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博物館,有一件王安石的書法作品,這可是國寶級的文物。就算是過了千年的時間,王安石的這幅作品依然讓人叫好,裏邊的筆畫龍飛鳳舞。但是這部作品卻被人詬病,受到了很多人的攻擊,但這始終是一副優秀的作品,在後世大放光彩。

  這副書法名叫《宋王安石書楞嚴經旨要卷》,是上海博物館的鎮館寶物之一。王安石在歷史上很出名,不僅詞寫得好,而且還是有名的變法風雲人物。只不過王安石提出的變法太超前了,頑固派根本就理解不了,所以一直在打壓王安石。就算是皇帝想支持他,但因爲形勢嚴峻,王安石經歷了兩起兩落。本來能夠讓宋朝煥然一新的變法,在王安石去世之後,既然成了兩大派系鬥爭的工具。

  王安石的晚年生活在金陵中山,這份作品是他去世前一年寫下的,對佛教來說非常的重要。如果是末法年代,最先消失的就是《楞嚴經》,其他的作品纔會跟着消失。如果《楞嚴經》一直存在着,那就是正法年代。《楞嚴經》是在唐中宗神龍元年進入中國的,它被翻譯成了十卷經書,而王安石的這部書法是選自其中之一。

  剛寫完這部作品之後,王安石想讓皇帝把自己的住所改成寺廟,並請求皇帝賜匾給他。宋神宗對他的感情很深厚,所以是他“報寧”,而這座寺廟就是“報寧禪寺”,因爲王安石號半山老人,所以又被叫“半山寺”。到了晚年的時候,王安石已經心灰意冷,他把所有的心思都沉浸在佛學之中。之所以抄寫了這份經書,不過是想在心靈上尋求一份安靜罷了。王安石並沒有把這份作品炫耀出去,只是藏在了半山寺中,卻依然被別人爭議不休。

  首先是蔡絛,他公然把王安石和司馬光的書法做對比,並且批評王安石的字跡不規範、端正,明人趙宧光嘲笑王安石的作品像是急急忙忙寫下來的。更有甚者,葉夢說王安石的字寫得斜斜扭扭的,一點都不規整,對他的詆譭意思非常明顯。

  這裏邊主要的原因還是王安石變法得罪的人太多了,就算是過去了幾百年,後人依然不能夠理解他。我們大多都有“字如其人”的觀念,所以就根據王安石的作品來評價他,認爲他做事很急躁。不過事隔千年,王安石現在的形象已經變得非常好,而他的作品也得到了大家的認可,這份留下來的書法作品是當之無愧的國寶。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