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謝激請!國有國的立場,家有家的家規,我們每個人做任何事都有他的立場;不管是國還是家,還是一個歷史時期的立場,都決定一個歷史時代的是與非。

統治人民的君主的立場,都希望國家安定、社會穩定、人民幸福安康,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自由。「天之生民,非君也;天之立君,以為民也。」語出《荀子.大略》。上天創造普通百姓,其目的並不是為了帝王,而上天輔立帝王意圖,則是要他為人民辦事。

荀子從儒家的「民為重,君為輕」的觀點出發,不僅闡明瞭國家領導人和人民之間關糸立場,也說明瞭他們之間的本末關糸。

一切為著人民利益著想,那還有是非惡言呢?

假如只為自己榮華富貴至老百姓水深火熱之中而不顧,民不卿生,那麼是非之言就能對這個社會不滿,從而能導至社會不穩定的現象。所以說一個社會立場決定這個社會的是非觀。


一個人的立場,只能代表他自己認為的是非觀;一個國家的立場,決定這個國家的是非觀;廣大人民羣眾的立場,決定他們所處社會的是非觀;某一歷史時期的立場,決定著這一段歷史時期的是非觀。。。

在我看來,只有站在民主、科學、自由、平等的立場上,他(們)的是非觀纔是正確的!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