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闆你的顧客正被營銷型商鋪吸走了

鋪莞家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當我們問一個實體店老闆最近生意怎麼樣時,十個中有九個都會說:最近生意不景氣啊,都沒有顧客進店,顧客都跑網上去消費了!

而我們也採訪了很多消費者,80%的受訪者都說:能在實體店買到、價格跟網上差得不是太多的東西,都儘可能店裡買,因為實體店看得見摸得著。

消費者說自己在實體店,實體店老闆說沒看到顧客,那顧客究竟跑哪裡去了呢?

其實,顧客被別人從線上攔截了!

一般來說,開店做生意的老闆主要有三種:等客型、推銷型和營銷型。

1、等客型,就跟字面意思一樣,守在店裡等顧客上門;

2、推銷型,知道踏出店門,主動去尋找顧客,把產品賣給顧客;

3、營銷型,讓顧客主動上門,有的直接讓產品在線上去找顧戶。

而那些說商鋪里沒有顧客的,大多就是等客型商鋪。等客型商鋪其實是將自己的生意放在一個很被動的位置,很多時候,他們會將生意的好壞歸結為地段原因、電商衝擊、天氣甚至運氣等,因此在面對店內顧客緩慢流失時,根本不會想辦法去應對,從而導致店內生意越來越差。

很多老闆說,我也想當營銷型店鋪,但我根本不會做營銷推廣啊!

在這裡,我要嚴肅地問你,你學都沒有學、都不去嘗試、怎麼就知道不會呢?

營銷型的店鋪最重要的一個點就是展示!展示!展示!

在物質豐富、供大於求的現階段,顧客消費時更看「眼緣」。你的商品圖片太丑,out!你的店面展示太差,out!

我們一直強調顧客需要是佔到便宜的感覺,如果你的店鋪商品是50元的,你把展示做得跟100元甚至200元的商品一樣,視覺直接碾壓同等價位的商品,顧客是不是就更容易選擇你家呢?畢竟當年的衛龍辣條都能憑藉「蘋果風」的設計大火一把,從普通辣條變為「網紅辣條」,其他還有什麼不可能呢?

符合目標群體的定位

做營銷的基礎就是找準定位,如果定位不準,結果很可能是花大價錢營銷卻沒有以效果。

比如以前我見過很多樓盤,邀請意向用戶過來看房送一些米、面、油之類的禮物。如果他們只是想來的人多一點,顯得熱鬧一點,送這些確實可以吸引一些時間充裕的老人。如果打算吸引真正想買房的人卻是不太可能,因為這個群體不太可能會因為這些小禮物專門跑過去看盤。

制定不同的店鋪運營模式

國內有幾千萬家門店,想在競爭中脫穎而出,就要結合地域制定不同的店鋪運營模式。如果你的商品郵寄成本低,不怕破損,那你推廣的範圍可以大點,拼團、砍價、超級會員統統用起來,這些線上裂變玩法一般都能適合你!

如果你的店鋪主要服務附近1km的用戶,你的推廣策略就要符合附近一公里的定位。舉個例子,如果你的是開的超市,你送每個到店的人一張10元無門檻優惠券,有些比較閑的大爺大媽可能也願意跑一兩公里來領,但是他們的日常消費品卻不會專門來你這裡買。如果你用一兩個菜進價賣來吸引附近的居民,吸引他們到店購買,因為住得近,他們沒事過來看看有沒有優惠,肯定也會順帶著消費一些其他商品的。

凸顯實體店服務優勢

儘管電商已經發展到很大的體量了,但線上消費的總額還是遠遠不及線下。實體店能給顧客提供實時的體驗,比如衣服、鞋等體驗型商品,顧客邊摸邊試邊買,對商品的信息能有更真實接收,這就是實體店能夠擊敗電商的突破口。

實體店只要能摸清顧客的需求,並按照產品和顧客群體營造一個適合的氛圍,成交率將會大大提升。

比如我們一說起海底撈,你首先想到的不是它的味道,而是它的服務。其實跟海底撈定位差不多的火鍋店有很多,為什麼都沒有能與之爭風的?因為海底撈充分發揮服務優勢,將自己服務打造成自己的名片。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