到被擊中時恐怕也不知道自己究竟被誰擊落。

隱身是橫跨在三代機與四代機之間的一道坎,對電子戰機來說也同樣有效。


首先,不要誇大其詞的說什麼EA-18完勝F-22。美國軍方只是承認了EA-18在某次演習中取得了一個擊落F-22的戰果,其他信息一概沒有透露。而此前F-22虐心的取得144:0的戰績,大家也是看到的。可見飛機性能上的差距還是巨大的,但是EA-18同樣可以依靠自身獨特的電子戰能力,抑制F-22性能的發揮,從而出其不意的將其擊落。由於具體細節我們無從知曉,但是分析EA-18的性能和可能採取的戰術,可能對我們幫助很大。

所謂戰機在天上飛,決定它如何作戰的不是飛行員,而是後方的指揮員。畢竟戰機自身能夠掌握的信息實在是太有限,F-22一樣非常依賴後方的預警機和指揮員。但是在EA-18面前,由於EA-18強大的電子戰能力,可以出其不意的遮斷、屏蔽F-22與後方預警機、指揮員之間的聯繫,所以F-22在受到EA-18的電磁攻擊後,不得不依靠自己自身的雷達搜索目標,而F-22一旦雷達開機,就如同在黑夜中打開了手電筒。此時F-22將不再隱身,所以被擊落也就不奇怪了。但是喫過虧的F-22今後如果受到電子攻擊選擇不開機,直接逃出EA-18的電子攻擊範圍,不做近距離糾纏,EA-18也一樣沒機會。

那麼對於我們的殲-16來說,面對殲-20是否還可以使用這個戰術呢?目前看起來,殲-16距離EA-18的電子作戰能力還十分遙遠,無論時電子攻擊壓制還是調頻圖譜追蹤、實時監聽,殲-16目前看都沒有如此強大的能力。所以殲-16目前在殲-20面前還是毫無勝算的。


ea-18咆哮者電子戰機確實在一次演戲對抗中擊敗過f22猛禽戰鬥機,但是談不上完勝。目前那次對抗的細節作為美國空軍的頂級機密並沒有對外披露,我們現在無法知道咆哮者是用了什麼戰術、在怎樣的情況下挑落了猛禽。

咆哮者是美國海軍的一款專用電子戰機,由超級大黃蜂發展而來。從外觀來看,翼尖加裝了兩個接收幹擾天線,翼下加掛了四個大型電子戰吊艙。理論上來說,咆哮者保留了超級大黃蜂的空戰能力,但是稍有常識的人都知道咆哮者在掛在那麼多電子戰設備後飛行性能下降,基本上沒有了三代機的機動能力,更不用說挑落四代王者f22了。

如果咆哮者上那個猛禽的擊落標誌是真實的,那麼我們可以想像一下當時的情景。首先,咆哮者不可能在近距格鬥中擊落猛禽。因為咆哮者掛載了那麼多電子戰吊艙後在猛禽面前跟一袋土豆無異,猛禽飛行員撒著尿也能擊落它。因此,咆哮者最有可能是在中距偷襲得手。考慮到猛禽優異的隱身性能,咆哮者在中遠距離用雷達鎖定的概率比你我中500萬彩票的概率差不多。應該是猛禽飛行員輕敵之下用雷達進行掃描,結果被咆哮者用優異的無源定位系統鎖定,遠距離發射aim120,同時全頻譜釋放幹擾,使得猛禽沒有發現威脅靠近。aim120在抵近猛禽後打開主動制導雷達,在極近的距離上鎖定猛禽,偷襲得手。

因為上述是發生在演習中,演習中不可能發射實彈,只是通過空戰模擬系統在相關的條件下獲得一個擊中的概率。也就是說,無論實際情況怎麼樣,如果在上述推演的情況下,咆哮者打出的aim120獲得了一定的擊中概率,而模擬系統裁定這枚導彈擊中了猛禽,於是那個咆哮者的飛行員獲得了一個擊落猛禽的標誌,夠他在整個飛行生涯中吹牛,甚至都可以吹給他孫子聽。而那個倒黴的猛禽飛行員,一定會成為整個內利斯空軍基地的笑話。

實戰中,咆哮者能擊落猛禽的概率接近於零,因為咆哮者的飛行員一定不會在作戰時尋求空戰,咆哮者遇到猛禽的第一選擇是趕緊飛走,因為這是任何有組織空軍的交戰原則。如果一架咆哮者主動尋求與猛禽交戰,那麼它的飛行員一定會被調去開灰狗。美軍的那次演習帶著什麼樣的背景設置現在不得而知,沒準只是測試咆哮者的無源定位能力。

同理,殲16的電戰機基本不可能擊落殲20。殲16電戰機是款很重要的飛機,但是衡量它的能力不是空戰能力,更不是能否擊落殲20。你不能要求一個廚子跑的比博爾特快。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