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6458239082466250.jpg

 

羅馬四季

幾年前去過羅馬短暫停留過一天,對這個城市印象普通,知道它乘載很多歷史與記憶,感覺它還有些許暴戾能量殘留;記憶最深的是清晨天空美妙的光影色彩與雲朵,還有梵諦岡廣場清晨沒太多旅客的壯闊。

還有走兩步就會遇到一間美不勝收的教堂或噴泉、轉個彎就遇到萬神殿。

美得不像真的,或者可以說藝術畫作寫實地呈現了羅馬的風貌。

這本書的封面設計吸引了我的目光,翻開之後就停不下來一口氣得把它看完;作者文筆美得好適合當作側寫這個城市的藝術家,他也的確是受羅馬美國學院之邀,去進行為期一年的居遊研究專案。

我沒有看過作者其他得獎的小說,卻對於他這本一年半傳記式的小手扎愛不釋手。絕對不是因為我能同理他筆下的羅馬,而是我讚賞他觀察與紀錄羅馬的方式。

 

以上是文學、美學與藝術的角度,第一時間吸引我的自然就是他的文筆,還有他誠實的陳述出一種貼近另一種文化的敬畏之情。

 

在敘事的角度,他與太太帶著新生的一對雙胞胎,七手八腳的新手父母匆匆接下了這個難以拒絕的邀請,來到文學藝術的發源之處;美國人在羅馬,語言不通之下,推著那對雙胞胎嬰兒,所到之處都吸引羅馬人的稱讚與靠近逗弄嬰兒。多少打破了一些語言的藩籬。

接著他描述他根本看不完羅馬之美,美景藏在每個階梯、轉彎或是建築細節中;難以專心在寫作上,掙扎的前進;同時還要飛到倫敦、荷蘭去打書,他的事業如日當中,在羅馬的這一年卻像是琥珀中昆蟲一般被凍結成一本手札。

第一次當父親、照顧得還是雙胞胎;要在語言不通的環境照料嬰兒,尿布或奶瓶的義大利語要怎麼說?第一次來到羅馬,要在豐富到連瀏覽都瀏覽不完的文化資產當中專心寫作,還是寫一本法國人的書?

這些心境都被他巧妙地放置在羅馬一年四季的背景之中,串聯起他的期待、恐懼與發現。

裡面寫到他一個人推著嬰兒車去逛墓園、梵諦岡教宗逝世的盛況、父親作為他人生的一道分水嶺,有孩子之前的他與之後的他。

這些生命經驗與刻痕的描述已經強烈的讓我聯想到冥王星,後來他穿插了一段文字談到羅馬人是很會善用資源、回收再利用的:

羅馬帝國取用希臘人的文化、伊特魯裏亞人的基礎建設、非洲人的尖方碑,西元四五五年,汪達爾人拆下朱彼特神廟每一寸黃銅,用來裝飾君王的宮殿。西元六六三年,拜占庭帝國的君士坦斯二世拆下萬神殿的鍍金屋瓦,運回他在君士坦丁堡的宮殿。文藝復興時代的建築師利用古羅馬的支架重建水渠,挖出羅馬帝國的石灰,用來興建他們自己的教堂。一四五二年,工人們據說一天之中從萬神殿鑿下兩千五百多輛推車的岩石,運至聖彼得大教堂的建築工地。

基本上一切都是能夠被回收再利用的。這也是讓我看到底層這本書紀錄的正是冥王星的一場蛻變過程。

無論作者是有意識地安排還是順隨生命的境遇,他這本小書都閃耀著生死循環、死亡再生的光芒。首先他要願意對冥王星式(突如其來、非自願性申請卻被邀請、連根拔起到另外一塊大陸上居住做學術研究)的邀請說好,接著潛入深邃的地層或者說是人類文明的歷史層次當中,小心地開鑿與拾取出跟自己生命映照的部分。作者透過這書的創作,紀錄自己生命這段貢獻回人類文化之中,這就與奧喀斯的能量相互輝映了。

這本書實在是太美了,就算不懂占星語言,也能讀出很多層次與滋味。懂得占星語言,就更能體會冥王星能夠如何在光譜較高那一端轉化了。

 

請搶先追蹤 宇宙星流FB專頁、訂閱 宇宙星流電子報

歡迎參考宇宙星流網站想要學會占星語言,占星初階課程招生中     http://bit.ly/cosmosflowclass

延伸閱讀:

羅馬一日遊 by me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