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这是发射原理完全不同的两种武器,火箭炮也叫「火箭助推榴弹」,其弹药本身是带有动力装置的,而无后坐力炮就是一种火炮,发射原理跟传统火炮差不多,弹头的动能是来自于发射药爆炸后产生的推力,但是现在的火箭炮跟无后坐力炮已经不能仅仅以此来区分了,因为现在很多单兵火箭炮弹药上的火箭推进装置在出膛后就已经不再工作,其火箭发动机的工作时间是很短的,大概只有零点几秒,只在炮弹还在发射筒内时工作。

所以,如果仅仅依靠发射后的炮弹是否带有动力装置来区分火箭炮跟无后坐力炮是行不通的,而是可以从这个方面上去分辨:即火箭炮的炮弹不需要特定发射器具就可以独立发射,比如大家107火箭炮,这个大家应该都很熟悉了吧,其炮弹可以直接在地上垫起来发射的,如下图所示;而无后坐力炮则不行,如果没有发射装置约束弹道,无后坐力炮炮弹独立击发后就会无规则的乱飞,根本不能发射出去,就跟子弹没有枪膛约束直接击发时会崩飞一样。

▲107火箭炮无器具发射

还有一点,由于火箭炮炮弹是自带动力装置的,发射筒起到的作用仅仅是固定发射弹以及收束喷气尾流,所以通常来讲,那些单兵携带型的火箭炮炮筒其实都是由一些轻便廉价的材料制成的,比如玻璃纤维,但是无后坐力炮则不同,炮弹的发射药是要在发射筒内爆炸做功的,因此对于筒壁会有一定的作用力,所以无后坐力炮的发射筒都是钢铁制造的,具有更强的抗压性和抗烧灼性,而且炮筒甚至还带有膛线,如下图所示:

▲带膛线的无后坐力炮发射筒

最后再说一下,一些无后坐力炮发射的增程炮弹也是带有火箭发动机的,比如经常被弄大家混的RPG-7无后坐力炮,大家习惯于把RPG叫做火箭炮,其实这是错误的,虽然它的炮弹上面也带有火箭助推发动机,但是这火箭发动机仅仅是用来增程用的,即在炮弹发射出去一定距离后,发动机才会启动,而炮弹在发射筒内的发射仍然是依靠击发爆炸的发射药,所以仍然RPG-7是无后坐力炮而不是火箭炮。像155神教这样的榴弹炮发射的增程炮弹也带有火箭发动机,难道你把这货也叫做火箭炮么?明显不行是吧!

▲RPG-7无后坐力炮


火箭筒和无后座力炮在外观上看著很相似,都是一个筒子发射,但是实际上两者之间有著巨大的差异。

无后座力炮属于炮,这从其名称也可以看出来,所以其原理也是火炮的原理。无后坐力炮发射时是发射药快速燃烧爆炸,产生的动能推进炮弹飞出炮膛,然后速度开始衰减,直至最终命中目标而引信爆炸,和普通的火炮炮弹是非常类似的。但是无后坐力炮并没有采用常见的管退方式来吸收发射时的巨大后坐力,而是通过一个尾喷口来将发射药燃烧产生的燃气泄出,以此来抵消后坐力。所以相对而言,无后坐力炮结构更简单,几乎只有一根炮管。

但是火箭炮就不同了,火箭炮发射的是具有火箭发动机的炮弹,能自身工作来推进弹药的飞行,在发射之后火箭发动机还是在继续工作的,所以飞行过程中依然是具有动力的,而无后坐力炮在发射后是没有装置来继续提供动力的。

因此像无后坐力炮,没有发射筒时是无法发射的,但是火箭炮就不同了,火箭炮的筒子更多的是包装以及定向的作用,脱离发射筒依然可以使用,比如我军就有107毫米火箭炮炮弹脱离发射器使用的做法,换做无后坐力炮就无法实现了。


不是,有区别,而且有很大区别。

我们举个例子,很多人经常都会说的RPG-7火箭筒,这玩意其实不是火箭筒,也不是火箭炮,它是无后坐力炮。

无后坐力炮经常和火箭筒这类东西被搞混。但是其实要分辨这些东西很简单。

火箭筒,火箭炮发射的炮弹,你如果单独拿出来,他是能够发射的。但是无后坐力炮的炮弹单独拿出来点燃,你只会看到火药在燃烧,弹头不会移动哪怕1厘米。

对应的是,美国二战时期的「巴祖卡」火箭筒,它的炮弹拿出来就可以当作诡雷使用(实际上很多时候美军士兵就是这样做的)。

现在很多反坦克筒子的原理是通过无后座力炮的工作方式将炮弹打出去,然后炮弹自带的火箭发动机再工作,这个时候就要分辨到底是无后坐力炮还是火箭筒,因为门道太多,其实很难分辨。


火箭炮和无后坐力炮的本质区别是发射原理不同,火箭炮的发射装置只起到导向作用,不用承受多大的膛压,因此可以做成开放式的发射架或薄壁筒子。无后坐力炮的炮管和炮膛要承受一定的膛压,所以必须用钢管制造。

简而言之,火箭弹是靠自身向后喷气飞出去的,无后坐力炮是靠一坨火药爆炸把炮弹崩出去的。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