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中官職升遷任免動詞的梳理2012-03-06 10:44:35 點擊:83 UNKNOWN { }UNKNOWN { }

河北承德實驗中學 丁慧文

傳記類文言文,常涉及官員的官職調動問題,如果將這些表示官職升遷任免的動詞掌握住,定能為閱讀文本掃除很大障礙,下面就將這方面詞語做一歸納:

一、 表示官職的徵調、薦舉:

舉:舉薦,選拔。 例:永元中,舉孝廉,不行。(《張衡傳》)

闢(bì):召,徵召。例:連闢公府,不就。(同上)

徵:召,徵召。例:上書乞骸骨,徵拜尚書。(同上)

召:徵召,召請。例:累召不應。(同上)

察:考察後予以推薦,選舉。郡察孝廉,州舉茂才。(《吳主傳》)

引:引進,薦舉。「獎引後進,如恐不及」 (《歐陽修傳》)

進:推薦。「今少卿乃教以推賢進士,無乃與僕私心剌謬乎?」(《報任安書》)

銓:量才授官。「適有王進士者,方候銓於家。」 (《聊齋·青梅》)【銓敘】一種敘官制度,按資歷或勞績覈定官職的授予或升遷,也作「銓序」。

選:選舉,古代通過推選或科舉選拔官吏的制度。「龔勝為司直,郡國皆慎選舉。」 (《漢書·鮑宣傳》)

二、 表示授予官職:

拜:授予官職、任命。例:以相如功大,拜為上卿。(《廉藺列傳》)

除:授予官職、任命。例:尋蒙國恩,除臣洗馬。(《陳情表》)

授:授予官職、任命。例:頃之,拜受(通「授」)為少傅。(《漢書?疏廣傳》)

補:任官,補缺。例:召補記室,甚親敬之。(《裴矩傳》)

封:帝王以土地、封號、爵位賜人。「以賂秦之地封天下之謀臣」(《六國論》)

起:起用。魯居喪服闋起為太醫院都市。(《元史?賈魯傳》)

三、 表示官職的調動:

調:調動。例:調為隴西都尉。(《漢書·袁盎傳》)

轉:調動。例:再轉為太史令。(《張衡傳》)

徙:調動。例:所居之官,輒數年不徙。(同上)

遷調:調動。例:凡遷調閩廣,川蜀、雲南官員,每三歲,遣使與行省銓注。(意:所有調動到閩廣、川蜀、雲南的官員,每三年都會派遣使者與行省進行銓注<覈查>)(《元史》)

放:京官外調。例:永和初,出為河間相。(《張衡傳》)

出:京官外調。例:予出官二年。(《琵琶行》)

四、 表示升職:

遷:調動官職,一般指提升。有三種情況:一是改任相當原職品級的官職。如《張衡傳》:「拜郎中,再遷為太史令。」二是陞官,即升遷。如《海瑞傳》:「遷淳安知縣。」三是降職,如《琵琶行》詩序雲:「元和十年,予左遷江州司馬。」由於「遷」有以上說明的升、調、降三種情況,古書上常在「遷」字前後加字以區別。如「遷授」「遷除」「遷進」用以說明升遷;「遷調」「遷官」「轉遷」用以說明調職;「遷謫」「遷削」「左遷」用以說明降職。

升:提升。例:旋升寧夏道。(《譚嗣同》)

進:晉陞,升任。例:黃初二年,曹彰進爵為公。(《曹彰傳》)

陟:晉陞,升任。例:陟罰臧否,不宜異同。(《出師表》)

擢:晉陞,升任。例:過蒙拔擢,寵命優渥,豈敢盤桓。(受到過分的提拔,恩寵優厚,我怎敢徘徊觀望。)(《陳情表》)。「擢」,也稱「擢用」「擢任」。「超擢」則是越級破格提升。

遷升:晉陞,升任。例:再升遷為管州刺史。

遷授:晉陞,升任。例:遷授浙西觀察史。

晉:升職。

五、 表示降職

謫:降職並外放。例:滕子京謫守巴陵郡。(《嶽陽樓記》)

貶:降職並外放。例:貶連州刺史。(《劉禹錫傳》)

遷謫:降職並外放。例:感斯人言,是夕始覺有遷謫意。(《琵琶行》)

削:降職。例:尚當追削官秩。(還應當回過來削減他生前的官位奉祿等級。)(《宋史 李若水》)

左遷:降職。例:予左遷九江郡司馬。(《琵琶行》)

六、 表示兼職:

署:代理,暫任。例:芝異其對,署為府長流參軍。(曹芝很欣賞他的答覆,即委任他為府長流參軍。)(《北史 蘇瓊傳》)

兼:暫代。例:成王既幼,周公兼攝政。(《史記·燕召公世家第四》)

假:①暫代。例:乃相與共立羽為假上將軍。(《項羽本紀》)②臨時委任。例:武與副中郎將張勝及假吏常惠等募士斥候百餘人俱。(蘇武與副中郎將張勝以及臨時充任使臣的常惠等 招募士兵和偵察兵一百多人。)(《蘇武傳》)

攝:暫代。如,攝政王。

行:暫代(以低職位代高職位)。例:遷左丞,行徐州事。(《蘇瓊傳》)

領:兼任(以高職位代理低職位)。例:王子晞為尚書,領行營節度使。(《段太尉逸事狀》)

七、表主職的有:

知:主持、掌管。如知縣、知府等

司:主管、掌管。「(命南正(官名)重(人名)以司天」(《太史公自序》)

典:主管。「專典機密」(《三國志 是儀傳》)

用事:

掌:如2010高考王禕掌起居注。

八、 表罷免官職。

除:除去,免去。例:質(胡質)杖其都督一百,除吏名。(《胡質傳》)

罷:罷免,撤職。例:竇太后大怒,乃罷逐趙琯guǎn、王藏等。(《漢書》)

免:免官。例:張蒼免相,孝文帝欲用皇后弟竇廣國為丞相。(《漢書》)

黜:罷免,免官。例:屈平既黜。(《屈原列傳》)

奪:削去,罷免。例:使者遂逮守,脅服奪其官。(使者於是逮捕了總管,威脅使他屈服,並罷了他的官。)(《書博雞者事》)

致政:罷官的婉辭。「昔為錢塘長,今則致政矣」(《柳毅傳》)

九、 表辭官、申請退休:

解:辭去。例:今餘幸得解官,稱吳客矣。(《虎丘記》)

去:辭去。例:李明府去官。(《全唐詩》)

致事:辭官。例:七十致事。

乞骸骨:請求辭職。例:上書乞骸骨,徵拜尚書。(《張衡傳》)也稱「乞身」

致仕:古代官員正常退休。「熙寧四年,以太子少師致仕。」(《宋史 歐陽修傳》)

十、 表到任:

就:就職,上任。「臣具以表聞,辭不就職」(《陳情表》)

下車伊始:新官剛剛到任。「太守……當下車伊始,即自撰一聯,懸於頭門」(《壺天錄》)

視事:任職、辦公。「因疾不視事」(《留侯世家》)

到官:到任。「到官數日秋風起」(《初至封丘作》)

赴命:到任。「辭不赴命」(《陳情表》)

仕官:做官。「今仕官至二千石,宦成名立,如此不去,懼有後悔。」 (《漢書·疏廣傳》)

解褐:脫去粗布衣服,喻入任這官。「紹懼不自容,將解褐,故諮之於濤」(《世說新語》)

十一、常見官職含義:

武官,一般稱呼為將軍、尉、將、司馬、節度使、掌書記、參軍等。

中央文官,一般稱呼為大夫、侍從、郎中、員外郎、主事等。

地方文職,太守、刺史、長史、別駕、黜陟史、知州、令等。

此外,還有一個常見的詞:掾(yuàn):古代官署屬員的通稱。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