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湾战争时期美军航母的航行编队,一方面也是宣传需要

这个问题比较复杂,首先这个要看拥有航母国家的实际作战能力。这其中就有舰载机作战半径,防御舰艇的导弹射程以及其作战目标的种类。在编队航行的时候一般都采取紧密队形,这个时候的距离单位一般都用「链」表示,一链等于十分之一海里,也就是185.2米。采用密集队形的好处是方便交换舰员以及灯光讯号联络等等。

图为马岛战争的英军编队,基本都是视距内

在战争时期根据职责不同,以美军为例,一般是距离航母40海里到80海里之间。这个距离可以使得舰船随时处于舰载机的保护范围内,并且可以保证舰船不受敌方绝大多数区域外攻击武器的袭击,并且舰船上的区域防空导弹可以尽可能的延伸防护半径,而且这个距离处在防空导弹的最佳拦截距离上,可以有效保护航母。如果像巴西或者泰国这样的轻型航母的话,其编队扩散半径一般只在10海里以内,因为护航舰船上并没有远射程的防空导弹,一旦距离过远,航母受到袭击的时候来不及回防。英国在马岛战争时期除了警戒船只以外也采用的密集编队。

图为苏联的航母搜索分队,拍摄船是现代级

除了一般国家以外,还有一个特殊的情况,就是苏联。苏联海军航母编队一个是为了掩护潜艇出海,还有一个任务就是寻找美国海军主力决战。为了搜索美国海军航母的具体位置,尽可能的发挥出超远程反舰导弹的优势,一般会用一艘现代级驱逐舰和一艘无畏级反潜驱逐舰组成搜索小组,前出数百海里。

军情系悟空问答签约作者,各位读者大大点波订阅关注吖~


一般在2-3海里以上,但是也不会特别远基本航母会处于护航军舰的近防导弹的射程以内,除非没有空中威胁否则不会离那么远。

在航母战斗群中驱逐舰和护卫舰是作为第二层警戒力量,第一层是舰载机所以在航母战斗群中不需要拉开特别大的距离以实现驱逐舰雷达的大范围覆盖(驱逐舰编队展开防空队形通常拉大间距保持大范围覆盖),航母的预警力量是靠直升机或者固定翼预警机。

航母战斗群需要驱逐舰 护卫舰为其提供交叉的火力掩护,所以航母必须处于交叉火力范围之内。我看了这里的有个人回答60海里我只想说一句100公里左右的距离驱逐舰和护卫舰如何提供掩护?

驱逐舰上的远程防御系统和近距防御系统要与航母的近距防御系统组成交叉的防空火力网使用的,有人还说隔60海里我也是醉了。


航母的护卫舰只有两个主要任务,放空和反潜。

现代潜艇虽然有线导鱼雷,射程几十海里,但是主要还是在目视距离内发射鱼雷。视距外发射反舰导弹按空袭看待。

潜艇的射击距离在10海里以内,反潜舰艇距离航母要5海里以内。

反舰导弹的发射距离要在10海里以上,如果只是防空舰艇主要以预警机雷达为主。护卫舰不能超过10海里。

如果只是航行,采用密集队形。作战时候。距离3~5海里比较好。


三至五海里之间的范围


以美军为例,现在的航母编队护卫舰一般不加入。两艘巡洋舰在航母两侧各40海里左右,4艘驱逐舰在60-80海里,一艘核潜艇在航母正前方50海里,补给舰在航母后方20-30海里。

这个距离与军事的关联其实不是很大,主要是流体力学。根据流体力学在船舶航行中的原理,船头是排出流,压强高,船中是吸入流压强低,船位也是排出流压强高。所以当两条船平行近距离航行的时候,船舶之间如果间距小于船长的情况下,这种效应就马上产生了。

两条船平行航行,相对速度假设为0,那么中间产生的流压是最小的,导致互相被吸入靠近发生事故。因此假设护卫舰与航母相距过近,结果只有两种情况:一是护卫舰报废;二是航模和护卫舰都受伤。

为防止出现「自相残杀」的情况,通常军舰并行间的距离在500米左右(根据航母照片估算),实战中根据不同的作战目标会有更大的距离。另外一旦紧急机动时,如果舰艇间距离过小会互相撞击发生事故,故距离应大于最小转弯半径


航母战斗群舰船间距自二战以来有日益扩大的趋势。现代航母战斗群舰船间距数十海里,依各种队形(反潜、防空、航渡等等)不同而不同。整个战斗群直径在百海里以上。其防御圈外层在400公里左右,攻击半径取决于舰载机,以F/A-18而言在700多公里。算上反舰导弹射程对海攻击距离可达上千公里。如果使用伙伴加油还可以更远。另外,不用舰载机的话,用战斧巡航导弹攻击半径可达2500公里。


航母编队拉开距离,是因为要派前出的雷达哨舰以及构筑远程防空圈,内圈还有近程防空圈以及反潜舰艇,方圆百十公里小意思,紧密队形一般都是为了摆拍好看。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