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美国媒体报道,6月17日凌晨2点30分左右,美国海军「阿利伯克」级宙斯盾驱逐舰「菲茨杰拉德」号(DDG62)在日本附近海域与菲律宾货轮「水晶」号碰撞,美国军舰遭到严重创伤,从照片上来看,其军舰右侧结构已经完全变形,宝贵的「宙斯盾」相控阵雷达宣布报废,三个舱室大量进水,7名美国船员坠海失踪,同时还有多人在事故中死伤。

事发后,美国驱逐舰虽然仍具备自主航行能力,但是为安全起见停留在事发海域,大批舰员聚集在甲板等待救援,日本海上自卫队迅速派出拖船出海,准备将美舰拖回横须贺港。据美媒透露,此次与美国军舰发生碰撞的菲律宾「水晶」号货轮排水量29000吨,长度为222米,事发时正在驶向东京,而美国军舰则是在横须贺军港西南约56海里进行夜航训练。

菲茨杰拉德号是阿利伯克型驱逐舰的第12艘,造价约为10亿美元,排水量8300吨,长154米,宽9.3米,最高航速为30节,配备了2座MK41型垂直发射系统,共拥有90套发射单元,可发射标准-2、标准-3防空导弹、「战斧」巡航导弹,还能发射「捕鲸叉」反舰导弹,从1995年服役后,菲茨杰拉德号驱逐舰就隶属于美国海军第七舰队,此前曾多次在中国近海活动,对中国海军来说可算是一位「老朋友」。

军事专家表示,菲律宾近期与美国关系每况愈下,反而与中俄关系升温,中国不久前刚向菲军提供了一批武器装备,包括97式自动步枪,没几天之后,美国海军宝贵的神盾舰就「报销」在菲律宾货轮身上,虽然这并非是菲律宾方面有意为之,但依然让外界感到造化弄人。

据报道,美国驱逐舰遭到严重创伤后,即便修复也要至少需要一年时间,这是2001年美国海军科尔号驱逐舰在亚丁湾遭自杀袭击后的最大损失,对于这样的重大事故,美军却罕见没有追究菲律宾方面的责任,反而在第一时间对美国军舰的指挥官进行了控制审讯,这是为什么呢?

事发时,菲律宾货轮以0.3节的低速航行,美国军舰右舷与菲船左舷发生了碰撞,按照海上船只相遇规则,当两条船只交会时,左侧船只应避让右侧船只,而且要遵循「小船避让大船」的原则,从媒体报道来看,此次碰撞完全是美国军舰的「全责」。

推荐阅读: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