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仲淹(989-1052年),我們都知道這位生活於一千多年前的先賢,並且熟悉他喊出的那句千古名言:“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你知道嗎,范仲淹也親身踐行了這種“先憂後樂”的思想,他幼年生活艱難,父親在他兩歲時便早逝,之後母親又改嫁,他深知貧窮、無依無靠的那種滋味。

  范仲淹少年求學時,每天的飲食僅僅是一碗粥,爲了節約,他先讓粥冷卻,然後分成四塊,早晚各兩塊,再配以鹽拌韭菜末,這便是典故“劃粥割齏[jī]”的來歷,也是范仲淹勵志苦讀的深刻寫照。

  范仲淹在“未貴顯”之時,見族人貧富有差,貧者生活困寒,他已“有志於”設立一個基金組織以賑濟族人,只是身無多餘之財,“力未逮者二十年”,直到晚年,才得以攢下一大筆錢。

  於是,在宋仁宗皇祐二年(1050年),時任杭州太守的范仲淹宣佈捐出他一生的全部積蓄,在祖籍地蘇州購置了一千餘畝良田,建立一個宗族福利基金,稱作“範氏義莊”。

  范仲淹規定,凡是蘇州範氏宗族的族人,均可從義莊內獲得以下的收益:

  一、口糧:五歲以上的族人,不分男女,每口每月給白米三鬥;

  二、衣料:成年族人每人每年給冬衣布料一匹,十歲以下、五歲以上的兒童各給半匹;

  三、婚姻補助:族人嫁女,給錢三十貫,女兒若改嫁,給錢二十貫,族人娶妻,給錢二十貫,二婚則不給錢;

  四、喪葬費:族人身亡,按其輩分大小,給予二貫至二十五貫的安葬費;

  五、路費:族人蔘加科舉,或者外出赴任,給予相應的路費補助。

  當然,範氏義莊並不僅僅是侷限於範氏族人,他還另外又規定:倘若鄉親、姻親、親戚陷入貧困,或遇饑荒不能生存時,諸房共同覈實後,可用義莊糧米“量行濟助”。

  范仲淹完美地詮釋了“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及“獨樂樂不如衆樂樂”的崇高境界,他還專門寫了一封《告諸子書》,向自己的子孫說明了他創辦範氏義莊的初衷:

  “吾吳中宗族甚衆,於吾固有親疏,然吾祖宗視之,則均是子孫,固無親疏也。苟祖宗之意無親疏,則飢寒者吾安得不恤也?自祖宗來,積德百餘年,而始發於吾,得至大官。若獨享富貴而不恤宗族,異日何以見祖宗於地下,今何顏入家廟乎?”

  針對范仲淹把財產全部捐出來,還有子弟規勸他:您把財產都捐了出來,這不大好吧?不如到洛陽修建園林,作爲您養老享福之所!

  對此,范仲淹又是做了這樣一番令人深思的回答:

  “人苟有道義之樂,形骸可外,況居室乎?吾今年逾六十,生且無幾,乃謀治第、樹園圃,顧何待而居乎?吾之所患,在位高而艱退,不患退而無居也。況西都士大夫園林相望,爲主人者莫得常遊,而誰獨障吾遊者?豈必有諸己而後爲樂耶?毋以爲慮。”

  這段話,充分體現了范仲淹並不追求自己在物質上的享受,而是追求道義之樂的曠達性格與高貴的精神。范仲淹創立範氏義莊,可謂是流芳百世,在朝野都獲得了極高的評價。

  後來,在范仲淹去世後,他的二兒子宰相範純仁、三兒子尚書右丞範純禮又續增條款,田地也一直由範氏子孫中有能力者的不斷捐贈,使範氏義莊繼續維持下去。

  範氏義莊堪稱是我國慈善史上的典範,它是我國史料記載的第一個非宗教性民間的慈善組織。它還創造了一個奇蹟:雖然歷經戰亂,朝代不斷更迭,但一直到清末的宣統年間(末代皇帝溥儀的年號),範氏義莊依然有良田5300餘畝,而且運作良好,義莊的慈善事業運行了八百多年。

  本文參考文獻:《宋史》、《原來你是這樣的宋朝》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