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緣起:用專業的精神,

八有內涵的學術卦

「明清史研究資訊」的運營君曾經是個想把板凳坐穿的屌絲學術男青年。一不小心從明清史畢業了,踏上了跟學術圈不同的職業道路。草根的情懷是堅韌的,屌絲的世界總有一片自嗨的藍天。曾經滄海難為水,運營君心裡始終有些割捨不下明清史,喜歡聽讀書的朋友們聊學術圈的八卦;喜歡逛逛豆瓣、卓越、書店,看有大佬們又出了哪些書;看到有意思的講座,也會穿得像個傳銷人員一樣回學校湊湊人數……

突然有天,我摸著自己日漸膨脹的叉腰肌,覺得可以做點什麼。既然自己這麼八卦,不如八卦地專業點好了。八卦是人的天性,不如用專業的精神,八有內涵的學術卦。我顫顫巍巍地跳進了微信公眾號這個坑,開啟一場學術自媒體之旅!

2

明清史1.0:

一個人尋找許多人

借用互聯網的概念,我將一開始的探索稱之為1.0階段,這個時期的賬號,是通過運營君自己對於優質學 術內容的理解及傳播,來聚集興趣相投的人。我並不知道自己的這個探索會得到怎樣的反應,也不知道自己能走多遠,在整個1.0階段都沒發「硬廣告」拉人關注。我相信能打動自己的文章,也能打動別人。讓特定專題的文章在社交網路傳播,用最簡單的方式吸引最純粹的讀者。1.0階段,自己每天最開心的事情,就是在後台去認人「快看,某某也添加關注了。」能得到師友們的認可,為大家分享一些有價值的學術內容,是做這個賬號最大的快樂。

3

明清史2.0:

微信群信息流導出

2014年年底,公眾號的粉絲人數已經過了3000。賬號渡過了自己的幼兒期,我覺得可以玩點東西了。於是,拉了幾個朋友成立了「明清史研究資訊」微信群。基於QQ群時代的經驗,我對即時聊天環境內建立的興趣群,並不敢抱特別大的期望。跑馬圈地易,生機長續難。

因此,我們把這個群定位成高門檻、小眾化、青少年學霸聚集的小社群。Notice,這是一個線上社群,而非普通的聊天群。在現實中,群內成員已經有一定的聯繫、共通的知識基礎、一致的行內準則。大家藉助微信來打破地理空間上的隔閡,讓交流更便捷。

通過微信群來實現人與信息的聚合,這個是可以預見的價值。因為這個微信群,我們第一次發現在日本、美國、歐洲還有這麼多學習明清史的同好在,國內不同學術脈絡下修習的學友們,可以聚在一起「你方唱罷我登場」、進行「波浪式交流」了。也是因為社群屬性,大家玩起了明清史的內部遊戲「編里甲」。某天晚上一經人提起,大家便熱熱鬧鬧開始實驗,編了11個甲。我們切身感受到了里甲制度編排的運作機制問題,讀讀研究里甲制度的文章,別有一番收穫。

高門檻的小社群容易保障交流的專業化程度。大家的交流涉及白銀貨幣、新清史、歇家研究、域外與中國等話題,討論的內容既有洞察力又有青年學人的銳氣,讓我們自己都為之詫異。

處在強大的學術信息流包圍中,我們就會去思考如何讓這些信息的價值被更多人認識到。這個時候,

原本相對獨立的微信公眾號、微信群可以「來電」了。我們將微信群討論的優質內容導流,在微信公眾號上發布出來,傳遞給有興趣的朋友一起看。這一階段,我們稱之為明清史2.0,嘗試「微信群+微信公眾號」來構築運營新模式,以線上社群交流,推動內容自生產。在明清史2.0思路的主導下,我們開設了日知錄、尚書坊、田野記、微史學等有特色的欄目,自產自銷,自娛自樂。

4

明清史3.0:紮根讀者,

讓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

從邁入2.0開始,我們就感覺到這只是其中的一個階段,而不是終點。什麼時候開啟3.0,又或者說3.0我們要做什麼,我們不停在思考。我不敢說已經完全想清楚3.0要做什麼,但願意跟梳理下從1.0到如今,自己想清楚的問題。

1

微信熱文VS學術論文

就像大家看到的一樣,明清史研究資訊高度依存於微信生態系統。我們的內容可以是學術導向的,但我們生存的技術環境卻是微信的大生態。越往前走,就越會感覺到二者之間的張力。

學術論文是需要沉浸式閱讀,微信文章看重碎片式閱讀。學術論文基於實證研究而形成,尤其是對於強調史料、論證、邏輯的歷史學,對於細節的考證、邏輯鏈的重視,有時候更甚於一個漂亮的結論。而微信作為碎片化閱讀的代表,要求短時間內獲得文章的觀點,這個觀點需要有極強的辨識度、有被大眾迅速被吸納的可能。學術論文可以不用考慮傳播層面的問題,但微信文章的質量跟傳播是高度相關的。

學術文章要的是「以理服人」,微信文要的是「以情感人」。學術文章會希望通過嚴絲合縫地論證去以理服人,讓人心服口服,這背後暗含著一種競爭心態,將讀者視為對手。而微信文看重的是情景,是移情,站在讀者的角度來挖掘讀者感興趣的內容,不僅要觸動讀者理性思考的部分,更要觸動他們內心的情感。只有觸動情感,讀者才會願意在朋友圈進行轉發。

純粹的學術論文並不一定適合微信的生態環境,既有的學術期刊模式已經可以滿足學術論文生產-閱讀的需求。在微信上發布學術內容,我們需要根據用戶的需求,順應微信自身的生態而仔細斟酌。這是我們微信號的基礎,也是1.0以來的堅守。

2

從「二次傳播」到「自產自銷」

將自己定位於資訊平台,也就免不了去做「二傳手」的角色。在這個時代,即使是小小的學術圈每天也會產生海量的信息,將這些信息整理-篩選-歸類-傳播,通過篩選來激活「二次閱讀」,這是一開始我們認同的價值所在。隨著同類的賬號越來越多,從同樣的池子里抽水的管道也越來越多,學術資訊的存量難以滿足眾多「客戶」的需求,這些學術賬號之間不可避免地存在著同質化的傾向。

在紅海里憑藉先發優勢,與後來者進行零和博弈是我們不願意看到的。做賬號是為了好玩,而不是為了競爭,我們想探尋更多的可能性。因此,從簡單的「二次傳播」轉到「自產自銷」在我們看來是一個必然的趨勢。接下來的問題就變成,如何實現自產自銷?走到這一步,我們實際上踏入了一個沒有經驗可以借鑒的境地,每一步都是全新的,而每一步都能讓我們收穫一點探尋未知世界的樂趣。這是2.0的意義所在。

3從「學術媒體」到「學術圈自媒體」

將我們稱為「學術自媒體」有些過了,1.0的階段我更像是一個「學術媒體」,到了2.0的階段,我們開始加入一些原創的內容,才有資格在概念上混入「學術自媒體」。那麼,3.0我們該做什麼呢?我們的回答是「學術圈自媒體」。

學術圈不僅僅是一個空泛的概念,這裡有碩學大儒傳遞自己在探索知識中的智慧與洞見,也應該能夠傾聽那些蹣跚學步人的困惑與迷茫;大家能駕輕就熟地去寫看得懂的人越少越好的專家文章,也能將自己牛逼閃閃的發現,用說書人的方式講給普通的愛好者聽。

如果你還記得古希臘的荷馬是一個講歷史的人,如果你還記得歷史學的傳統是講故事,我們可以做的事情還有很多。

1紮根讀者,讓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

3.0我們希望紮根於我們的讀者,去用心傾聽讀者的需求。我們會藉助公眾號已有的平台,眾多讀者對我們的信賴,與大家一起創造一些內容,發掘更多的自我價值。我們希望「紮根於讀者,讓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讀者與內容生產者之間不應該存在鴻溝,束之高閣的學術內容也可以用更為貼近讀者的語言來表達。

2保持學術生態多樣性

有人建議我們將「明清史研究資訊」改名為「中國史研究資訊『,這樣可以彙集更多的資訊,也更容易增加粉絲關注。經過認真考慮,我們沒有選擇這樣做。相對於粉絲量的快速增長,我們更願意看到的是學術自媒體生態的多樣化,我們希望有更多的斷代史、專門史開闢專業賬號,這些賬號之間彼此競爭、共同探索學術信息與學術社群發展的可能。我們不止希望自己長成曠野中的一棵大樹,我們更希望自己能成為森林生態中的一部分。

3做為信息傳播試驗田

在互聯網時代,人與信息均存在高度的流動性。設想我們有一個穩定而封閉的模式有些不切實際,我們將明清史研究資訊視為一個學術信息傳播的試驗田。我們歡迎更多對於學術信息傳播有興趣的朋友,一起加入我們的團隊,或者將自己的想法、創意告訴我們,通過我們的平台去做一些有趣的試驗,來幫助自己思考信息與人的關係。

設定這樣的目標實際上對於我們自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明清史研究資訊」運營團隊是個開放的team,我們始終希望聚合更多有想法、愛歷史、願折騰的朋友,一起來建設我們自己學術社群。

從1.0到3.0,我們的方向始終未變,迭代不是對之前內容的否定,而是為了讓「明清史研究資訊」擁有更優質的內容、更豐富的內涵。明清史3.0自然也不會是終點。

世界在變,你我在變。這一波移動互聯網的浪潮,極大地拓展了我們關於「信息與人」的想像力。學術的核心價值包含著對未知世界的探索,我們想隨著新技術的浪潮,扛上滑板去浪里折騰一番;學術是一個生態系統,這個生態系統里有大樹也有小草,有綠葉也有枯木,有種子也有真菌,我們想用自己的方式給學術生態帶來一些有趣的東西。

Anyway,趁年輕,多折騰。

出埃及記

2015年6月16日

彩蛋來了

我們將發布過的數百篇文章精選精排,製作成1000多頁的電子書。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