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让文章更能贴近所要表达的意思,当然也为了自己的生活品质,我还是遵照原始的想法,两日更新一次,这样一夜打草稿,隔日再检视予以修改,相信应会更加严谨,谨此说明)

理财的第一步,当然是要有“财”可理,即需要一些本金(钱母),而要能存下这第一桶金,最直接的方式就是找个稳定的工作。我定义「稳定的工作」,可能和一些人未必相同,公务人员当然是稳定,但它的稳定系属于「保障」,但相对升迁即有其僵固性;而相较于「保障」,我更在意这工作是否具有发展性的、努力会有回报的工作(即有制度的公司),如此薪资才有成长的空间,起薪22K绝不可怕,怕的是永远都是22K。如在A工厂工作,终其一生顶多做到工头、领班,和B工厂可能有机会升到厂长、甚至管理高层单位而言,我觉得B公司较具发展性;相对于白领工作者,则在于是否能有机会晋升高阶管理阶层,事务工作者在于是否有机会独立经营或参与合伙的可能性;而我会想进入银行工作,除了可以接触金融工具、符合所学及志趣外,就是想每家银行都有那么多分行,只要我努力,至少做到分行副理退休应不是难事吧!

再来谈如何储蓄,一般大众都是认为每月收支节余即为储蓄(即收入-支出=储蓄),但我认为应先设定储蓄多少,再检讨支出(即收入-储蓄=支出)。我一直认为人的适应力是非常强的,三万元有三万元的生活方式,十万元有十万元的生活方式,只要有信念,再穷也可挤出储蓄,那怕是1、2千元。至于可以采取的工具,我建议用零存整付的定存、定期定额投资基金,甚至购买零股方式为之。定存是领取固定且可计算的报酬,而后二者可能会有手续费支出及收益不确定的问题,但却有机会赚取较高的报酬,如何选择,就请视个人的风险承担、偏好程度自行决定。

「记帐」是节约的手段及最好帮手

无疑的,理财不外是「开源」、「节流」二大课题,但其中一个重要概念「不在于你能赚多少,而在于能留存多少」,累积资本才是致富的唯一途径,因此如何「节流」是我们必须有所认知的。如我不排斥偶尔享受一顿美食来镐赏自己,但相对也不必然每餐都要很讲究,购物时应先评断是「需要」或是「想要」,该花当花、当省则省;这时「记帐」便成为最好的工具,确实的记帐可以让你了解钱花到那儿去,持续并检讨一阵子后,在潜意识中就能强化启动判断「需要」、「想要」的开关,当你目标每月存1万元,自然而然就会知道何处该省,量入为出,达到节省的目标,这就是理财的第一步。

举一个实例,我的儿子大约小学五年级时,我开始给他每月固定零用钱,并要求他记帐,结果很自然的、不用刻意教,他买珍珠奶茶喝时就会比价看那家较便宜;办手机给他,要求他自行负担月租费,用了三个月后,他就发觉实际使用不多,却要付固定月租费,觉得不划算而要求停用(直到上高中才因同学都有,而有使用上的需要才再办手机);真的不要怀疑,这是小学生就会产生的想法及判断,因此「记帐」绝对是节约的手段及最好帮手。

最后,对于初出社会的人,我建议也不用太早就搬出原生家庭,有许多支出(如房租、饭钱、水电等)当你独立时,才会发现它是如此巨大。所以在还没存够第一桶金前,回家做个孝顺的子女,只要不是啃老族,相信父母会很高兴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