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艾葉,苦辛溫,歸肝脾腎經。《中醫別錄》記載:理氣血、逐寒濕、溫經止血、安胎、殺蟲止癢等作用。用於虛寒出血,尤宜於崩漏。

2、益母草,味辛、微苦,性微寒,人心包、肝經。具有活血調瘀、利尿消腫之功效。在臨床上用於月經不調、產後瘀痛、心腦血管疾病、血液病等疾病的治療。

艾葉和益母草一同煮水,多用於婦科病,活血化瘀,溫經止血。可加少量紅糖。

但劑量多少需要在醫師指導下根據個人情況定奪。

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幫助。

我是@營養佳

致力於傳播科學的營養知識,助力您身體健康,全家安心。 歡迎關注


益母草活血,祛瘀,調經,消水。治月經不調,胎漏難產,胞衣不下,產後血暈,瘀血腹痛,崩中漏下,尿血,瀉血,癰腫瘡瘍。

艾葉具回陽、理氣血、逐濕寒、止血安胎等功效,亦常用於針灸。故又被稱為「醫草」,現在台灣正流行的「藥草浴」,大多就是選用艾草。

兩種草一起喝,可以起到溫經散寒,化瘀利水的作用。

艾葉有溫中散寒的作用。

益母草有活血化瘀的作用。

這兩種藥物具有發散風寒,通經利水的作用。如果您的身體具有感受風寒邪氣及有血淤和水腫的情況,可以用這兩個藥物煮水喝。

不過請勿自己用藥,還是得諮詢醫生,相關的注意事項。


最好不要,分開來煮好點


前者溫經止痛,後者活血調經,看你自己是什麼癥狀恰當使用,在一起熬著喝,活血作用加強了,不知道你月經不調,是過多還是過少,還是時間不準,還是來的時候月經痛,最好請醫生判斷,不能自己隨便服用,以免加重病情。


可以。

益母草具有活血、祛瘀、調經的功效;艾草具有散寒止痛,溫經止血的功效。

二者都是治療月經不調的常用中草藥,共同使用可以補血生經,暖宮排瘀對子宮有很好的保養作用。祝健康!


功效末得準確驗證,還是謹慎。


艾葉和益母草,用於婦科疾病,


艾草和益母草可以一起煮水喝。


不要,分開煮好一點!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