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天,妖孽又出来啦。当那些每天早上9点开工、晚上9点下班、1周工作6天的程序员,发出反对加班的呼吁,想抵抗“工作996,生病ICU”的无奈生活时,几个痴汉跳了出来,为自己逼员工频繁加班的行为辩解,竟然声称能够996是福气。有常识吗?有人味吗?肿么啦,人活着就是为挣钱?真以为有钱就可横行天下?咱们不说别的,只从昼夜节律对健康危害的层面,来看看是非曲直吧。

  咱们先看基础信息。科学研究已经证实,在进化过程中,生物体发展出了高度保守的分子计时器,也就是咱们通常所说的生物钟系统。生物钟可使机体的行为和生理,呈现近似24小时的循环节律。计时器由中枢生物钟和外周生物钟组成,中枢生物钟位于下丘脑的视交叉上核,简称为SCN。SCN是主生物钟,受眼部传来的环境明暗信息影响,通过感受光线的变化,进行节律设置和调整;外周生物钟,也称为从属生物钟,存在于所有的器官和组织细胞中。生理活动的旺盛与衰减,就是这样精细地运转,所谓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是生命规律的使然。凭什么要让人逆节律而搏命?更何况,某些垃圾不仅不顾他人健康,甚至连该给的加班工资都不给?凭什么,凭什么,凭什么?

  生物钟紊乱,频繁加班,会增加2型糖尿病等代谢疾病,以及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这是由许多研究实证过的。不仅如此,昼夜节律紊乱还会导致睡眠障碍并造成精神健康的受损。2018年5月,《柳叶刀》曾发布研究报告指出,休息时段的活动增加或日间缺乏活动者,罹患抑郁症及双相障碍的风险显著升高,而且,快乐感及对健康的满意度等会变得很差。

  昼夜节律紊乱对健康的危害是多方面的,逐个解析的话,需要整本书才能讲完。咱们回到主题,只挑出消化功能方面的实例,来揭示相关真相。咱们先来看看,昼夜节律对肠道菌群的影响。2014年12月,发表在《细胞》杂志的论文指出,以色列学者经研究发现,人类和小鼠肠道内的菌群会受到生物钟影响,出现肠道细菌丰度的变化,进而提高肥胖和代谢问题的风险。

  为探寻昼夜节律与肠道菌群的关系,研究者将小鼠置于12小时亮及12小时暗的人工昼夜环境,并按照小鼠平时的进食习惯喂养,通过对多时段的粪便取样分析,结果发现,15%以上的细菌种类的丰度会呈周期性变化,这些细菌主要是占肠道细菌总数60%以上的梭菌、乳杆菌、拟杆菌等。随后进行基因测序,发现呈周期变化的基因参与了核酸代谢、氨基酸代谢、胃黏液降解等生理过程。深入分析后,学者们认为,肠道菌群的周期性变化,也体现在功能上,涉及能量代谢、DNA修复、细胞生长的过程更多出现在夜间;解毒、细胞运动、环境感知等过程则更多出现在白天。研究者还发现,动物摄食行为受生物钟调控,反过来,进食时间也会对调校外周生物钟起关键作用。随后,学者们对经常调整时差者的粪便进行了研究,发现其肠道细菌有10%的种类会呈现昼夜性的丰度变化,只不过规律与小鼠相反,能量代谢和蛋白质合成多见于白天,而解毒过程则多发生于夜晚。逼人熬夜加班,是要让活人变成夜行鼠的节奏呢。老板,贵公司要培养夜间活动的窃贼?还是要挖掘见不得阳光的人才?

  咱们再来看看,肝脏中的外周生物钟是如何受昼夜节律影响的吧。在过去20多年里,学者们通过小鼠模型,发现了生物钟基因与肝的生理调节之间的关联及其分子机制。主要的研究成果是,发现肝内生物钟系统调节着异生物素的吸收、摄取、分布、代谢、清除;生物钟紊乱,可加速肝脏疾病的出现,其影响包括脂肪肝、胆汗淤积症、肝炎、肝硬化、肝癌等,这些疾病也会反过来影响生物钟节律;食物信号在生物钟调控中起着重要作用。想想,为何加班后要胡吃狂喝?那不是胃在召唤,而是生物钟在呐喊。

  研究发现,营养物质是肝脏生物钟的有效调节剂,其作用比SCN介导的调节作用还强大,因为外周生物钟不是通过光暗调节,而是通过时间节律进行反馈。有研究发现,由饮食引起的胰岛素水平波动,可以重置肝脏的生物钟,同时,胃酸分泌调节肽,也是重要激活因子。这些作用相当精细,比如,快速消化的淀粉可通过诱导分泌胰岛素,影响外周生物钟的时相,研究也发现,禁食的持续时间、咖啡因等也会对肝脏生物钟起调校作用;胆固醇并不直接影响生物钟,但会影响控制生物钟的相关基因表达;高盐饮食则会导致生物钟节律减弱,但不会引起生物钟的移动。通过这些实例,咱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所谓996,真是搏命的节奏,这种无制止的工作,实际是对健康的持续影响,那不是在简单地耗油,而是在不断地磨损生命机器。您就是买个廉价的代步车,还要定期保养,换换机油吧?更何况,有研究已经发现,昼夜节律紊乱会对认知功能造成影响,而且这些影响要在停止加班的数年后才能恢复。这真是加班1年变傻数载喔。各位,老板们在此次996风波中的表现已经说明,有钱真不能带来良知,或者,再次映证,自以为是,真不是装出来的,钱多了或许真能令人失心疯。咋办?别等老板良心发现啦,展开自救吧。

  爱谁,就把健康传给谁。

  你的健康,我的关注。专业人员以科学与人文视角观察健康,包括测查、快报、细节、释疑、观察、观点、史话、逸事等系列,内容为作者魏宏岭及团队原创作品。拒绝未经许可的一切形式的盗用、盗链及转载,否则将依据相关法律予以追究。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