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诚邀!我在银行工作多年,下面我简单回答一下这个问题。

云闪付技术跟支付宝,微信支付是两种技术,各有利弊,各有千秋,如果你要说这个

「云闪付」好 用吗?我个人感觉是好用。

但是目前,由于没有像微信跟支付一样大量普及,需要商户有机具,所以实际上云闪付就是鸡肋,我想用「云闪付」付款啊,只可惜商家不接受啊,因为他没有那个专门的机具。

至于后面第二个问题,我认为云闪付是不可能挑战微信和支付宝的,原因还是经济性,对于商户来说,微信和支付宝基本上无需什么投入,而且也方便,只需要一个二维码。但是「云闪付」需要有专门的机具,还要接通电源啥的,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云闪付」的推广不如微信和支付宝那么容易。

其次现在大家已经形成消费习惯,那你让他们去改变,那是很难很难的。

就像现在的老人家,还是习惯用现金,你让他改手机支付,这个真的不太现实

以上!

如果你认同我的观点,请点赞并关注我的头条号!

如果你想了解更多,请关注后私信我!


提到银联,应该不得不说到我们的银行卡。在十几年前,我们不管去哪里,身上都是需要带银行卡的。带多了现金怕非常的不安全,也会觉得很不方便。把钱存在卡里面,一般不会有什么问题的。

不过不好的是我们存钱进去是不需要花费手续费之类的钱的,但是取出来,尤其是异地和跨行,这个是要扣费的,还有钱离开了柜台概不负责这样的话,使得我们对银行的印象是非常不好的,可以说有其他的肯定是会优先用其他的。

在支付宝出来以后,一些人的购物方式已经发生了改变。再加上各种app的完善,使得我们在购物、娱乐、饮食等方面更加的方便、快捷。后面支付宝更是引领移动支付,越来越多的用户加入了进来。

现在已经是出门不需要带现金了,带一部手机就行了。不仅如此,支付宝还推出余额宝、余利宝等相关的理财产品,因为利息比银行要高点,而且还可以随取随用,不需要再去银行柜台或者ATM机取钱了。

这样受伤害最大的当然是银行了,发卡数量少了,存进去的钱也少了。马云也是说过一句话,银行不改变,我们就改变银行。现在看来,银行已经是注意到了,但这个有点亡羊补牢的意思。可我们不要忘了,银行的上面是有银联的。

为了扭转这样的局面,我们的Y妈也是做了很多的事情,为的就是挽回用户。但是现在的这个局面对银联是非常不利的。很多人已经一年多都没有看到过现金了,自己手上的银行卡估计没有一张是有钱的。

全部的钱都存入支付宝或者其他平台里面了,然后现在推出云闪付,很多人是不感兴趣的。但是对于那些经常进出银行的大老板来说,或许他们会觉得云闪付非常的好用,在上面转账的话比之前会少很多的费用。

不过这也是少数的,毕竟有钱的人根本是没有那么多的。按照目前的形式来看,根本是不会撼动支付宝、微信的地位的。原因很明白,之前你有条件,不让我们进入。而现在有一个比你好的平台,那为什么还要选择你呢?

反正不管云闪付怎么大力的优惠,我还是不会选择它,我只选支付宝。


中国的移动支付世界领先,是一块无比巨大蛋糕,只要有实力的都想进去分一杯羹!云闪付使用率虽然不及微信支付宝但就pos机消费是比微信支付宝便捷的,只需把手机靠近pos机就可实现快速的小额免密支付,缺点是对硬体有一定要求需要设备具备NFC功能。至于对微信支付宝的冲击是必然的,支付宝微信所有款项以前是自己结算,现在虽然大部分用户都还是习惯用微信支付宝付款,但后端的结算全部由银联完成了,可以说银联已经统一了移动支付市场,无论你使用什么方式支付最终都要经过银联!


11月20日,银联联合各商业银行在京发布小微企业卡。小微金融服务,当下热门得不能再热门的题材,这一次银联给我们带来了什么不同呢。

,银联总裁时文朝如是说。相比于宏大而泛泛的普惠金融战略,银联联合银行发布的小微企业卡,著眼的便是小微企业具体的金融需求。

在金融科技巨头纷纷拥抱产业互联网、发力B端业务的当下,市场期待小微企业卡的推出能为当下的民营企业、小微企业带来更多的实际效用。

站在企业视角,小微企业卡吸引力何在?

作为一款为小微企业量身定制的功能性卡产品,小微企业卡以拓宽小微企业支付结算通道、提供专业化融资支持、搭建完善的企业服务体系等为目标。

从业务逻辑上看,是以支付清算功能入手,再基于支付数据拓展小微企业贷款这块难啃的骨头。简单来说,便是多收多贷、多付多贷,基于收款流水和支出流水,评估小微企业的借款风险和用款需求,支付通了,融资也就顺理成章了,属于典型的大数据风控和大数据运营的逻辑,可行性已被实践证明。

那么,这张卡对小微企业的吸引力何在呢?以人为本,搞定小微企业主。

小微企业和小微企业主是不分的,像街边的夫妻老婆店,在收支上面并没有明显的人店之分,都是混在一起的。实践中,很多金融机构的小微金融业务,都是围绕小微企业主以零售金融的模式在做,不少银行,都把小微企业业务划入零售金融部负责。

所以,拓展小微企业业务,需要结合2C的模式来做,最好将2C和2B结合起来。就银联的小微卡来看,功能设计上也是这个思路,在基础功能上叠加了不少细节设计和增值服务。

……

从支付到融资的跨越,数据是关键

从供给的角度来看,银联搭建平台,银行才是发卡机构。所以,在用户拓展上面,银行才是主角,银行网点,便是小微企业卡的拓客渠道。

于商业银行而言,拓展小微金融,既是内在转型需要,更是完成「两增两控」()监管指标的必然选择,动力不成问题。

据悉,2018年上半年,银联已经面向17家全国性商业银行和主要区域性银行推广小微企业卡产品,截止目前,建行、农行、招行、广发、民生、浦发等6家银行已试点发卡或完成发卡准备工作,另有7家银行已在内部准备流程中。

发卡的问题在稳步推进中,接下来,便是把各类金融产品「卖给」用户了。

小微企业卡可提供存、理财、支付、融资等多元金融服务,于银行而言,大可把小微企业卡看作是小微客户的综合拓展平台,在卡片基础上搭载各类金融服务。一卡在手,业务潜力便有了,关键是能否把潜力变成现实业务?

对小微企业主来讲,贷款是强需求,恰恰也是贷款供给不足,融资难、融资贵普遍存在。若能满足小微企业的贷款需求,则存款、理财、支付都不成问题。某种程度上,所谓的多收多贷,便是用更高的贷款额度来吸引用户多用支付产品,小微企业是愿意的。

历史经验证明,作为小微企业贷款,抵质押担保的传统风控手段已被用尽,基于数据的风控才是接下来的破局点。无论是小微企业贷款,还是小微企业主贷款,强金融属性的数据都是前提。

银行卡是底层的支付工具,大量的支付数据沉淀在银行内部,只不过,对单一银行而言,这种数据都是片段式、不全面的。比如说,用户手里有3张银行卡,随机地用这三张卡进行消费、转账等交易,交易对手的银行账户可能是上千家银行中的任何一家。所以,就这三家银行而言,既看不到资金流和信息流的闭环,也不能掌握用户消费支出的全貌。片段式的数据,难以在风控中发挥核心作用。

作为转接清算机构,银联有这个条件。据悉,在联合推广小微企业卡的过程中,银联将基于自身的大数据服务能力,为银行提供多维度风险评分服务,帮助银行进一步甄别企业或个人客户的资质与信用情况,降低企业客户服务风险。

数据服务做好了,从支付到融资的风控逻辑便可落地,以小微企业卡为平台,销售存贷汇多元金融服务,也就有了支撑。

所有普惠金融创新,均值得鼓励

除了金融业务,小微企业卡还搭载了法律咨询、经营咨询、ERP软体等增值业务,这些,都是锦上添花的服务。锦在,花就在,不再多说。

数据显示,截止2017年末,我国小微企业数量多达9300万,贡献了32%的GDP和48%的就业。2012-2017年,小微企业数量整体保持了13%的年均增速,未来5年内,按9%的年均增速计算,2022年小微企业数量有望达到1.4亿。

放眼未来,小微金融的市场空间还很大,这个市场,还需要更多地探索和创新。小微企业卡刚刚起步,银联和主流银行发力小微金融业务的创新尝试,体现了金融机构发力普惠金融的诚意和心意,我们同样以最大地诚意鼓励与祝福。

作者:薛洪言,苏宁金融研究院互联网金融中心主任 微信公众号:洪言微语


这是一种趋势,再不改变都要淘汰了,这种功能人家微信支付宝已经是很成熟的了,没有什么好用不好用了,就看你习惯不。


我觉得云闪付挺好的,可储蓄卡查余额,转帐,信用卡还款实时到账,等等~~还有很多优惠,非常不错的一个软体,就是以前没做好,现在难超越!里面是可以改手机号码的,有人说不行,亲自测试便知!


如果银联会推出各家银行的理财产品那这云闪付就活了,钱都被吸进银行啦,哈哈。。。


一种类似pos机,需机器支持,是银联为应对微信支付宝而推的


很多优惠都是空中楼阁


从没见过云闪付。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