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部片壓了好久。

一直不捨得說(想等奧斯卡)。

在Sir看來,最佳電影本該十拿九穩。

誰知半路殺出《荒野獵人》。

獲獎幾率驟降到23%。

看到這,相信不少毒友已經猜出,Sir今天要說的——

《聚焦》

自上映後,《聚焦》是一路好評。

《大西洋月刊》甩出大標題——

清醒如實地再現了新聞業傳奇故事

《滾石》言其是——

自《總統班底》後最佳的新聞行業電影

目前,IMDb評分8.3,爛番茄好評度97%。

在我們的豆瓣,8.8也位居奧斯卡軍隊之首。

開篇之前,Sir有必要提醒下——

如果你希望看到一部正義血戰邪惡、酣暢淋漓的憤怒電影。

那《聚焦》不是。

它的好,在於性冷淡。

但——

冷靜不代表平靜,無聲處也可見驚雷。

這種大音若希的氣度,纔是高手做派。

劇情一條線捅到底。

新上任的《環球報》主編馬蒂·巴倫(列維·施瑞博爾飾),看到過去神父性侵幼童的報道,建議「聚焦」小組追查。

負責人羅比·羅賓森(邁克爾·基頓飾)是「聚焦」團隊的帶頭人。

他稱自己為「教練」,掌控全局。

邁克爾(馬克·魯弗洛飾)是充滿幹勁的熱血記者,他負責聯繫曾為本案奔走的律師,挖出更多線索。

記者薩夏·菲弗(瑞秋·麥克亞當斯飾)則聯繫更多的成年受害者,部分神職人員的性侵事實,蒐集證據。

編輯馬特·卡羅爾(布萊恩·達西·詹姆斯飾)主內,翻看剪報,資料,尋找相關報道。

這是一個各司其職,配合默契的團隊。

在追擊真相過程中,《聚焦》的手法近乎白描。

既沒有職業劇慣用的,小組成員間的曖昧戲碼。

《新聞編輯室》

也無意誇大難度,反襯英雄主義。

《熔爐》最後,維權的律師被高壓水槍射擊

連過癮的「嘴炮臺詞」都沒有。

她若敢發表,當心她的奶頭被送進絞乾機。

《總統班底》

相反,它著力的是還原記者在調查報道中,單調,瑣碎的基本功。

從定選題,找資料,採訪,證明,修改,到最終得出準確無誤的事實。

它不求戲劇,不灑熱血,只講專業。

一個數字可以說明這則調查報道的專業。

曾參與性侵的波士頓神父——

從一開始預估的13個。

到90個。

再圈出87個。

最後經過確認,認證為70個。

這就是《聚焦》的態度。

無需添油加醋,真相足以觸目驚心

這也就是《聚焦》的立場。

導演,編劇很清楚,在這起事件中——

主角不是記者。

不是受害人。

他說帶我去喫冰淇淋

甚至不是神父。

我也被強姦過

真相纔是。

所以你可以看到,在電影中唯一一次爭吵。

是邁克爾在拿到部分事實證據後,希望儘快發表。

但被隊長羅比壓下來。

導演一開始就借總編馬蒂·巴倫之口挑明——

比起某個神職人員的受審批,對罪惡自上而下姑息的體系,纔是這起連續犯罪中,最不該無視的真相。

《聚焦》對「真」近乎苛刻。

不僅是剪報。

翻蓋手機這樣「過時」的道具。

連路經的一家星巴克,LOGO也是92至11年的舊版本。

演員也懂。

馬克會在拍戲空擋讓正版的邁克爾為他念臺詞,模仿他的波士頓口音。

邁克爾·基頓接下電影后,就開始偷偷跟蹤原版人物。

搬到對方家附近,像個十足變態。

他裡頭戴著老花鏡、用兩個手指打字的場景,讓羅賓森本人大喫一驚——簡直跟自己一模一樣。

具體到拍攝手法,《聚焦》也摒棄種種渲染情緒的手段。

畫面有意迴避慘情,「從沒想過用視覺元素操控引導觀眾」。

如果你細心,會注意到電影中出現了不少「第三者」的跟隨鏡頭。

發生在每個突破的節點。

要的就是一寸寸接近真相的過程。

而諷刺的是——

隨處可見的「教堂」。

與常常一人入鏡的記者。

又早已暗示某種細思恐極的默契——

「黑暗勢力」就在我們身邊,而大部分人視而不見,甚至跟他達成了共識,只有極少數,在試圖打破這種沉默。

這兩段臺詞,是沉澱在故事下,解密《聚焦》的鑰匙。

如果養育一個孩子要靠整個村莊的支持

那侵害一個孩子,整個村莊也脫不了關係

有時我們很愛忘記

大多數時候,我們都是在黑暗中磕磕碰碰

突然間天亮了

人們卻開始互相指責起來

坦白說,作為一個新聞從業者,Sir在看《聚焦》時,心有慼慼。

Sir想起去年同樣的奧斯卡熱門——《夜行者》。

如果說《夜行者》是扇向日益墮落的新聞道德的一記耳光。

我認為自身的需要很重要,忠誠已經不是這個時代的主題了。

那《聚焦》就是為走向黑夜的傳統新聞業,點起一尺燭光。

兩者一陰一陽,一黑一白。

貌似勢不兩立,其實傳遞出同一個訊息——

新聞只是社會的體溫計。

如果這是個有病的時代,絕對出不來健康的新聞。

打假除惡,怎能依賴於新聞人。

劍,其實在我們每個人手中。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