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中国影坛陆续出现了一批青年导演,比如贾樟柯、王小帅、姜文、陆川、宁浩张扬等,他们大都出生六七十年代,有的科班出生,有的半路出家,有的经历过从地下到地上的艰难过程,有的是演员出身,有的甚至被称作是烂片导演,他们的文化姿态创作风格不再一致,给人以先峰、前卫、青春的印象,在当代中国形成了一种引人注目的电影现象。

这些青年导演的青春期正是中国社会改革开放的重大变革时期,旧体制、旧观念的消融与崩溃,各种新潮思想观念的发生与建立,伴随著他们的成长,这就决定了他们对传统和一切的旧事物习惯于站在怀疑和审视的立场上,他们遭遇了80到90年代经济转轨给社会带来的剧痛,同时也经历了电影从所谓神圣的艺术走入了日常生活。

如果说一定要选一个喜欢欣赏的导演那就贾樟柯了,他的片子不一定是精品,但一定是受到国际电影节认可的佳片,有角逐各项国际大奖的实力,在许多支持贾樟柯并大声赞扬的观众里怕是有不少并没有仔细看过他的片子,有些人只是被他在国际电影节上为中国电影争光获得各种荣誉而折服。

贾樟柯的作品都是非常用心也很有现实意义的片子,他不拍商业片,不被市场、票房所绑架,一直拍自己觉得有意义的题材,按自己风格拍,这个非常难得,毕竟这个社会商业市场的诱惑实在太大了,客观来说贾樟柯的作品观赏性未必受到大多数人的认可,但论口碑来讲,他是没有烂片的。

谢邀邀请!


谢邀, 额……每个导演的风格各不相同,你叫我如何选择是好?

好在他们没有给我等好处费,「你我皆凡人 生在人世间,终日奔波苦, 一刻不得闲。」

不用刻意去说某个导演比谁和谁要好。所以在此没有必要给出一个中肯的回答,还是以「凡人之心表述。

姜文作为导演的电影对社会,历史方面都有自己的理解,见解独到,不论是早期的还是最近几年的电影,具有一定的代入感。用一句话形容呢,他的作品很自己。有的诙谐,有的轻松写意,而有的呢暗藏危机,少了一些戏剧性的事物。

邪不压正 (2018)

鬼子来了 (2000)

——————————————————————————————————————

贾樟柯的电影,我不是特别明白,感觉是要朝著电影大师的路子发展的。在中国众多导演中是特立独行的个体。他拍的诸多电影带点手持DV感觉,不管是拍摄的城市还是乡村场景,画面灰扑扑的。很多电影由于「特立独行」,以至于不能在内地影院上映。

小武 (1998)

天注定 (2013)

三峡好人 (2006)

————————————————————————————————

宁浩的电影带的黑色幽默可谓突出。不论是其处女作《香火》,还是其大热电影《疯狂的石头》……

他的作品,让人看了欢乐之余也能让人反思,冷峻深沉的理性思考。电影《疯狂的赛车》在借鉴西方电影上就是很成功的例子。

疯狂的石头 (2006)

香火 (2003)

疯狂的赛车 (2009)

即便三位都没有给过我好处,哪怕一分一厘,相反还是我给他们钱。我还是觉著三位都挺不错的。话说回来,人无完人,都拍过不能让观者信服的电影,但是又能怎样?原因是多方面的嘛。

所以在此,我就不做选择题了。


姜文:只拍自己的电影。贾樟柯:只拍反映社会的电影。宁浩:只拍教科书电影。个人喜欢贾樟柯。


我最喜欢冯小钢的电影作品,因为没有烂片


贾樟柯的真实性强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