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一直有这个说法,请问真的是这样吗?


这个问题很难回答,因为既可以找到很多正例,也可以找到很多反例。

中国电影获得奥斯卡奖的作品是《卧虎藏龙》,提名的有《菊豆》《大红灯笼高高挂》《喜宴》《饮食男女》《霸王别姬》《英雄》。

可以看到基本就是李安(3次)+张艺谋(3次)+陈凯歌(1次),如果单从这个提名名单看

武侠×2(《卧虎藏龙》《英雄》)

同性/家庭(《喜宴》)

家庭(《饮食男女》)

封建女性/宅斗(《大红灯笼》)

伦理(《菊豆》)

文革(《霸王别姬》)

分布倾向性并不明显。

实际上中国在90年代第五代浪潮中没有获得奥斯卡,在21世纪武侠浪潮中(内地)也没有成功获得奥斯卡,只有一部卧虎藏龙获得奥斯卡四项大奖。

所以单纯较真这个问题就是个伪命题好吗?奥斯卡对中国电影的口味是最迷的好吗?《大红灯笼》《霸王别姬》《英雄》作为头号种子口碑爆成那个样子,奥外都能掉。华语电影横扫了世界几乎其他全部大奖,唯独奥斯卡奖运是最差的,拿奥斯卡举例子毫无意义。

所以这种争议,其实就是针对内地第五代、第六代所获得的国际荣誉和影片类型。不用拿什么奥斯卡当马虎眼。

如果是针对这个,其实有一种观点是比较靠近提问者的观点的,即后殖民主义。认为第五代早期电影和第六代电影满足了西方对中国东方主义的想像。但是这个也只能当作一直政治角度的学术文化思考。

归根到底,是我们缺少有才华的年轻导演。所以我们的眼光始终都在这一群70岁的导演身上,靠批驳他们获得成就感。什么《流浪地球》《我不是药神》,有好的地方,但只不过是人家《星际穿越》《达加斯买家具乐部》刚刚玩过的东西,放在世界领域怎么可能有那种震惊影坛、要改变电影的发展的感觉。

而这是张艺谋李安侯孝贤王家卫杨德昌贾樟柯曾经做到的程度,电影虽然是西方发明的,但是他吸收之后们反过来哺育了西方和亚洲的许多导演。年轻一代还差著远那。还是先别急著批判别人的缺点, ̄  ̄)σ先把优点学到点吧

(附:哈德尔登的采访,前柏林电影节总监,在80年代末一手挖掘了中国电影,尤其是《红高粱》)


如何才能获得奥斯卡奖?先要从奥斯卡奖的评选机制说起:

首先奥斯卡奖入围有一个规则,就是符合这个规则的影片才能报名参加奥斯卡奖,规则包括:长片电影时间长度长于40分钟,用35mm或70mm的胶片或是非录像带公开放映过;要在洛杉矶的某家商业院线放映过;在洛杉矶上映前也还要在美国之外的商业院线首映过,影片的公开首映若不是在剧场放映的(如广播、有线电视及家庭录像片和互联网等),将无资格参加奥斯卡评选;在奖项规定截至日期前提交。

奥斯卡理事会将最后确定评选资格,提交入围影片名单,然后就是一人一票的民主投票了,奥斯卡采取「排序复选制」,将选票列成表格,进行一系列的投票,不断删除每一轮得票最低的电影,缩小备选范围,直到在硕果仅存的影片中,有一部赢得了超过50%的选票,那它就会成为获奖的幸运儿。参与投票的成员,要么曾受到奥斯卡奖提名,要么有两位以上成员推荐,才能受邀。2019年这个评选组有七千人之多,相比其他电影节由几个、十几个评委评选的奖项,奥斯卡基本没办法控制票数。

ok,了解了规则,那剩下的就是怎么去符合规则做了。如果中国导演的电影要想作为最佳外语片提交,那就必须要中国上映的电影,而且一个国家只能选送一个,那这个片子就是必须符合社会主义价值观的电影(不符合就上映不了啊),那肯定不符合奥斯卡理事会的口味(毕竟奥斯卡理事会里没有基层党组织),即使送上去了也不可能获奖。这个情况只有一次例外,那就是《卧虎藏龙》,但这种情况在中国电影审查日益严格的形势下,是不可能再次发生了(感谢有评论指出这也不是中国大陆选送的,而是台湾地区选送)。

那中国导演要想获得奥斯卡奖,就只能拍英文片(也可以拍其他语言的片子,但是如果在使用语言的国家没有很深的关系,也是不可能作为外语片送过去的)或者短片了。拍英语片,完全就不用在中国拍,不讲中国的事(要不然一群中国人讲英语太怪异了),那也就不存在要拍中国贫穷落后的一面了。拍摄短片题材选择面就更大。从奥斯卡历史上来说,中国导演也多次获得过奥斯卡最佳动画或真人短片奖或者提名(我们的团队就曾获得过奥斯卡最佳真人短片奖提名),李安也靠拍摄英文电影《断背山》获得过奥斯卡最佳导演奖,这部电影也丝毫与中国贫穷落后的局面无关。

我们团队曾获得奥斯卡最佳真人短片提名的影片《酥油灯》也与中国贫穷落后的一面无关,讲的是藏族自身文化和在西藏日益开放的情况下不断受到新的思想和文化冲击乃至冲突的故事,反而是新时代下的中国文化变迁(或者更小范围一点藏族地区的文化变迁),也与中国贫穷落后的一面无关。


是,也不是。

应该说贫穷落后到处都有,不单独针对某个国家和地区。

就拿美国本土来说,难道拍美国富强民主就能拿奥斯卡吗?

《老无所依》-美国坏人在贫穷落后的西部是如何凌驾一切的。

《水形物语》-美国白穷美是如何被落后的怪物泡走的。

《为奴十二年》-自由人缘何在美国南部失去自由成为奴隶?险象环生终复自由。

《鸟人》-过气艺术家在美国新媒体时代下是如何一步步滑向炒作深渊的。

问过这个问题后,大体就知晓答案。

贫穷落后是全球性问题,展现这些容易在艺术和市场上引起瞩目。

是要拍一些贫穷落后,但这不是针对某个国家和地区的。


在全盘接受这种一听就很粉红的言论前,先找一部既不涉及中国贫穷落后或者社会黑暗,又符合获得奥斯卡标准的电影,不会有人真的认为小时代,战狼,或是建军大爷这些电影可以拿奥斯卡吧?不会吧不会吧?

想要拍出一部得奖电影,要么拍得足够美,镜头语言足够熟练,要么拍的很有现实意义。而事实上,前者拍不出来,能摸著门槛的几部要么曲高和寡要么大众群嘲,后者的话要怎么避开我国种种社会现状去拍出现实意义来?


首先,需要注意的是:奥斯卡获奖/提名电影 ≠ 符合70+亿人审美的好电影。

所有电影作品的终极目的不是获奖,更不是奥斯卡,而是观影者。

然后,再来说题主问题中「贫穷落后」的问题:这可能是一个比较偏面的看法,其实,从另外一个角度思考(排除意识形态的影响):

电影作品有歌颂美的,也有反思丑的。如果单纯从数量上来比较,真正反思丑的可能是比较少的,而「物以稀为贵」是放之于四海皆准的道理,这样,正因其稀缺性才更「贵」(即好)。

我想,也许能够获国际大奖的「贫穷落后」之类的电影,也非为了「贫穷」而「贫穷」,也更非为了「奥斯卡」而「贫穷」,更多的是一种对社会的反思、对以往「贫穷」社会的反思,能够对观影者能形成某种影响力、冲击力,且观影者对此类作品更为偏爱,思苦方可知甜、方可惜甜、方可更甜。

放眼国际,欧美影视佳作中也不乏对其国家社会「贫穷」面的揭露与批判,亚洲电影中如韩国除了「三大定律」,让人印象深刻的可能就是其「自黑程度」极高,何尝不是某种意义上的「贫穷落后」类的电影呢?

纵观历史,富有与贫穷是相对而言的,我们确实曾经很富有,1840年开始经历了很多磨难也穷过,我们必须要承认,必须要「知史以明鉴、查古以至今」,才是我们现在该有的姿态。

所以,答案:不是。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