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克蘭地處歐亞大陸腹心位置,夾於歐盟與俄羅斯之間,地理位置特殊而重要。自1994年庫奇馬總統上任後,他努力採取平衡政策:對俄羅斯,他願意維護國內講俄語人口的利益;對西方,他在公開場合始終保持一種謹慎的反俄基調。但是這種騎牆態度令美國人很惱火,為了建立一個親西方政權,於是精心培植代理人,經過一番考察,他們相準了有「美國女婿」戲稱的尤先科。

1954年,尤先科出生於烏克蘭一個普通家庭,大學畢業後長期從事金融工作,從銀行經濟師幹起,一步一個腳印往前走,直到1997年出任烏克蘭國家銀行行長。在一年後的金融危機中,他採取措施成功穩定了物價,使國家避免了通貨膨脹的衝擊,立了大功一件。在政治主張方面,尤先科一直主張烏克蘭應該儘快西化,完全融入西方世界,因此被視為烏克蘭政壇的「親美改革家」。

1998年,尤先科到美國訪問期間,不知是純粹出於機緣巧合,還是美國人精心安排,與負責陪同他的烏克蘭裔美國女人丘馬琴科一見傾心,迅速墜入愛河,不久閃電般地舉行了婚禮。而巧合的是,尤先科前幾年離婚的首任妻子當年神祕遇害。丘馬琴科的經歷很不簡單,她曾先後在美國財政部、白宮公共關係辦公室任過職,特殊身份一度引起廣泛關注。

1999年,尤先科被總統庫奇馬任命為政府總理,由此步入烏克蘭政治權力中心,上任不久陷入政治鬥爭漩渦中,兩年後被迫辭職。下野後,尤先科聯合多個派別組建了右翼力量聯盟——我們的烏克蘭。2003年,在烏克蘭舉行的最高拉達(議會)換屆選舉,一舉成為烏克蘭議會第一大黨派,同庫奇馬總統和亞努科維奇領導的政府展開了針鋒相對的鬥爭。

2004年夏天,尤先科吹響了向總統府進軍的號角。美國向尤先科提供了大量財政幫助,並派出了數百名「競選問題專家」,尤其在尤先科中毒事件發生後,美國發動輿論劍指烏克蘭當局,令其贏得了眾多選民同情。當亞努科維奇當選後,美國聯合西方各國向烏克蘭當局發難施壓,認為選舉存在舞弊行為,迫使最高法院宣佈選舉結果無效,最終為尤先科獲勝當選鋪平了道路。

尤先科上臺,表明美國在烏克蘭發動的顏色革命成功。但是,尤先科五年任期內,因與俄羅斯關係緊張,結果導致幾乎每年都會出現嚴重政治危機,經濟形勢也嚴重惡化,通貨膨脹嚴重。2010年烏克蘭總統大選,尤先科民眾支持度大輻下降,創造了全球在任總統競選連任得票率最低記錄,得票率僅有5.45%,只好狼狽下臺,親俄派亞努科維奇則當選為總統。歡迎關注微信公號「曉偉看世界」

然而,亞努科維奇上臺後,美國等西方國家豈肯善罷甘休,在2013年底再度發動顏色革命,這一次導致烏克蘭大亂,出現了克里米亞「脫烏入俄」、東西部爆發內戰延續至今國家內亂。作為烏克蘭前總統、顏色革命的首創者,尤先科曾接受媒體採訪時說:「美國曾保證過我們國土完整和國家獨立性,但我深深感覺到他們背叛了我們,對此我感到十分失望……數萬烏克蘭人死亡,120萬難民,這是自二戰最大數量的!……」

當你讀完有倆個選擇:1、把他傳播出去 2、就當沒看過

無論您有多忙,請花1秒鐘的時間把它放到你的圈子裡!可能您的朋友就需要!謝謝!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