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n_IMAG4063.jpg

由高雄发迹的大八集团往北展店,先前在台北微风南京开了第一分店,满满人潮让集团马上又在内湖开了另一家分店。

 

潮坊港式饮茶---内湖inbase店,位处内湖大润发旁,交通除非是自行开/骑车,不然要靠公车相当不便,主要是港式饮茶吃到饱在台北尚属少见,所以新鲜度诱因之下,依旧是人潮满满,订位相当不易。

 

用餐时间--- 2016428日晚餐时段

地点-----内湖inbase

 

搭著电扶梯上到二楼就可以看到餐厅的招牌及候位处,有订位要在限定时间报到,随后就有服务人员带位,讲解用餐规定,同时询问要点哪一种茶饮(普洱、乌龙和香片)

tn_IMAG4067.jpg

tn_IMAG4064.jpg

 

接下来就介绍各种餐点区域

 

烧腊区

一进到餐厅就可以看到圆弧状的中岛区,透明橱窗挂满烧鸭、烧鸡,两旁就是取餐区

tn_IMAG4001.jpg

 

港式烧鸭、烧鸡、叉烧、麻油粉肝

tn_IMAG4003.jpg

 

tn_IMAG4004.jpg

 

百香果青木瓜、凉拌云耳、凉拌海蜇丝、熟白虾

tn_IMAG4005.jpg

 

后侧有片皮鸭,卷饼搭上鸭肉、葱、小黄瓜及酱料

tn_IMAG3989.jpg

tn_IMAG4047.jpg

 

现烫牛肉汤,自行将汤舀到碗里,夹点葱花及姜丝。

tn_IMAG3988.jpg

 

tn_IMAG4020.jpg

 

这一区位在最明显处,俨然是餐厅主打的餐点,但是非常失望,烧鸭、烧鸡肉质干柴,叉烧硬如肉干;片鸭饼更是差强人意,饼厚肉干,连小黄瓜也是脱水状。更不用说牛肉汤,牛肉堆叠让人担心保鲜度,而且汤的热度不够,两片的牛肉还没办法马上烫熟,得涮个三四分钟才会熟,因为看起来是冷冻牛肉,不太建议吃太生的。

 

现炸点心区

 

主要有银丝卷、山药卷、虾卷,韭菜煎饼、萝卜糕、春卷、咸水角、红豆芝麻球、糖不甩、蛋塔、马蹄条、萝卜丝饼。

港点.jpg

 

龟鹿二仙胶鸡汤、蒸蛋

tn_IMAG3985.jpg

 

港式酸辣汤、皮蛋瘦肉粥、香菜和油条

tn_IMAG3986.jpg

 

牛肉、虾仁肠粉

tn_IMAG3980.jpg

 

这一区只有拿了萝卜糕、春卷、马蹄条、红豆芝麻球、糖不甩,糖不甩就是常见麻糬淋上花生粉、糖浆,尝起来还不错,萝卜糕也算OK,但是其他炸物就有点油耗味,所以剩下炸物、汤品、肠粉跟粥类的就没尝试。

 

港点推车

 

烧卖,包括烧卖、虾饺、流沙包、凤爪等

tn_IMAG4008.jpg

 

因为当初看了一些网路介绍,特别强调有看到港点推车过来就要先点用,不然很容易被拿光,但是直到离开,满满的港点都还在,实际吃了三样,包括蒸饺、烧卖及凤爪,味道跟自己中午吃的水饺内馅一样,猪肉腥味蛮重的,凤爪也都是调味料,吃完一笼就不会想再吃其他的,也难怪都没人要去取用。

 

热炒熟食区

 

辣椒炒蟹和酱皇海参

辣蟹.jpg

 

包括葱油鲜鱼、香港泡面出前一丁、金沙花枝、避风塘排骨、北菇烧豆腐、蛤蜊丝瓜及腊味米糕

港热1.jpg

 

港热2.jpg

 

鱼片粥及沙嗲鲜虾粉丝煲

煲.jpg

 

这一区辣椒炒蟹和酱皇海参其实可以看到厨师是将酱汁与食材拌匀盛小盘,所以没去品尝;至于热炒类,大致都夹了些许来吃,葱油鲜鱼就是蒸鲷鱼片淋上热油,鱼片是一夹就散开那种,香港泡面出前一丁完全只有辣度,金沙花枝有点吃油,避风塘排骨味道如同整间餐厅的猪肉制品味道,北菇烧豆腐、蛤蜊丝瓜还OK,腊味米糕则是腊肠过油腻,米糕没有吃到腊肠的味道。

 

鱼片粥则是清粥跟鲷鱼片的组合,味道就像是白粥,鱼片的鲜味并没有完全融入。另一道沙嗲鲜虾粉丝煲就没点,原因后面述说。

 

甜点区

 

有芋头西米露、芝麻糊、杏仁露、烧仙草

 

tn_IMAG3999.jpg

 

 

热甜.jpg

 

很一般的甜品味道,搭上配料会比较好吃。

 

生菜沙拉区

tn_IMAG4000.jpg

宛若速食店的生菜搭配,一小盒供客人取用,味道也就是速食店的生菜而已。

 

饮料区

 

有冻柠茶、丝袜奶茶、鸳鸯奶茶等,也有热饮,一应俱全。

饮料.jpg

拿了丝袜奶茶、鸳鸯奶茶,只有用过甜来形容,还好有热茶可以解腻。

 

自助式的港式冰火菠萝油,把菠萝包打开烤一下,再夹入奶油

tn_IMAG3964.jpg

 

tn_IMAG3963.jpg

网路上都建议必吃,但是不知是否就坐在冰火菠萝油吧台前,看著每个人操作跟服务人员的补货、清理,完全提不起去拿一份来品尝的欲望,照理来说,菠萝稍微烤一下,应该香味会蔓延开来,但是始终都没有闻到,没有奶油香,起码面包香味该有吧,所以就没去尝试。

 

 

水果区

 

有柳丁、西瓜、葡萄、苹果、芭乐

水果.jpg

水果的甜度跟脆度都有,比起上个月的果然汇好太多了

 

甜点区

 

提拉米苏、焦糖蛋糕、起司蛋糕、覆盆子蛋糕、浓情巧克力蛋糕、柚子杯、椰子凉糕、桂花凉糕都是一口的大小

蛋糕.jpg

 

果冻.jpg

 

tn_IMAG4013.jpg

 

tn_IMAG4014.jpg

拿了柚子杯跟桂花凉糕来吃,味道还不错,不至于过甜

 

爆米花机

tn_IMAG3977.jpg

 

明治冰淇淋

tn_IMAG3979.jpg

tn_IMAG4021.jpg

选了香草、抹茶跟薄荷巧克力,味道就是明治冰淇淋

 

主厨招待区

 

酥皮菠萝包

tn_IMAG4043.jpg

 

灌汤包

汤包.jpg

上面这两道并没有吃,酥皮菠萝包是由服务人员推著推车发送,有部分区域的人就没有发送,而至于灌汤包,因为刚开始几项蒸饺的味道,让我根本不想再去拿,担心又是同一股肉腥味与调味。

 

卤牛腱

卤牛肉.jpg

tn_IMAG4049.jpg

tn_IMAG4049.jpg

tn_IMAG4052.jpg

还是一样的干柴,差点就觉得自己是在吃牛肉干,得搭配随附的酱汁来吃才好一些,而且分量也不多。

 

古早味豆花

豆花.jpg

 

tn_IMAG4060.jpg

 

tn_IMAG4061.jpg

豆花本身豆香味浓郁,但是关键在于上面的配料太甜,把原本豆花的豆香味压掉,还宁愿只配上糖水就好,更能衬出豆香。

 

 

个人感想

此次预约晚上六点用餐,一进去,整个餐厅走中国传统装潢,用餐区光线明亮,服务生会带位,然后讲解用餐方式及询问要哪一种热茶,不过吃到大概七点其实就很饱了,有不少人吃饱就提前离开,大概六点五十左右会开始广播提供"主厨招待"的菜色,所以建议想要来的人,最好预约六点三十这一梯次,而且要注意一下广播,看到有人开始排队就要先去排,限量就是发完就没。

 

优点

1.餐点种类繁多

2.价格属中阶价位

 

缺点

1.烤鸡、烤鸭、叉烧肉质太干,比起一般港式烧腊便当店还逊色。

2.虾子有浓浓土味,所以后面有沙嗲鲜虾粉丝煲也敬谢不敏

3.炸物吃油,有一股油耗味

4.其他餐点没有甚么特别突出,港点(饺类)都是同一个调味,吃多会腻

5.主厨招待的餐点并不特别,还是保有一贯""的特色

6.服务人员发送菠萝叉烧应该一视同仁,而不是看大圆桌人数多就发,一两个人的桌次就跳过。

 

 

整体来说,这是间尝鲜可以,或是大伙聚餐,但是想品尝港式饮茶风味就要考虑,网路上褒贬不一,似乎每一间分店的水准参差不一,最基本的食物把关没有做得很好,像虾子有土味就不该放上去,食材很多都是没有那些在开幕试卖时宣传那么华丽,尚不如去港式饮茶餐厅单点,同样费用吃到更道地、更用心的食材,一样可以吃得饱又吃得好。

 

大八潮坊港式饮茶自助百汇 (内湖店)

地址:台北市内湖区新湖二路682

电话:02-8792-2345 (订位时间10:00~21:30)

营业时间:

平日:午餐:11:30~14:30、晚餐:17:30~21:30

假日:午餐:11:00~13:0013:30~15:30(分两时段)

          晚餐:17:00~19:0019:30~21:30(分两时段)

FBhttps://www.facebook.com/dabadimsum/

 

 

***************************************************************************************************************************************************************************************************************

 

来点题外话,台湾餐饮市场规模每年都在成长,每年的家数成长率落在3%至6%之间,104年销售额已达到4,425亿元,而后起之秀如何在众多餐饮市场中吸引饕客前来,一举营造盛况,以目前的操作手法来说,就是借助媒体,简单说就是新闻媒体与社群媒体。

 

资本雄厚的餐厅就透过行销公司找知名部落客来试吃,小一点的就借由美食网站来找,经由这些所谓"美食"人气部落客的文章,让更多的人看到餐厅料理的"美味",然而有更多的资讯却是一般想前往用餐的顾客看不到的,包括

 

1.图文并茂的攻略文

每个人都是把美食拍得鲜亮诱人、入口即化,口感写得让人忘记刚吃饱,恨不得马上跳进萤幕去品尝,但是仔细搜寻一下网路相关文章,会发现同一间刚开幕的餐厅,这些部落客的介绍内容大同小异,每一道料理都差不多,甚至餐厅介绍相差不到几个字。当你实际去吃的时候却发现,为什么每一道料理都差很多?原本网路该鲜嫩多汁的肉却变成干煸,食材也不一样,而且每个人都能吃完吃到饱餐厅的每一道,为何我还吃不到一半就饱了?

原来他们都是参加开卖前的试吃,餐厅将每道料理都放在一张大圆桌上供大家拍照,这下你该了解原因了吧,如果这些人都能每一道吃完,他们该去参加日本大胃王比赛,而不是写得要死来吸引厂商合作。

 

2.为何都看不到缺点

不可能每一个事物都完美无缺,一定都会有缺点。然而普遍可以看到网路推荐文都只写好的一面,缺点都看不到,如果这么完美,还需要这种网路行销?而且稍微关注一下私人方面的动态,了解到就算跟朋友抱怨一下哪次应邀吃完回去后不舒服,也随即删文,或是修改文章,因为后续厂商邀请会因此变动。

 

3.饥饿行销

社群媒体兴起后,每个人能够抢先体验变成一种成为意见领袖的要件,特别是越难到手的东西,所以当一间新餐厅开幕,前面的网路行销吸引大家注意与期待,再加上"限额"的手法,让你订位不易,或是造成排队,间接吸引新闻媒体报导,这样利用"小花费大行销",达到更高曝光效果。

 

一般人对于未曾去过或未曾用过的东西会习惯上网看看曾经去过或用过人的分享,这样连带产生所谓"业配文",并不是说这些文章一定不好,而是有没有写出真正的心得,是不是自己实际真正吃到这一道料理的口感,而非同行的人各吃一半料理后转述,甚至是否是餐厅提供的范本?还是隐藏一些不利的资讯,而刚好这些资讯是你决定的关键?

 

这类吃到饱餐厅竞争越来越激烈,如何凸显自己特色,却又能不赔本,用餐的消费者也该去思考这类餐厅的成本,起码的人事成本、餐厅硬体装潢、水电支出,特别是租金及富丽堂皇的装潢,这些回本又需要更长时间,剩下来食材跟老板要赚的,所以多少的食材成本能提供给顾客,影响了用何种的食材及料理。

 

踩过几次雷之后,大概也都可以看出一些端倪,日后就避免这一类的文章,宁愿去找写出缺点的体验文章,这些才是真正的讯息。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