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福部健保署致力推动分级医疗政策,大医院全年门诊量必须减少百分之二,以便解决大医院总是人满为患的现况。财团法人台湾医疗改革基金会副执行长朱显光昨(二)日表示,就以大水库角度来看,就算减少百分之二,医院以营利为导向,还是会挑病人,建议落实家庭责任医师,如此才能做好分级医疗。

朱显光指出,分级医疗只设门诊量减少百分之二,不会细致到针对初级照顾病人、慢性病患等族群,所以这项政策要走的路还很长,目前只是做半套而已,其实这些族群应到基层诊所,而不该去医学中心,因为医学中心是以急症、重症、难症为主。

此外,医院有评鉴制度,诊所也应有类似制度,甚至把品质指标公布出来,让民众信任基层诊所,对这些诊所有信心,分级医疗才能真正疏导分流病患。建议政府落实家庭责任医师,透过医师把关、医师与医院合作,加上二十四小时咨询服务,才能彻底做好分级医疗。

所谓家庭责任医师,就是让民众能在居家附近诊所,选择信任的医师作为家庭医师,可以随时照顾民众的健康与医疗,不过,值得注意的是,政府推动了十几年,不到百分之二十的民众有家庭责任医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