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ic是一位汽車工程師,一個上小學二年級8歲男孩的父親他們的家庭生活會有什麼不同嗎?

其實Eric和其他父親也沒什麼區別,當然每個父親都關心自己的孩子,尤其關心孩子的身體健康和安全,這不,父親正為孩子上學路上可能發生的情況苦思苦想呢。

Eric想到了孩子上學路上可能會貪玩,因而上學遲到,被老師處罰,因而耽誤學習(Eric認為發生的可能性較大,他選擇發生度O=5或6);也想到了路上有一個馬路需要孩子橫穿過去,發生交通事故的可能性也有,當然不是很大(Eric認為發生度O=3或4)。當然還有其他可能發生的事情,但發生的可能性都非常小(Eric認為發生度O=1或2),所以不再考慮。

接著Eric分析,上學遲到是一件風險不是很大的事情,僅僅影響學習而已,他將風險係數確定為S=4或5,而發生交通事故的確是個大問題,父親將風險係數確定為S=9或10。

接下來Eric開始尋找對策,如何不讓上述情況發生或一旦發生後損失最小,當然最好的辦法是父親每天送孩子上學,可是Eric因為工作原因做不到這樣,最後Eric想出了辦法,他每天寫一個紙條讓孩子交給老師簽字,這樣Eric就可以監控孩子每天是否按時到學校(Eric認為探測度非常高,確定D=3或4);Eric為孩子選擇了一條可以不橫穿馬路的上學路徑,從而使發生的可能性降的很低(Eric確定新的發生度為O=1)。

孩子不解地問父親為什麼這樣做?Eric神祕地告訴孩子他的這種方法是汽車行業非常流行的潛在失效模式及後果分析(英文簡稱FMEA),孩子不以為然,但還是按照父親的辦法執行了。

Eric還關心的是孩子的學習成績,因為沒有時間照顧孩子,便為孩子每次考試成績做了曲線圖(Eric告訴孩子這叫X-R控制圖,是統計過程式控制制SPC的一種),孩子不明白,問父親這圖有什麼用,Eric告訴孩子可以用來監控學習成績的變化,以便及早做出預防,比如:有超出控制限的點或連續幾點上升或下降,都需要作出分析,找原因。

孩子笑了,問父親:「如果連著上升不就說明成績變好了嗎,還分析什麼」?Eric嚴肅地告訴孩子,即使連續上升也要分析,分析的目的是找出變好的原因,以便形成標準並加以鞏固,孩子似懂非懂地點點頭。

孩子的課外活動也是Eric所關心的,有一次學校讓每個孩子做5個手工製品參加競賽,學校給了製作標準,要求週五上交。孩子做好了一個,並要繼續做下去,卻被Eric制止了,他告訴孩子先別急著繼續做,明天先拿這個給老師檢查一下,合格後再繼續做後面的4個,孩子笑話父親太小心謹慎了,父親同樣嚴肅地告訴孩子,這叫做產品和過程批准(英文簡稱PPAP),小心使得萬年船。孩子按父親的教導去做了,果然孩子的作品獲得了成功,而同班的卻有幾名同學因作品不合格被取消了參賽資格,這次孩子終於開始佩服父親了。期末到了,小傢伙因為在各方面的出色表現被老師表揚,當老師和同學要求小傢伙說一說成功的經驗時,小傢伙本想把父親教他的什麼FMEA,SPC,PPAP好好宣傳一番,可由於興奮,竟然一點也想不起來,最後只好說:「因為我爸是個汽車工程師。」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