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很久很久很久以前買了一個opi zero,自己搗鼓搗鼓,要折騰的東西挺多,記錄一下,免得以後查資料麻煩。

可以作為新人們的參考,大神們看看就好,輕拍。

博客搭建出來就是為了記錄(吃灰)用的。


準備工作

自己買的一些小零件

  • opi zero(H2+) 一枚
  • 散熱片
  • 16GB Micro SD Card 以及 讀卡器
  • 硬碟盒
  • 鹹魚撿的二手2TB西數綠盤
  • 小風扇
  • 當然還有網線

系統的燒錄

須知:我使用的是Archlinuxarm for opi-zero,此ROM無法使用Wi-Fi模塊,必須使用網線與路由器連接。

GNU/Linux:

wget https://dl.ng3.io/opz/ArchLinuxARM-OrangePiZero-latest.img.xz

sha256sum ArchLinuxARM-OrangePiZero-latest.img.xz

xzcat ArchLinuxARM-OrangePiZero-latest.img.xz | sudo dd of=/dev/sdX bs=1M status=progress #以上的/dev/sdX為U盤的設備,注意替換哦!

Windows:

  • 可以使用Ecther,很方便。

燒錄完畢之後

  1. 插上網線、供電線(Micro USB)、硬碟數據線 、以及SD卡。供電源最低必須是5V2A,不然板子跑不動。
  2. 網線另一端接上,瀏覽器192.168.1.1查看板子接入路由器的ip。
  3. SSH:

ssh [email protected] #注意替換為路由器中pi的IP

  • 也可以在用戶目錄下的.ssh里新建config文件並配置
  • tip:較新版本的Windows10自帶OpenSSH,可以直接ssh進板子。
  • 輸入密碼:alarm

系統安裝

調整下分區

1. 在這裡,由於還未配置sudo,我們先切換為root:

su #密碼默認為root

2. 開始調整分區:

fdisk /dev/mmcblk0

  1. 鍵入 d 刪除之前的分區。
  2. 鍵入 n 新建1個分區。
  3. 鍵入 Enter 4次以默認值設置。
  4. 此時出現詢問你是否刪除ext4分區,鍵入 N
  5. 最後鍵入 w 保存對分區的操作
  6. 重啟:

reboot

  1. 重啟之後:

su #切換為root
resize2fs /dev/mmcblk0p1

基本系統就裝好了。

一些基礎的配置

1. 改下源吧:

su #切換為root
nano /etc/pacman.d/mirrorlist

  • Ctrl+K 刪除其他的源
  • 加入鏡像源(在這我用的是清華的源):

#China
Server = http://mirrors.tuna.tsinghua.edu.cn/archlinuxarm/$arch/$repo

  • Ctrl+O 保存,Ctrl+X 退出。

nano /etc/pacman.conf

  • 加入:

[archlinuxcn]
SigLevel = Optional TrustedOnly
Server = http://mirrors.tuna.tsinghua.edu.cn/archlinuxcn/$arch

  • Ctrl+O 保存,Ctrl+X 退出。
  • 取消忽略更新內核(因為最新的內核4.19.0-rc2-1-ARCH可以使用Ethernet)

echo "" > /etc/motd

2. 配置下sudo:

pacman -Syyu
pacman -S sudo
EDITOR=nano visudo

  • 找到: # %wheel ALL=(ALL) ALL
  • 去掉 # 保存並退出。

su - alarm #切換為普通用戶

3. 接下來用sudo吧!

sudo pacman-key --init
sudo pacman-key --populate
sudo pacman -S archlinuxarm-keyring
sudo pacman -S htop ncdu neofetch ranger axel zsh oh-my-zsh-git powerline2 #來一波全家桶

最後

寫得有點累,接下來配置NAS和下載機吧。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