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皇帝一生活了89歲,當了60年皇帝,3年太上皇,自號十全老人。

他一生酷愛寫詩,寫了41800首詩,一人寫詩的量快要趕上全唐詩了,全唐詩2200位作者不過寫了48000首詩,但是乾隆皇帝這四萬餘首詩,我們耳熟能詳的只有一兩首而已,有一首被收進語文課本里,有一首借郭德綱之口說紅了。

先說被語文課本收錄的那首詩叫《飛雪》,是這麼寫的:

一片一片又一片,

兩片三片四五片,

六片七片八九片

飛入蘆花都不見。

這首挺有名,廣泛見於各種笑話,段子,相聲之中,水平相當於宋曉峯。在傳說中這首詩乾隆自己還沒寫完,他只寫了前三句,到第四句時就卡殼了,旁邊的大臣幫助萬歲爺接了最後這句點睛之筆,萬歲爺很喜歡把這首詩收入自己的詩集之中。

旁邊的大臣有兩種說法,有說是劉墉劉羅鍋的,電視劇《宰相劉羅鍋》就採用了這種說法。在電視劇中劉墉還因爲把這首詩收入自己的詩集中而獲罪,差點被殺頭。

不過也有說旁邊的大臣是大才子紀曉嵐。

而且我最看到這首詩時,和現在這個版本還不太一樣,我看過的的那個版本是這樣寫的:

一片兩片三四片

五片六片七八片。

九片十片十一片,

飛入梅花都不見。

最後這句有時候是飛入梅花都不見,課本上是飛入蘆花都不見。這是一首詠雪的詩,梅花和蘆花又恰巧都是白色的,雪花飛入白色花中,也變成了白花,看不見了。

如果沒有最後這句,前三句就是小孩子數數。

老百姓編出各種故事,奚落乾隆皇帝只有數雪片的才華,寫不出最後那句神來之筆。那句話只能是劉墉或者紀曉嵐這樣的才子才能寫得出來,乾隆皇帝肯定是藉着自己是皇帝,官大一級壓死人,強佔了這句詩的著作權,反正紀曉嵐劉墉不敢和皇帝搶這首詩的原作者,況且人乾隆爺好歹寫了前三句,是大股東,不是嗎?

乾隆皇帝除了這首吟詠雪的詩外,還有一首詩郭德綱經常在他的相聲中吟詠,一般是單口相聲作爲開場的定場詩引用,常聽相聲的人大約聽過郭德綱念這首詩。

這首詩是這樣的:

金山竹影幾千秋,雲鎖高飛水自流。

萬里長江飄玉帶,一輪明月滾金球。

遠至湖北三千里,近到江南十六州。

美景一時觀不盡,天緣有份畫中游。

這首詩的名字就叫《畫中游》,畫中游是頤和園萬壽山一片建築羣落,包括畫中游、澄輝閣、借秋樓、愛山樓、湖山真意等,據說當年乾隆皇帝下江南,看遍江南南美景,每到一個地方都把自己喜歡的江南景色畫下來,回到北京後就讓人依照江南的園林地貌重現江南美景。

畫中游是乾隆皇帝親自設計的,在萬壽山西部,利用山形地勢的高低,建築不同高度的平臺,建築之間相互搭配,構圖豐富,登閣眺望湖光山色,猶如置身畫中,湖北江南盡收眼底,大約乾隆皇帝很滿意自己的手筆,所以纔有了這首詩。

聽單口相聲聽得多了,這首詩也聽得習慣了,覺得還行。

================

文:薛白袍

猜想乾隆皇帝的日常應該是:此時此刻 我想吟詩一首…

聲明: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號系信息發佈平臺,搜狐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