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是主觀感受吧,儘管其他位置上也有很多優秀且具有名氣的運動員,但我們身邊最有名氣的,往往也是足壇身價最高的,往往都是邊前鋒,最具代表性的應該是C羅梅西內馬爾和最近的姆巴佩,還有阿扎爾薩拉赫馬內貝爾登貝萊等等。有哪些原因使得邊前鋒成為了進攻中最具威脅的位置?


我想看後腰和中衛的站位和移動

鏡頭都不給,怎麼辦


如前面幾位答主所說,邊鋒是一個速度與技術完美結合的位置,在更大的進攻自由度的同時,能有優秀數據作為支撐。

首先對比中鋒。顯然邊鋒擁有的球權是更多的。當今足壇中鋒凋零,更多的是像吉魯這樣搶頭槌的柱式中鋒,一場比賽觸球較少,更多的是以背身拿球為主,導致上鏡率較低。如今各球隊的防守素養普遍提高,只有一名好的中鋒也不太能獨自扛起球隊了,強如萊萬也是在世界盃默默無聞。邊鋒在膠著時是可以通過過人撕裂對方防線的,反擊時可以作為第一匹快馬的,是可以更自由的發揮自己的才華而不太怕失誤的,但中鋒由於大多體型較大難以做到,小快靈的中鋒不是沒有,但你要讓他們去打邊鋒那效果也不差,題主所說的58k和c羅其實都有中鋒屬性,但戰術效果反而不如笨馬和卡瓦尼這樣的正印中鋒。而且中鋒的成才率比較低,我個人認為它是所有位置裏對身體素質要求最高的,一個完美的中鋒模板可能就像大奉先那樣十幾年才能出一個,自然不能隨處可見,但只要出現,肯定也是能夠大放異彩的。

再說像邊後衛中場這樣的其他位置,第一點就是進球少,沒有進球就沒有關注度,觀眾永遠更喜歡進攻的球員。其實邊後衛還真是辛苦,又要進攻又要防守,還沒人喜歡,好多邊鋒都是由優秀的邊後衛改行,比如大聖。邊後衛比起邊鋒覆蓋範圍要大許多,體力消耗巨大,也沒有太多的體能去完成過人的動作,也就不會有太多亮眼表現,最多像我車龍哥多前插進幾個球但是也確實觀賞價值一般。中場球員雖然一場拿球很多,但一般中路防守密集,最難突破,像小白等中場大師雖然過人技術同樣一流,但如果沒有一腳遠射就同樣沒有大量進球數據支撐,難以成為媒體的寵兒。


很簡單的一個道理,因為邊鋒一般都被認為是「速度」與「技術」的結合體。

他們在每一場比賽裏的每一次突破,每一次配合,每一次過人足以讓人覺得賞心悅目。

像內馬爾,花哨的動作令人如癡如醉,再比如羅本,無解的內切。

因為他們是「持球進攻」階段的關鍵角色,從邊路到禁區,正是他們表演的舞臺。

就比如說本季英超首輪,我廠主場迎戰衛冕冠軍那一場,

「握草,這是斯特林還是羅本?」

這就是體現出了強力的邊鋒在進攻中的關鍵作用——無論是與隊友尋求配合還是自己單幹,出色的邊鋒總是能夠製造殺傷,甚至一擊斃命。

相比中鋒而言,他們的身體更單薄,這也要求他們需要更敏捷的步頻和更細膩的技巧;相比攻擊型中場這類更偏向「組織者」的角色而言,他們會更多的帶球突破,撕裂對手的防線。

如果說優秀的中鋒或者中衛一般是是高大威猛的霸王龍的話,那麼一般邊鋒都比較類似於迅猛龍這樣的獵手。也許他們不夠「威猛」,但是他們迅捷靈動,這也是他們在場上更吸引人眼球的原因;正是因為他們需要更多的球權,所以,他們要「秀」出自己的技術,要讓觀眾為之望而興嘆。


因為位置特點和戰術要求不同吧。

邊路本身對於進攻隊員來說空間就很小,想要撕開防線,突破過人是最直接且有效的手段。漂亮的突破中不僅有個人技巧的展現,瞬間的節奏加快和充滿爆發力的速度感本身也很容易讓人興奮,從而對這個瞬間、這個球員留下深刻印象,這是很正常的。當一場比賽中某個球員突破成功次數較多時,我們都會覺得他這場表現很高光。

大部分邊鋒,以及邊前衛和進攻型較強的邊後衛,都有著相對較強的個人突破能力,且速度較快。當球隊把球交到他們腳下的時候,就是希望他們能利用突破來創造空間和機會,從而進球得分。這是一種戰術選擇。

當然了,也不是說會突破過人就是好球員,職業聯賽裏「過人亡」也不在少數,拿球不傳就知道過,被人逼到角落了再XJB傳一腳,別說創造進球機會了,不丟球就不錯了,這種過人就是無效過人,稱不上有威脅,反而是在浪費球隊的球權。

題主提到的幾個球員都有著很強的持球進攻能力,速度快,能過人,但是並不是因為這樣就成為最有威脅的球員。他們強在超越常人的創造機會與把握機會的能力,過人突破只是他們兵器庫中的一種武器。或者說,他們的持球進攻能力決定了他們完全可以勝任邊路球員的角色,但這並不是他們唯一的能耐,說到底,技術和身體決定下限,球商纔是決定上限的東西。


首先無論是c羅 內馬爾 還是梅西沒有一個人的技術特點可以稱作邊前鋒 傳統意義上的邊前鋒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邊鋒更多是依靠速度對對手的一側進行強行突破傳中或者內切造成威脅 如早些年的奧維馬斯 吉格斯 羅本 而以上三位應該定義為組織前鋒 他們無論在場上居於哪個位置都會憑藉自己超強的個人能力作為進攻的發起者和終結者 也正因如此他們經常大放異彩 因為他們個人能力超強且參加了本隊絕大多數的進攻


外行看熱鬧

內行看門道:

真正看球,踢球的人

能夠捕捉到每場比賽中……

守門員漂亮的撲救

後衛精彩的攔截

後腰強大的大局觀

前腰細膩的分球

邊位的強力擺脫

前鋒的暴力射門

……

等等等等

所以我覺得提這個問題的人

有可能吧,不是一個合格的老球迷


克魯伊夫說過一句話

當你進攻的時候就要想辦法製造空間

當你防守的時候就要想辦法壓縮空間

製造空間最好的方式就是拉開邊路。


很簡單:

1、那位置本身要求很高,一般人踢不了

2、能傳能射,過人一流(小羅梅西)

3、機會多,內切無解(羅本)

4、下底傳中一流(佩裏西奇)

5、歡樂足球,空門飛機...

前四個大放異彩,最後一個「大放異彩」


與其他位置相比 它更靠近球門 更需要速度 與技巧 這這種技巧不是調度 控場 而是直擊要害 個人能力與球員想像力可以得到施展 從而更具有個人特點 更容易進球 更容易引人注目 他們是贏得比賽的最後一擊


蟹妖。

個人感覺,邊路空間大,容易比較全面展示個人能力,容錯率相對較高,踢嗨了放開了很容易靈光一閃的。相對位置固定的門將、面對重兵鎮守中路的中鋒、容錯率極低的後衛線,邊路球員有時真的是「一眼過去天地寬」。


空間更大,可以利用和製造的空檔更多。足球的進攻可以總結為打反擊穿插空檔,不管是對方防線自己造成的空擋,還是依靠傳導跑位製造的空檔,邊路都是1-2個防守球員,甚至沒有防守球員,空檔大好打穿啊


擔任球隊邊鋒的往往是速度快突破技術上佳的球員。他可以利用自己的速度撕開對方後衛的防守,你如貼上去,他可以下到底線一腳傳中為中鋒插上創造得分良機;如果後衛不貼上去,他則很可能內線直接抹進來自己射門得分。巴西隊的加林查是邊鋒的傑出代表。我國六十年代的國家隊中的王后軍;七十年代的沈祥福和八十年代的古廣明李中華也是不錯的邊翼好手。


我自己就是踢邊前衛的,因為邊前衛可以作為球隊的一個邊路爆點,有較快的速度,節奏變化,還有一定的技術,利用自己個人能力撕開對方防線,然後送出一腳精準的傳中,這是我最喜歡乾的事情,相比起來我沒那麼喜歡進球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可能是因為某些陣容更能體現單箭頭的牽制力吧。現在這個時代一個CF球星不是進球,而是更偏向於給同伴送出機會,吸引防守。

其實挺懷念遠古時代的4321和4141陣型,能把邊路盤活,"影子前鋒"的存在更能促進滲透。一個CF負責牽制對面至少2人(一般是2-3人)的集團式防守,邊路LAM和RAM負責撕裂防線。


4231陣形就是這樣。。

單箭頭頂前面串聯火力,兩邊有點類似當年9號半的位置傳突配合。要求能傳能突能射能回防,當然個別牛逼球員不回防全場散步也沒啥。

442的時候基本也是前鋒和九號半比較出彩。


一直誤以為C羅不是邊鋒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