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能說:「不悟即佛是眾生,一念悟時眾生是佛。」證道見性要「內求諸己」,如果向外尋求,那就如《景德傳燈錄》卷九所云:「大安禪師造於百丈,禮而問曰:『學人慾求識佛,何者即是?』百丈曰:『大似騎牛覓牛。』」或者如同書卷二十九所云:「不解即心即佛,真似騎驢覓驢。」這位尼師到處尋春,見出證道之艱苦,但雖「芒鞋踏遍隴頭雲」,仍然一無所獲,歸來(喻指走向內心)後才發現,原來春天就在自己身邊。沒有一顆能夠感知春天的心,那是到任何地方也都無濟於事的。她的領悟就是「道不遠人」,不能「道在邇而求諸遠」,顯然是參禪有得之言。另一位女子郭六芳的《舟還長沙》與此頗有相似之處:「依家家住兩湖東,十二珠簾夕照紅。今日忽從江上望,始知家在畫圖中。」也是寫平時感受不到自己身旁的美,一旦換了角度,才有所得。不過,郭詩更為強調的是心理距離所造成的審美條件,是一種對距離美的發現,與某尼的悟道詩,並非完全相同。

這首詩見載於宋代羅大經《鶴林玉露》,題為「某尼悟道」,但未言其時代,姑作為宋人,附於此。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