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和我國臺灣研究人員發現,常用於治療前列腺增生的非那雄胺、度他雄胺等5α還原酶抑制劑可能與2型糖尿病風險增加有關。

該研究顯示,與應用選擇性阻斷α1腎上腺素受體的另一種前列腺增生治療藥物坦索羅辛的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相比,應用非那雄胺和度他雄胺的患者發生2型糖尿病的風險分別增加26%~49%和32%~34%。

研究組強調,目前的前列腺增生治療指南並不需要修改,只是應用5α還原酶抑制劑的患者需要注意檢測血糖,尤其是2型糖尿病高危患者。

研究人員指出,5α還原酶抑制劑可能通過影響機體代謝和對胰島素的敏感性,從導致2型糖尿病風險增加。

該研究利用英國臨牀實踐研究數據鏈(CPRD)和我國臺灣健康保險研究數據庫(NHIRD)數據,採用傾向評分匹配的方法,對應用非那雄胺、度他雄胺、坦索羅辛的患者進行對比分析。CPRD覆蓋5.5萬餘例前列腺增生患者,平均隨訪5.2年。NHIRD包含近9.2萬例患者。

來源:Li Wei, Edward Chia-ChengLai, Yea-Huei Kao-Yang, et al. Incidence of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in men receiving steroid 5α-reductase inhibitors: population based cohort study. BMJ, 2019, l1204. DOI: 10.1136/bmj.l1204

原標題:中英學者發現,非那雄胺等前列腺藥物或增加糖尿病風險

聲明: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號系信息發佈平臺,搜狐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