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說下我本人的情況吧。梅子,中醫學科班出身,目前在省中醫院做個小醫生。當初學醫的理想很簡單,照顧好自己和家人。在多年中醫的熏陶中,大醫精誠已經漸漸滲透為自己的理想了,很想做一個好醫生。這期間也掙扎過,要不要轉行?也嘗試過,開網店、做諮詢……但是兜兜轉轉一圈回來,發現還是當我穿著白大衣,以一個醫生的身份工作的時候,才最有熱情、最有價值感。哪怕只是給患者艾灸或者針刺等簡單的操作、只是病情一丁點的好轉;都會讓我內心雀躍,讓我在走出醫院的時候覺得這一天過的充實。

做食物失誤了,可能只是味道不好吃;醫術失誤就會要人命。我自認目前的醫術不精,所以不敢造次拿出來分享或者切磋。所以想,先從食物開始吧,進一步想,葯食同源,先從葯膳開始吧。這就是最初的想法,很簡單。中醫講「未病先防,既病防變」,「上醫治未病」,平時我們自己養生做的好,便可以防患未然。用中醫的辨證論治理念,因人而異,搭配不同的食材,配合一些葯食同源的藥材(如大棗、山藥、山楂等),做出針對個人體質的葯膳養生粉。食材來源易得,配方也跟大家一起分享,同行的師兄師姐們如果覺得有更好的配方我們一起切磋。

aHR0cDovL20udGIuY24vWnRqazIy (二維碼自動識別)

我這邊製作過程大致如下:

1、 辨證論治。分普方和專方。

普方,簡單的解釋就是,普通人都可以吃的,比如【紅豆薏米大棗粉】,沒有明顯的寒熱溫涼屬性,所選食材大致比較平淡,可以長期吃的。

專方,就是專門定製的,或者針對特定人群的。比如【雞內金山楂粉】主要是針對消化不良以及糖尿病人群;【蕎麥綠豆粉】主要是針對上火、便秘的人群。

如果你有時間,最好是我們先溝通下,根據你的情況辨證論治,做一個適合你的配方,針對性吃藥膳粉能更快的解決你的問題。如果你沒時間,可以選普方(提前溝通一下,可以給你一些更好建議)。

2、 選配料。葯膳粉都是自己做的,大致可以分為粗糧和藥材兩部分;粗糧多數都是超市採購的,藥材都是我們醫院藥房抓的。這裡,我分享的也是大眾的做法,比較簡單易行的。我沒有特意去採購最好的粗糧,或者細貴藥材,那樣的話材料那麼貴,我們普通老百姓也吃不起。再說,越是平常的,越是經過我們老祖宗幾千年檢驗留下來的,對身體越好。選料上面,爭取讓大家在各自的區域都能找到原材料,可以自己做。

3、 低溫烘培。原來有閑時候,我喜歡把這些粗糧搭配煮粥喝,現在沒時間了,才想到——直接烘培熟了,像免煎顆粒一樣,喝的時候開水一衝就可以了。這樣省時、省力、方便攜帶、易於存儲。特別適合上班族做早餐粉,或者加班的時候喝一碗。比訂餐健康一些。外賣迎合大眾的口味,多數都太油、太咸。偶爾一次還能代謝掉,時間久了對身體不好。

4、 混合打粉。我用的是專門打藥材的打粉機,粉沒有那麼細,但是不影響喝。有的配方碗底還能看到食材顆粒,喝完了上層的米糊,再嚼嚼下層的顆粒,也挺香的,我喜歡這樣的口感。需要特別細的,提前溝通。

說明幾點:

1、 不是靈丹妙藥,不要指望可以完全替代藥物。配方里多數都是糧食,只加了少許葯食同源的食材,如果你病情很重的花,需要到醫院系統治療。

2、 不是美味佳肴,不要期待能夠媲美山珍海味。配方時,第一考慮的是個人體質,按照君臣佐使的原則組方;其次才是口感。中藥多數都不好喝,這個沒辦法,良藥苦口。不過,我做的是養生粉,不是葯,所以會在養生的基礎上,盡量調整配方,爭取口感能讓大家接受。

3、 提前溝通。吃之前最好是先跟我溝通一下,有的配方可以每天吃,有的則不適合。中醫將就因人而異,因病治宜,隨著個人的體質變化,也需要不斷的調整。比如,上火便秘的人,早期可以用【蕎麥綠豆粉】降火通便,後期火降下來了,大便也通了,這個時候最好就是適當補充津液了。任何事物都是過猶不及,關鍵在把握這個度上。所以,建議是提前溝通:吃之前溝通、吃的過程中溝通、吃完了還可以討論養生的知識。

最後說下,我開通公眾號,主要是記錄下自己的心得;養生的心得,學醫的心得,日常點滴的心得……算是寫給日後的自己看吧。其次是分享,每一個的配方都跟大家分享,平常也會分享一些養生的小知識。如果有高水平的前輩指導,那更受益匪淺。

aHR0cDovL3dlaXhpbi5xcS5jb20vci9wanM1UFN6RUtlUlZLV2hlYjI0aQ== (二維碼自動識別)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