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片压了好久。

一直不舍得说(想等奥斯卡)。

在Sir看来,最佳电影本该十拿九稳。

谁知半路杀出《荒野猎人》。

获奖几率骤降到23%。

看到这,相信不少毒友已经猜出,Sir今天要说的——

《聚焦》

自上映后,《聚焦》是一路好评。

《大西洋月刊》甩出大标题——

清醒如实地再现了新闻业传奇故事

《滚石》言其是——

自《总统班底》后最佳的新闻行业电影

目前,IMDb评分8.3,烂番茄好评度97%。

在我们的豆瓣,8.8也位居奥斯卡军队之首。

开篇之前,Sir有必要提醒下——

如果你希望看到一部正义血战邪恶、酣畅淋漓的愤怒电影。

那《聚焦》不是。

它的好,在于性冷淡。

但——

冷静不代表平静,无声处也可见惊雷。

这种大音若希的气度,才是高手做派。

剧情一条线捅到底。

新上任的《环球报》主编马蒂·巴伦(列维·施瑞博尔饰),看到过去神父性侵幼童的报道,建议「聚焦」小组追查。

负责人罗比·罗宾森(迈克尔·基顿饰)是「聚焦」团队的带头人。

他称自己为「教练」,掌控全局。

迈克尔(马克·鲁弗洛饰)是充满干劲的热血记者,他负责联系曾为本案奔走的律师,挖出更多线索。

记者萨夏·菲弗(瑞秋·麦克亚当斯饰)则联系更多的成年受害者,部分神职人员的性侵事实,搜集证据。

编辑马特·卡罗尔(布莱恩·达西·詹姆斯饰)主内,翻看剪报,资料,寻找相关报道。

这是一个各司其职,配合默契的团队。

在追击真相过程中,《聚焦》的手法近乎白描。

既没有职业剧惯用的,小组成员间的暧昧戏码。

《新闻编辑室》

也无意夸大难度,反衬英雄主义。

《熔炉》最后,维权的律师被高压水枪射击

连过瘾的「嘴炮台词」都没有。

她若敢发表,当心她的奶头被送进绞干机。

《总统班底》

相反,它著力的是还原记者在调查报道中,单调,琐碎的基本功。

从定选题,找资料,采访,证明,修改,到最终得出准确无误的事实。

它不求戏剧,不洒热血,只讲专业。

一个数字可以说明这则调查报道的专业。

曾参与性侵的波士顿神父——

从一开始预估的13个。

到90个。

再圈出87个。

最后经过确认,认证为70个。

这就是《聚焦》的态度。

无需添油加醋,真相足以触目惊心

这也就是《聚焦》的立场。

导演,编剧很清楚,在这起事件中——

主角不是记者。

不是受害人。

他说带我去吃冰淇淋

甚至不是神父。

我也被强奸过

真相才是。

所以你可以看到,在电影中唯一一次争吵。

是迈克尔在拿到部分事实证据后,希望尽快发表。

但被队长罗比压下来。

导演一开始就借总编马蒂·巴伦之口挑明——

比起某个神职人员的受审批,对罪恶自上而下姑息的体系,才是这起连续犯罪中,最不该无视的真相。

《聚焦》对「真」近乎苛刻。

不仅是剪报。

翻盖手机这样「过时」的道具。

连路经的一家星巴克,LOGO也是92至11年的旧版本。

演员也懂。

马克会在拍戏空挡让正版的迈克尔为他念台词,模仿他的波士顿口音。

迈克尔·基顿接下电影后,就开始偷偷跟踪原版人物。

搬到对方家附近,像个十足变态。

他里头戴著老花镜、用两个手指打字的场景,让罗宾森本人大吃一惊——简直跟自己一模一样。

具体到拍摄手法,《聚焦》也摒弃种种渲染情绪的手段。

画面有意回避惨情,「从没想过用视觉元素操控引导观众」。

如果你细心,会注意到电影中出现了不少「第三者」的跟随镜头。

发生在每个突破的节点。

要的就是一寸寸接近真相的过程。

而讽刺的是——

随处可见的「教堂」。

与常常一人入镜的记者。

又早已暗示某种细思恐极的默契——

「黑暗势力」就在我们身边,而大部分人视而不见,甚至跟他达成了共识,只有极少数,在试图打破这种沉默。

这两段台词,是沉淀在故事下,解密《聚焦》的钥匙。

如果养育一个孩子要靠整个村庄的支持

那侵害一个孩子,整个村庄也脱不了关系

有时我们很爱忘记

大多数时候,我们都是在黑暗中磕磕碰碰

突然间天亮了

人们却开始互相指责起来

坦白说,作为一个新闻从业者,Sir在看《聚焦》时,心有戚戚。

Sir想起去年同样的奥斯卡热门——《夜行者》。

如果说《夜行者》是扇向日益堕落的新闻道德的一记耳光。

我认为自身的需要很重要,忠诚已经不是这个时代的主题了。

那《聚焦》就是为走向黑夜的传统新闻业,点起一尺烛光。

两者一阴一阳,一黑一白。

貌似势不两立,其实传递出同一个讯息——

新闻只是社会的体温计。

如果这是个有病的时代,绝对出不来健康的新闻。

打假除恶,怎能依赖于新闻人。

剑,其实在我们每个人手中。


推荐阅读: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