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宗昌是山東掖縣(今萊州市)人,出身貧寒,母親是一名神婆。張宗昌讀過幾年私塾,並非目不識丁,清朝末年,膠東連年災荒,張宗昌隨老鄉闖關東去了東北。此間,張宗昌當過裝卸工,打過零工,後來流落到西伯利亞淘金。張宗昌身材高大,渾身是力氣,為人又比較仗義,所以在工友中很有威信。

張宗昌

武昌起義爆發後,張宗昌帶了100多人到山東煙臺投奔了山東民軍都督胡瑛,被胡瑛推薦給滬軍都督陳其美,在陳手下當了團長。陳其美是張宗昌的第一個主子。

二次革命爆發後,孫中山發動革命黨人討伐袁世凱。江蘇順應孫中山的指示,宣佈獨立,張宗昌率部到蘇北徐州一帶抵禦南下的北洋軍。張宗昌看到形勢不利,於是臨陣倒戈,投降了北洋大將馮國璋,搖身一變成為北洋軍軍官。馮國璋是張宗昌的第二個主子。

張宗昌在馮國璋手下幹得不錯,馮國璋擔任總統後,他當了總統府侍從武官長,後來又當了師長。馮國璋死後,張宗昌想投靠同屬直系直系的曹錕,曹錕有意接納,但曹錕心腹部下吳佩孚卻堅決不同意。吳佩孚是山東蓬萊人,與張宗昌同屬膠東老鄉,估計兩人之間可能有什麼過節,所以吳佩孚不同意曹錕接受張宗昌。張宗昌受到吳佩孚刁難,一起之下遠走東北,投靠了奉系張作霖,逐步成為奉系大將,後來回山東當了山東軍務督辦。張作霖是張宗昌的第三個主子。

張宗昌(中)與張作霖(左)、吳佩孚(右)在一起

張宗昌其人無惡不作,素有「狗肉將軍」、「三不知將軍」、「五毒將軍」等綽號,但「三姓家奴」這個外號卻不太常見,估計是民間野史隨意演義。如果非要對張宗昌的「三姓家奴」做一番考證的話,那麼很可能是指他先後投靠過陳其美、馮國璋和張作霖,是這三人的門下走狗。


張宗昌是山東萊州人,青年時,由於家境困難,曾做過苦工。1911年武昌起義後,張宗昌投奔到山東民軍都督胡瑛手下,並隨胡瑛到上海,在陳其美麾下任光復軍的團長。1913年,已升任江蘇陸軍師長的張宗昌與袁世凱的北洋軍對峙於徐州。然而,張宗昌卻認為袁世凱勢大,且是民國政府的正宗,故此他陣前倒戈北洋軍閥馮國璋。馮國璋任民國代總統時,張宗昌任總統侍衛武官長,後又改任第一師師長,成為直系武裝一部分。1921年,張宗昌率部到江西作戰,兵敗後隻身逃跑,欲投奔曹錕。但張宗昌不為曹錕部下所容,只好投奔到「東北王」張作霖。張宗昌先是從營長幹起,後來,張宗昌收編了不少土匪武裝,人槍愈萬,職務也升為旅長。在第二次直奉大戰中,僅是協作作戰的張宗昌卻收編了吳佩孚近六七萬人,其手下部隊一下擴張為近十萬人。張宗昌也升為軍長、蘇皖魯三省剿匪總司令。1925年,張宗昌任山東督辦,率大軍進入山東。張宗昌在山東大肆搜刮民財、苛酷殘忍、鎮壓民眾,甚至製造了「青島慘案」,被山東民眾稱為「狗肉將軍」。坊間曾流傳,張宗昌既不知道自己有多少軍隊,也不知道自己有多少老婆。可見其多麼的昏庸和腐敗。1927年,張作霖出任安國軍大元帥、總司令,張宗昌被任命為安國軍副總司令兼第二軍團的軍團長。1928年9月,張宗昌所部被白崇禧消滅,隻身逃到日本。1932年,張宗昌借掃墓為名,回到山東。時任山東省主席的韓復榘怕張宗昌東山再起、捲土重來,便派殺手,於1932年9月3日將其暗殺。暗殺之人,就是曾被張宗昌用計誘降馮玉祥部下的一名旅長,並在這名旅長的倒戈下,逮捕並槍殺了的馮軍第八方面軍副總指揮、軍長鄭金聲之子鄭繼成。張宗昌系反覆無常的勢力小人,因此纔有他從陳其美麾下倒戈馮國璋,再倒戈張作霖,因此,張宗昌也被人們叫做「三姓家奴」。

作者:「小方說歷史」團隊

歡迎關注公眾號「小方說歷史」雲緋歷史號:故紙堆間歡迎點贊和評論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