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真正意義上的外交,主要體現一個字:「誠」。當然會修飾情緒,說話圓滑會很容易取得外交成就,但是就大方面來講,正直,誠心,直白的表達,反而會更成為一股清流,只要真誠,一切都會有可能。


《三國志》鄧芝部分:

鄧芝,字伯苗,義陽新野人。漢司徒禹之後也。漢末人蜀,末見知待。時益州從事 張裕善相,芝往從之,裕謂芝曰:「君年過七十,位至大將軍,封侯。」芝聞巴西太守 龐羲好士,往依焉。先主定益州,芝為郫邸閣督。先主出至郫,與語大奇之,擢為郫令, 遷廣漢太守。所在清嚴有治績,人為尚書。

先主薨於永安。先是,吳王孫權請和,先主累遣宋瑋、費禕等與相報答。丞相諸葛 亮深慮權聞先主殂隕,恐有異計,未知所如。芝見亮曰:「今主上幼弱,初在位,宜遣 大使重申吳好。」亮答之曰:「吾思之久矣,未得其人耳,今日始得之」。芝問:「其 人為誰?」亮曰:「即使君也。」乃遣芝修好於權。

權果狐疑,不時見芝,芝乃自表請見權曰:「臣今來亦欲為吳,非但為蜀也」。權 乃見之,語芝曰:「孤誠願與蜀和親,然恐蜀主幼弱,國小勢逼,為魏所乘,不自保全, 以此猶豫耳。」芝對曰:「吳、蜀二國四州之地,大王命世之英,諸葛亮亦一時之傑也。 蜀有重險之固,吳有三江之阻,合此二長。共為唇齒,進可併兼天下,退可鼎足而立, 此理之自然也。大王今若委質於魏,魏必上望大王之入朝,下求太子之內侍。若不從命, 則未辭伐叛,蜀必順流見可而進。如此,江南之地非復大王之有也。」權默然良久曰: 「君言是也。」遂自絕魏,與蜀連和,遣張溫報聘於蜀。

蜀復令芝重往,權謂芝曰:「若天下太平,二主分治,不亦樂乎!」芝對曰:「夫 天無二日,土無二王,如並魏之後,大王未深識天命者也,君各茂其德,臣各盡其忠, 將提枹鼓,則戰爭方始耳。」權大笑曰:「君之誠款,乃當爾邪!」權與亮書曰:「丁 友掞張,陰化不盡;和合二國,唯有鄧芝。」及亮北住漢中,以芝為中監軍、楊武將軍。 亮卒,遷前軍師、前將軍,領兗州刺史,封陽武亭侯,頃之,為督江州。權數與芝相聞, 饋遺優渥。延熙六年,就遷為車騎將軍,後假節。十一年,涪陵國人殺都尉反叛,芝串 軍征討,即梟其渠帥,百姓安堵。十四年卒。

芝為大將軍二十餘年,賞罰明斷,善恤卒伍。身之衣食資仰於官,不苟素儉,然終 不治私產,妻子不免饑寒,死之日家無餘財。性剛簡。不飾意氣,不得士類之和。於時 人少所敬貴,唯器異姜維雲。子良,襲爵,景耀中為尚書左選郎。晉朝廣漢大守。

鄧禹其人(鄧禹(2年-58年),字仲華,中國東漢初年軍事人物,南陽新野人。鄧禹十三歲能背誦《詩經》,年輕時曾在長安學習,與劉秀交好。劉秀遂「恃之以為蕭何者」。他協助漢光武帝建立東漢,「既定河北,復平關中」,是「雲台二十八將」之首)

鄧芝是南陽郡新野縣人,光武帝好友兼功臣鄧禹的苗裔(祖上為很是不得了的人物),眼見天下大亂,選擇了益州作為安身立命之地,初初還不為人所識,投靠當時的太守龐羲做門客,然後才做了劉璋的部下的部下的部下的部下,在蜀郡郫縣(你猜對了,就是我們常用的郫縣豆瓣醬那裡音pi)當一名所謂的「邸閣督」——就是山路棧道的管理員。

據說劉備奪了益州之後到郫縣去巡查,遇到他,聽了他的報告之後十分驚奇,覺得他是個人才,一拍桌子把他從山路管理員升為郫縣縣令。後來又在縣令崗位上幹得出色,升為廣漢太守,再後來因任官清廉、嚴謹,有治績,被征入朝為尚書。

再後來劉備死了,諸葛亮因他「不治私產」(這跟趙雲不接受成都田產一樣的道理)「明於賞罰」,又能貫徹諸葛亮的「聯孫抗曹」方針,被重用逐級上升,在諸葛亮住到漢中去之後就當了揚武將軍。自此實現了「當將軍」的預言,開始了長達二十多年的將軍生涯,至大概八十歲方病逝。算是戰亂歷史上少有的高壽。

在眾所周知的故事裡,鄧芝主動向諸葛亮建議派人去和東吳搞好關係,被諸葛亮相中前往建業去和孫權發展攻守同盟。在他之前諸葛亮和劉備拍過兩位不甚稱職的使者:丁宏和陰化。與這兩位比起來,孫權很讚賞鄧芝,才有說「和合二國,唯有鄧芝」的說法。

接下來的故事早已經被大家熟悉了,主要是說鄧芝誠心誠意的聯合孫權抗擊曹操,而且他相信蜀吳的聯合絕對是雙贏的舉措,然而他又很清楚自己的身份和立場,絕不會在言語上給別人佔到實際的便宜,或者給人留下可乘之機。

搜狗百科是這樣寫的https://baike.sogou.com/v726999.htm?fromTitle=%E9%82%93%E8%8A%9D

鄧芝到建業之後,孫權果然感到疑惑,不立即接見鄧芝,鄧芝便自己上表求見孫權道:「臣這次來也是為了吳國,不只是為了蜀漢。」孫權於是接見他,對鄧芝說:「我原本誠心想與蜀漢和親,但恐怕漢主年幼,國小而大勢困頓,如果曹魏乘虛進攻,不能保全自己,所以我感到十分猶疑了。」

鄧芝答道:「吳、蜀兩國結合擁有四州的地方,大王您是有名於世的英傑,諸葛亮亦是當代特別傑出的人才。蜀有重險可固守,吳有三江可阻隔,結合這兩個長處,成為唇齒之邦,進可并力奪取天下,退可鼎足而立,這是自然的常理。大王現在若想委身向魏,魏必定要大王您入朝朝拜,最少也要求太子前往為質子,若不遵從命令,就有理由討伐,我國必定見有利而順流進發,如此,江南之地便不再是大王所有了。」孫權沉思甚久才說:「你所言甚是啊!」便與魏斷絕關係,與漢連和,派 張溫前往訪問。

張溫出使即將返回時,蜀漢再次派鄧芝到吳國,孫權對鄧芝說:「如果天下太平的時候,兩個君主分別統治,不是很快樂嗎。」鄧芝卻對他說:「天無二日,地無二主。如果魏國滅亡之後,大王還未深識天命。那為君之人就各自去光大自己的仁德,為臣之人各自竭盡自己的忠誠,而為將之人則握棰擂鼓,爭戰才剛剛開始。」孫權大笑說:「您確實很真誠。」孫權在給諸葛亮的信中說:「丁厷言辭鋪張浮艷, 陰化不能完盡;能和合兩國的人,只有鄧芝。」

應該說這正是符合我們審美的人:鄧芝在外交中有原則有底線,竭力維護自己國家權利,機制而擅長話術,說話滴水不漏,態度不卑不亢。貌似周總理的各種外交故事也是這樣。

前面說過鄧芝賞罰嚴明,就跟諸葛亮是一個做法,對事情對錯是比較較真的。做了二十多年將軍,因為是確實做過最下層的管理者也知道士兵的辛苦,他體恤士卒,為士兵著想。也因為早就對外表明不治田產,家裡除了將領的月俸沒有多餘的收入來源,身上的衣食從官府資取,沒有什麼私有財產,妻子孩子甚至忍飢挨餓的時候,話說死時家中也沒有多餘財物。

不過,孫權一直很賞識他,關係也保持良好,經常送點吃的喝的用的東西給他。這一點估計跟諸葛亮還有差。

你想想一個人,祖上光榮厲害,自己從小官做起,做到將軍,為人處事的方式同時被兩個有本事的領導賞識認可,相當於被兩個國家認同。身為將軍,手握重權。久而久之人總會有一點高高在上的感覺。

三國志上說他「性剛簡。不飾意氣,不得士類之和。於時 人少所敬貴,唯器異姜維雲。」

意思是說他秉性剛烈,我理解為鄧芝他為人正直,眼裡揉不得沙子,看到一點不好的就會進諫、勸告,全然不顧人家的顏面和地位尊嚴,加上他常年穿的都是政府出錢買的衣服,自然好不到哪裡去,沒有眼力勁兒關照人家的臉面,沒有華服豪車沒有酒宴聚餐,等於就沒有社交。士族們就算是鄭板橋那種他也講究「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這也算是士族文人的一點雅緻,他啥都不講究,常常不掩飾自己的情緒。換句話說,人家尊重你,不跟你使絆子,是尊重你的權力和你的好心。但是如果換一種好方式或者其他機會去表達,豈不是兩全其美?

鄧芝老人家偏不!所以大家也不親近他。平時他也不太尊敬別人,唯獨特別看重姜維。那時候諸葛亮已經死了,姜維打戰厲害啊,估計是鄧芝把他當成諸葛亮的接班人看了。

陳壽對他的評價應該是相當正面的。

我覺得,鄧芝的外交故事並不能說明他善於表達,只能說他從心底認可這件事情。外交手腕不見得高明。不然也不至於沒有朋友。


鄧芝是一個極具政治頭腦的人。他曾經向諸葛亮建議說:「現在主上幼弱,初即帝位。應該派遣使臣去吳國,重申和好」。諸葛亮聽後,非常高興,於是便決定派他出使吳國。

公元221年,在諸葛亮輔政半年的時候,他就命鄧芝以中郎將的身份,帶著名馬,蜀錦等禮物去江東,以完成結好吳國的使命。鄧芝來到吳國時,由於當時吳國還沒有同魏國斷絕臣屬關係,因而猶豫不決,遲遲不肯見鄧芝。鄧芝給孫權上表說:「我今天前來不只是為蜀國的安危考慮,也是為吳國考慮"。孫權才接見了他,但談話中仍然擔心蜀弱魏強,不能夠自我保全。鄧芝向孫權解釋說:「吳與蜀兩個國家佔據四個州的地域,大王您是著稱於當世的英雄,諸葛亮也是一代豪傑。蜀國擁有多重險要的地勢,吳國也有大江的險阻可防守,這兩方面的長處結合在一起,唇齒相依,進擊可以兼并天下,退守可以鼎足而立,這是很自然的一個道理。大王如今要是歸順魏國,魏國一定上則要求大王入朝拜見,下則要求將太子送往魏國做人質。如果要是不依從他的意思,他就會挾天子之命來討代吳國,蜀國也會順長江而下趁機進逼。這樣一來,江東之地就不會再屬於大王所有了。"孫權覺得鄧芝的這番話確實有道理,於是就與魏斷絕了關係,與蜀聯合。

公元224年,諸葛亮又派鄧芝再次出使吳國。這次孫權見到鄧芝,就問他:「如果將來滅掉魏國,天下太平,我們兩國分治,不也是很好的事情嗎?"鄧芝坦率地回答:「天無二日,地無二主。假如將來滅掉魏國,大王不能深知天命的話,兩國的君主各行其德,大臣們各盡其忠,將帥整頓兵馬,然後擺開戰場,再分個高低」。孫權聽了後大笑,說:「先生真坦誠,講的的確是實在話啊。"他在給諸葛亮的回信中誇獎鄧芝說:「能使兩國和解並結盟的人,只有鄧芝"。由此可以,鄧芝的確是蜀漢不可多得的人才。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