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朝是中國古代的一個大一統王朝,秦漢和隋唐是我們歷史上耀眼的時代。秦朝和隋朝雖然在歷史上存在的時間不長,但他們卻爲漢、盛世打下了紮實的基礎。

秦朝和隋朝的滅亡也很相像,主要原因都是帝國的第二任皇帝昏庸殘暴所致。不過秦國的滅亡,秦始皇是可以推卸掉責任的(秦二世並不是秦始皇所立,他是通過陰謀上位的)。而隋朝的滅亡,隋朝的開國皇帝隋文帝楊堅卻難辭其咎,因爲隋煬帝是他廢掉太子楊勇後確立的接班人。

隋朝的滅亡和當初太子楊勇被廢關係很大,如果隋文帝知道後來的隋煬帝是如此好大喜功、殘暴不仁那麼他一定會後悔當初自己廢太子的舉動。然而這廢太子之事也不能全怪隋煬帝草率,這是因爲還有一個女人也主張廢掉太子,這個女人對於太子被廢不是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而是決定性的作用。她就是隋文帝的妻子獨孤皇后,太子楊勇和楊廣(隋煬帝)的生母。

如果研究隋朝歷史,那麼獨孤皇后一定是一個不能被忽略的角色。她對於隋朝的建立有很大的貢獻。獨孤皇后的原名叫獨孤伽羅,她是北周大臣獨孤信的女兒。她出嫁時,隋文帝楊堅還只是北周的大將。當時楊堅被北周宣帝猜忌日夜難安,後來幸虧宣帝早逝這才讓楊堅送了一口氣。獨孤伽羅認爲楊堅現在手握北周大權已經時騎虎難下了,於是她就勸說自己的丈夫一不做二不休逼迫幼帝退位自己當皇帝。楊堅是個素來怕妻子的人而且出於利害關係的權衡,他採納了獨孤伽羅的意見滅周建立了隋朝。

隋朝建立之後,獨孤皇后不僅僅只是深居在皇宮裏,她還時刻跟隨着隋文帝上朝。獨孤皇后上朝可不是爲了給自己找存在感,她竟然充當起來了”諫臣“的角色。意思就是說在朝會上,如果獨孤皇后有什麼看法都可以隨時站出來發表。顯然這就很有後宮干政的意思,獨孤皇后的意見甚至代表着隋文帝的意思。隋文帝和獨孤皇后一起上朝退朝,在宮內他們還一起商量政事。當時宮中的人將獨孤皇后和隋文帝並稱爲”二聖“。可見獨隋朝的”開皇之治“不僅僅只是隋文帝的功勞,獨孤皇后對於隋朝的建立及發展都做出了貢獻。

獨孤皇后無疑是中國古代歷史上少有的女政治家。她和隋文帝一起打造起來一個強大的帝國,卻不想這個盛世王朝卻最終還是毀在了自己手裏。這一切都要從獨孤皇后主張廢除太子說起,太子楊勇是獨孤皇后和隋文帝的長子。然而這個太子卻和隋文帝、獨孤皇后的價值觀不同。楊勇長得一表人才而且文采斐然,他爲人也率真坦誠從不掩飾自己。在生活上他奢侈鋪張這和隋文帝夫婦一向主張節儉的行爲大相徑庭。更嚴重的是楊勇這個人好色,他除了有個太子妃以外還養了許多侍妾,她們中有個叫雲昭訓的小妾更是國色天香。這引起了獨孤皇后對他極大地不滿。

從獨孤皇后對於婚姻的態度來看,她更傾向於現代的一夫一妻制。她對於男人納小妾簡直時深惡痛絕。據《隋書》記載:高祖與後相得,誓無異生之子。隋文帝曾向獨孤皇后立誓不和別的女人生下孩子。從後來的事情發展來看,隋文帝立下這個誓言不是一時腦門發熱就是被獨孤皇后逼迫所致。隋文帝生前從不敢擅自擴充後宮,他的後宮有記載的夫人也就只有獨孤皇后和宣華夫人、容華夫人三人而已。獨孤皇后死前,隋文帝甚至不敢去頻繁宣華夫人、容華夫人的住處。

起初,隋朝大臣尉遲迥的孫女被選入宮因爲長相出衆受到了隋文帝的寵幸。獨孤皇后得知之後竟然趁隋文帝上朝的時候派人殺了尉遲迥的孫女。事後隋文帝氣的火冒三丈但卻不敢向獨孤皇后發作,最後他騎着一匹馬出宮狂奔二十里,後來在大臣高熲、楊素等人的勸說下才回宮。

獨孤皇后不僅對隋文帝要求嚴格,還通過大臣是否有小妾來判斷一個大臣的好壞。大臣高熲的小妾爲他生了一個兒子,獨孤皇后得知之後對他產生了嫉恨,後來獨孤皇后甚至爲此多次在隋文帝面前詆譭高熲。我們說太子楊勇遇到如此嚴厲的母親,這也算是他的不幸吧。太子被廢緣於太子妃之死,原來楊勇素來寵信雲昭訓而忽視太子妃。太子妃妒忌成疾竟然病亡了,獨孤皇后得知太子妃之死大怒。獨孤皇后甚至認爲太子妃是死於非命,幕後的主謀就是楊勇。

獨孤皇后本來就對楊勇在府中養小妾不滿,現在太子妃之死徹底讓獨孤皇后對太子心灰意冷。於是獨孤皇后便把眼光投向了自己的二兒子楊廣,當時楊廣在府中只有一個蕭妃(事後證明楊廣是刻意迎合獨孤皇后和隋文帝纔不沾美色),相比於花天酒地的太子楊廣顯得很可靠。於是獨孤皇后便在隋文帝面前極力說楊廣的好話,隋文帝向來是聽老婆的後來最終還是站在了獨孤皇后這邊廢掉了楊勇立楊廣爲太子。

獨孤皇后擁立楊廣爲太子的行爲在歷史上爭議很大,不過可以肯定的是楊廣後來能當上皇帝,獨孤皇后是幕後最大的推手。可能獨孤皇后也想不到,她的二兒子楊廣是一個善於矯飾的人,她和隋文帝都被楊廣騙了。楊廣奢侈好色的程度相比於楊勇有過之而不及,但他沒有楊勇的寬仁,這也是爲什麼隋朝在歷史上只是曇花一現的重要原因。

聲明: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號系信息發佈平臺,搜狐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