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著我国经济不断增长,建筑工程的体量越来越大,单体几万甚至十几万平米的工程越来越多。

针对比较大的单体工程,在工程工期较紧的情况下,前期造价工作时间也会特别紧张。一般建设单位在拿到图纸后,要求招标单位短时间内完成标底编制,投标单位要在十几天甚至几天内完成投标报价,这对我们造价工作人员是一个极大的考验。

一个造价人员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完成如此体量的工程基本上是不可能的,只有几个甚至更多的造价人员一起,合理分工,完美配合,才能保证拿出一份优秀的工程预算。

那么在分工协作当中,如何能保证工期,给业主和自己的单位带来更高的效益。

3月26日平台接到一个雇主的项目,要求7万平米商住楼5天完成钢筋和图形的模型,服务费用两万元,经过平台研究,由我牵头,和两个在平台好评率高的算客共同完成此项目.

下面就根据此项目总结一下经验,以及今后工作中的协作方式,同时希望各位老师批评指正,共同提高。

分工协作

钢筋部分

1、首先,当我拿到这个工程的图纸后,根据难易程度进行了分割,分成了塔楼,裙楼,地下三个部分,由三个人分别完成。

2、为了方便后期的工程合并,我先建立了工程的轴网和柱的布置,并提供给合作伙伴;

3、开始工作后,每半天向合伙人要一次进度情况,方便根据每个人的进度进行及时调整任务量。

4、我们用三天时间完成了钢筋模型,完成后进行了工程合并。

接下来就是图形部分

1、由于工程二次结构较少,填充墙和装修由一个人完成。

2、另一个人补充钢筋工程的单构件。

3、我对合并后的钢筋模型进行了检查并且对错误部分进行了修改,对钢筋模型修改构件尺寸会影响图形工程量的部分进行了记录,并提交给图形建模一方,进行修改。

在这样分工的情况下,我们用了四天半的时间便完成了该项目的钢筋和图形建模,并提交了工程成果,雇主检查后,根据雇主的要求进行了部分细化修改,最后顺利交工,并且得到了雇主的认可和好评。

总结与反思

没有什么工作是完美无缺的。

完成项目后,我对本次协同工作做了问题总结

1、同类型构件相对于整栋楼的口径有差异,

2、每个人的习惯不同,其中一个人是先建起模型再进行细部处理,造成其已建完的楼层别人不好接手处理,

3、工程合并后发现部分构件未建模或未处理,造成合并后的工程只能一个人修改,难以进行重新分配协作。

那么怎么样分割会更合理,后期会更好的对工程进行处理呢?

优化方案

根据以上经验我认为工程拆分的原则为首先按楼层,再按构件类型进行拆分,这样我们可以保证每类主构件的计算口径统一,便于查找问题,进行修改确认没有问题后进行工程合并。比较合理的工作顺序应为先钢筋,再图形后组价。

我们如何分配会更合理呢,现在用我们完成的这个项目举例说明:

那么针对此工程各建立六个工程文件并拟做如下分工

由以上组织可以看出,我们三个人在四天内,无需加班加点的情况下,就完全可以完成这个7万平米的全部任务,比原协作方式减少半天时间,还能保证工程口径的协调统一。

以上,就是本人对多人协同造价的经验和总结。

当然,针对不同的工程会有不同的分工协同方案,希望能抛砖引玉的效果。

作者:李文康

2016年度优秀全职算客

经验能力:十年现场管理经验,七年预算经验,精通广联达翻样,钢筋,图形,安装,钢构,计价等软体。

获得奖项:广联达云计价银牌代言人;2016算量大赛土建组一等奖;土建安装二级造价员。

算客地址:3kgc.com/m/17379

联系QQ:836858957

算客经验: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