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樂平《三毛流浪記》的原型肯定不是陳懋平(臺灣作家三毛)。

張樂平是我國著名漫畫家,浙江海鹽人,出生於1910年11月。張樂平一生創作了大量漫畫作品,他的作品始終關注社會的變遷,始終與社會同步,因為這些原因,張樂平也被人們稱為「平民畫家」。

1930年代中期,張樂平開始創作「三毛」這個漫畫形象,1940年代中後期出版了《三毛流浪記》和《三毛從軍記》,這是張樂平的代表作。幾十年來,張樂與平筆下的三毛已經成為一個家喻戶曉的藝術經典,他也由此被稱為「三毛爺爺」和「三毛之父」。

三毛的原型人物其實就是張樂平所處的那個時代所有的窮苦孩子,張樂平在文章中曾這樣說過:「我每次新到一個地方,都可以看見我所要創作的人物。他們永遠骨瘦如柴,衣不蔽體,喫不飽,穿不暖,沒有以避風雨的藏身之處,更談不上享受溫暖的家庭之樂與良好的教育。我們這個好社會到處就是充斥著這些小人物;充斥著這些所謂中國未來的主人翁;充斥著所謂新生的第二代。我憤怒,我詛咒,我發誓讓我的畫筆永遠不停地為這些被侮辱與被損害的小朋友們控訴,為這些無辜的苦難的孩子們服務。」張樂平用畫筆控訴那個所謂的「好」社會,用三毛這個漫畫形象表達自己的愛與恨、是與非、光明和黑暗。

臺灣作家陳懋平出生於1943年,此時「三毛」這個漫畫形象已經問世,陳懋平幾歲時便成為張樂平的讀者,對「三毛」非常喜愛,後來寫作時便將三毛作為了自己的筆名。也就是說,《三毛流浪記》問世多年以後,陳懋平才將三毛作了筆名。不過作家三毛一生坎坷,其經歷與漫畫中的三毛還真有幾分相像。

後來三毛通過媒體知道張樂平希望在有生之年見到臺灣的三毛,於是就通過親友帶信和張樂平取得了聯繫,後來又親自到上海探望,並成為張樂平的乾女兒,「三毛之父」張樂平真的成了三毛的父親——這就是作家三毛與張樂平的淵源。


我發現很多人會把《三毛流浪記》中的三毛和臺灣女作家三毛(原名陳懋平)聯繫起來,他們之間不存在原型的關係,不過二者也確是有很深的淵源。

當年三毛的《沙漠中的飯店》寫好後,不想用一個文鄒鄒的筆名,又不知道取一個什麼樣的名字纔好。想了想,覺得自己只是一個小人物,乾脆就叫三毛好了。起好後又跟荷西去慢慢的解釋,沒想到荷西居然聽懂了,他在紙上畫了一個漫畫人頭,頭上三根毛,問:三毛就是這個嗎?

另外,三毛在寫給張樂平的信裡面說:「在我的生命中,是您的書,使得我今生今世成了一心愛著小人物故事的人,謝謝您給了我一個豐富的童年……」

那時,張樂平先生已近八十歲,拿筆的手已是不穩,還是親手為三毛畫了一幅肖像寄了去。後來兩人音信不斷,至情至性的三毛認了張樂平為乾爸,並在寄去的照片上寫著:你的另一個貨真價實的女兒。

三毛首次回大陸探親,最先去的地方就是上海徐家匯五原路的張家。張樂平曾說,這是他晚年的一件快事,他家七個孩子,剛好可以排成七個音符,而這一個編外的,就是他們家的女高音。

而張樂平筆下的《三毛流浪記》的原型,是一個生活在上海弄堂裏的七八歲的男孩子。

喜歡三毛的朋友請關注從不穿靴子的貓,我的頭條文章裏三毛的音頻講解。


張樂平先生的三毛流浪記的原形並不是陳懋平。

那「三毛」的原型是誰呢?

張樂平先生的小兒子張慰軍說:「我聽父親說過,『三毛』的原型是上海弄堂裏的一個小孩,他有些頑皮,很有正義感,還有一個溫暖的家庭,『三毛』開始並不是一個苦孩子。父親最初就是借『三毛』的天真無邪諷刺社會上出現的一些不良現象而已。」

他說:「《三毛流浪記》的成功其實還有個原因,那就是我父親的親身經歷,父親從小家境貧困,15歲時就隻身一人到上海郊區一個鎮上的木行當學徒,嘗盡了人間的艱辛悲涼,所以他筆下的『三毛』雖然在生活上極度悽苦無依,但依然意志堅強、樂觀善良。父親也像他筆下的『三毛』一樣,一生樂觀幽默」。

那臺灣作家三毛的筆名又是怎麼來的呢?

據1989年6月12日,三毛給張樂平先生的信中寫道:在我三歲的時候,我看了今生第一本書,就是您的大作《三毛流浪記》。後來等到我長大了,也開始寫書,就以「三毛」為筆名,作為您創造的那個三毛的紀念。在我的生命中,是您的書,使得我今生今世成了一個愛看小人物故事的人,謝謝您給了我一個豐富的童年……

三毛原名陳平,1943年出生於重慶,排行第二。抗日戰爭勝利後跟隨父母搬到南京,後遷臺北。陳平在臺北入讀中正國民小學,1954年考入臺灣省立臺北第一女子中學。

1955年三毛初二的時候,數學常得零分。有一次,老師當著全班同學用毛筆在她的眼睛周圍畫了兩個代表零蛋的大圈並用語言羞辱三毛。三毛因此患上憂鬱症,心理出現極大障礙,最終休學。

後來在文化學院學習時,三毛仰慕同校出版過兩本書的才子梁光明,主動追求。梁光明上大四時,三毛多次逼婚不成,遂割腕自殺,還因此縫了28針。

1971年,28歲的三毛受老師張其均先生邀請成為臺大哲學系的一名年輕教師。任教於臺大不久,三毛便在校內的網球場上結識了一位德國教師。他45歲,溫文爾雅,因為兩人都對文學、哲學、藝術有同樣的追求,所以便很快地墜入愛河。但是,就在結婚前夕,這位德國教師心臟病發作,猝死在三毛的懷裡。未婚夫去世以後,三毛吞下了過量的安眠藥準備自殺,幸好搶救及時,才免於喪命。

1973年夏天,三毛與等了她6年的荷西在撒哈拉沙漠登記結婚,又一個6年後,也就是1979年秋天,荷西潛水作業時意外身亡。荷西走的太過突然,三毛的心理防線轟然倒塌,她無法承受沒有荷西的孤獨,陷在痛苦裡不能自拔。1981年在父母的扶持下,三毛回到臺灣,結束了長達14年的異鄉生涯,自此後孑然一身。

1991年1月4日,因子宮內膜增生症住臺北榮總醫院治療的三毛被發現在病房衛生間以絲襪自縊而亡,一時間眾說紛紜。但是她家人的說法是——三毛不會自殺。在她去世前半個月,還曾告訴母親,她想做修女。外界也流傳她是被謀殺的言論,作家張景然更在他的著作《哭泣的百合:三毛死於謀殺》中對此一說進行了一連串論證。

紅塵滾滾,斯人已去!不得不說三毛的自殺傾向自始至終貫穿了她的整個人生。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