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邀请

根据韩国司法体系对历届总统的行事风格来看,李明博想通过二审翻案的可能性不存在。

10月5日,韩国首尔中央地方法院判处前总统李明博15年有期徒刑,罚款130亿韩元(约合7894万人民币),李明博不服,称将提出上诉。

李明博的罪名是涉嫌贪污受贿,据韩检方调查,李明博是一家汽车零件制造商的幕后老板,存在以权谋私、牟利等严重情况,并且涉嫌收受韩国三星电子公司59亿韩元贿赂,这些罪名大都有据可查,尽管李明博一再坚称清白,但拿不出有力的反驳证据,因此在二审中获胜的可能性不大。

朴槿惠就是现成的例子摆在眼前,一审被判24年有期徒刑,二审不但没有减刑,反而更加重了处罚,到现在累积的刑期已超过30年。根据以往的迹象表明,法院二审不会对李明博网开一面。李明博提出上诉,等于自取其辱。

现年77岁的李明博,曾经在2008一2013年担任韩国总统,由于和前总统朴槿惠同属一个政党,出于同一阵营之谊,朴槿惠对李不曾深究,李得以功成身退,以前曾被大众称作韩国总统历史上仅存的「硕果",但随著朴槿惠被弹劾下台、拘留审查,李明博也被韩国检方彻查清算过去的历史。


在同为韩国前总统朴槿惠的系列案中,一审法院判决之后,二审翻案的很少。三星太子李在镕一审获刑5年,二审获得缓刑,这是为数不多的翻案典型。但是,朴槿惠系列案的主角——朴槿惠及其「闺蜜」崔顺实,都没有机会享受这种权利:朴槿惠一审获刑24年,二审被判25年;崔顺实一审、二审均获刑20年。从朴槿惠系列案分析,李明博在二审中翻案的可能性很小。

李明博一审获刑15年,这应该说是重刑了,二审中几乎不存在缓刑的可能。在一审法院宣判之前,外界还有一种说法,由于韩国检方指控李明博涉嫌16项罪名,如果全部罪名成立,李明博最高可判45年。当韩国检方在一审审理结束向法院提出求刑建议时,韩国检方居然仅仅求刑25年,让外界大跌眼镜。

按照朴槿惠系列案中的判决惯例——折中判决,外界认为李明博的一审结果应该在10年上下。一审法院做出的15年判决,不仅出乎李明博的预料,也多少出乎外界的意料。李明博一审被判重刑后,外界最关心的问题是,李明博是否向朴槿惠学习,从此不再出庭、拒绝上诉。

然而,李明博选择了再相信一次韩国法院——提起上诉。其实,与其说是李明博选择再相信一次法院,不如说是李明博对韩国检方的一种愤怒。既然韩国检方已经上诉,既然李明博必须打二审官司,那么,李明博干脆来个顺水推舟——提起上诉,陪姜太公钓鱼。

从朴槿惠系列案中可以看出,韩国检方是较真的,甚至是很顽固的。顽固的朴槿惠遇到顽固的韩国检方之后,决定不陪顽固的韩国检方玩了,任由韩国检方提起上诉,任由韩国法院作出判决。然而,李明博还决定再陪顽固的韩国检方玩玩,那么,李明博案的二审结果又是什么呢?


谢谢毛开云的邀请!

本人认为李明博翻案的机会不大!

主要原因就是,「李明博的案子已经超出了普通司法意义的范围,掺杂了外部势力因素以及个人情感的政治追杀和清算等诸多的因素!

一:外部势力因素。

本人始终认为,韩国的"狗血宫廷剧""之所以"冤冤相报何时了」,是和韩国不能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也是具有相当重要关系的!

韩国从建国那天起,和美国的外交关系就陷入了一种「剪不断理还乱"的状态!

由于朝鲜半岛的特殊地缘因素,以及东亚是全球战略资源最集中的原因,韩国已经成为美国在全球推行霸权的最重要战略支撑点之一。如果韩国摆脱美国的桎梏,成为真正能独立自主的国家,东亚地区将会朝著和睦相处,共同繁荣的方向发展,这将对美国霸权构成致命的打击与摧毁,这也是美国绝对不能容忍韩国背叛自己的主要原因!

而卢武炫的外交政策核心就是想摆脱美国的桎梏,改变韩美关系那种"领导和被领导的关系",建立一种「更为平等的双边伙伴关系",以达到自己"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而对于卢武炫的这种表现,当时的美国精英建制派便发出了「美韩关系正在向随时崩溃的方向恶化"。当时的美国政府对韩国在东亚地区寻找更为独立自主的外交,令美国越来越感到担忧和不安。

但是,李明博上台后,由于自己的政策和理念都和小布希政府保持一致,当然讨得美国欢心,小布希政府以前所未有的热情欢迎李明博访美,并使李明博成为第一位访问戴维营的韩国总统!

所以说,卢武铉的死,在美国人看为,就是他背叛美国所应该付出的代价!

二;个人情感掺杂的政治追杀与清算!

卢武铉的死,对于文在寅的打击和伤害无疑是巨大的,这其中的主要原因,「就是他和卢武铉那种亦师亦友,情同兄弟甚至是父子关系那种,所以这是文在寅无法释怀卢武铉之死的主要原因!

所以说,文在寅无论是出于自己政治声誉和个人情感的考量,都不会给李明博翻案机会的!

不过,文在寅也是有自己政治考虑与衡量的,他虽然继承了金大中和卢武铉的对朝政策,但是他始终保持著和美国步调一致的外交政策,并且对美国唯唯诺诺,这也许就是他不想再重蹈覆辙卢武铉的表现!

而李明博最大的不幸与悲催是,他遇上了不靠谱的"特朗普",因为在特朗普的眼中,除了钱之外,连最基本的江湖"道义「都没有了。如果现在执政的是精英建制派,李明博的命运还有出现转机的机会!

所以说,如果司法被政治因素所掺杂和笼罩,司法便失去了它本身意义的公正性与独立性,这也许能看做韩国前总统全军覆没的重要原因之一!


谢谢毛开云友邀请!从朴槿惠案件看,李明博不仅不能翻案,很可能还会加刑。朴槿惠检方量刑30年,法院一审24年,朴槿惠已经放弃了上诉,检方却不服一审判决提起上诉。二审法院虽然判处了朴槿惠25年刑期,不过检方又加了3项罪,法院一审判决8年,合在一起33年。也就是说检方随时都可以增加罪名。李明博不仅不认罪,反而要求上诉,韩国检方包括法院很可能认为李明博认罪态度不好抗拒法律,增加罪名或者重判。

10月5日,法院对李明博案件作出一审判决,判处李明博15年监禁,处罚金130亿韩元(约合人民币7894万元),追缴82亿韩元(约合人民币5000万元)。之前检方对李明博量刑20年有期徒刑,处以罚款150亿韩元(约合9206万元人民币),追缴111亿韩元(约合6812万元人民币)。检方不服一审判决要求上诉,而李明博在犹豫中还是听取了法律人士的意见后,决定上诉。

实际上李明博自已也很清楚,即使上诉也不可能翻案,或者像李在镕那样缓刑。据韩联社报道,李明博的代理律师姜勋在探视完他后说:「前总统李明博对于一审判决结果非常失望,他曾问上诉还有什么意义。」从决定上诉来看,李明博作了最坏的打算,10年、15年、20年甚至更长时间,做为77岁的他己经无所谓了,李明博要抗争到底。

李明博案与朴槿惠案的区别在于朴槿惠是被弹劾下台的,而李明博是文在寅就任后被清算的。在法院审理朴槿惠案件,李明博就和自由韩国党党首洪准杓一起指责文在寅政府是政治报复,不过仍然没有改变被检方逮捕的结局。面对检方的指控,李明博坚称自己清白,并称当总统时最痛恨的就是腐败,一直保持远离。他说:「不清楚检方如何作出一系列离谱的指控;他愤怒,更感到忧伤。」

李明博虽然身陷囹圄,但是他也会通过律师了解外面尤其文在寅的情况。现在来看文在寅的处境可以说极其不佳,前期爆出文在寅的支持率急剧下滑至49%,近期又爆出韩国的失业率创1999年以来最高。韩国民众渐渐对文在寅的施政表现出了不满,而且朴槿惠和李明博的案件,韩国总理李洛渊被国会议员的质询等等,这也给了李明博和法律界人士的信心。

不过从文在寅对李明博的仇恨来看,他不可能放过卢武铉的仇人。文在寅的「清算积弊」其实就是奔李明博来的,换言之,文在寅之所以重新走向从政的道路,很大一部分成份就是为了给卢武铉报仇。既然当上了总统手里掌握了「生杀」大权,就己经注定了李明博的结局。至于李明博有罪也好,无罪也好,承认也好,不承认也好,这都无关紧要。卢武铉跳崖的惨状时时浮现在文在寅的眼前,李明博拒绝认罪,并要求上诉,会更加激起文在寅心中的怒火,李明博很可能在二审中予以重判,或者检方还会增加罪名。毕竟现在民众的支持率对文在寅总统并不构成威胁。

谢邀,朴槿惠李明搏巳经是文在寅手上的橡皮泥,想捏成什么动物就捏成什么动物,没有一点脾气,朴槿惠巳经变成了老油条,不签字,不出庭,不上诉,韩国大法院和检察院拿她没有一点办法,朴槿惠就用这样无声的反抗让文在寅领教了韩国第一位女总统的历害,李明搏则紧步其后尘,先是老老实实接受审判,谁知一审就判了15年,老谋深算的李明搏也开始变得像朴槿惠了,联合起当事人双方向检方提出上诉,问题是提出上诉能起到什么作用呢?二位前总统巳经是现任总统帖板上的一块肉,想怎么切想怎么剁都由不得自己作主,况且当事人对方三星集团本身就是李明搏起家的公司,是李明搏一手靠小作坊打造起来的公司,和青瓦台总统联糸在一起怎么说也难脱干系,李明搏现在仅仅是一审,离二审,三审还遥遥无期,文在寅最恨的其实就是李明搏,对自己恩师卢武弦的情褚全部都发泄在李明搏身上,项庄舞剑意在沛公,文在寅以后有何动作,还会使出何种招数,李明搏前面的路,是非常凶险的。


感谢您的邀请!李明博案的当事双方都提出上诉是指被判15年徒刑的李明博不服提出上诉;另一方是指负责调查李明博的首尔中央地方检查厅不服法院对李明博的判决而提出上诉,二审中李明博他不可能会翻案的。文在寅为什么这么大的劲头抓住李明博、朴谨惠不放呢?

当年朴谨惠的父亲朴正熙执改时,文在寅因为参加反对朴正熙的活动而被捕住监狱;在李明博下台后韩国竞选总统时,由于李明博与朴谨惠是同一党派大国家党,文在寅认为李明博给予了朴谨惠极大的帮助所以他落选了;李明博的前任总统卢武铉与文在寅的友好关系,卢武铉非常器重并培养了文在寅,卢武铉跳山崖自尽后,他的遗书就握在文在寅手中,他的死就是政治陷害是李明博逼死的,所以公与私都体现在了现任总统文在寅身上,他不会就此罢休的,他还要揪住李明博的小辫子不放,深挖洞广积粮,不搞出个名堂来就不配当这个总统。李明博想翻案绝对难上难!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