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說結論:隋朝滅於貴族反撲,確切說是關隴貴族集團。詳說如下:

說到南北朝到隋唐歷史,避不開的一個權力集團就是關隴貴族集團。這個軍事貴族集團興起於北魏,成型於西魏。西魏八柱國、十二大將軍就是他們的核心。宇文、楊、李、獨孤,這幾個姓氏是不是很眼熟。不錯,後周的宇文家、隋朝的楊家、唐朝的李家、出皇后專業戶的獨孤家都是關隴貴族的核心圈子。

關隴貴族集團的支持,把宇文家和楊家先後推上帝位。隋文帝楊堅上位後特別倚重關隴貴族,大家利益關聯,互相聯姻,關係融洽。

但是到了隋煬帝楊廣的時候,他對關隴貴族的超然勢力就看不過去了。因為關隴貴族的勢力對皇權威脅很大,所以他就扶植山東新興貴族,以削弱抗衡關隴集團。推廣科舉,複製寒門士子,以減少貴族官員。這就造成了楊廣與關隴集團的對立。

瓦崗軍造反頭子李密就是關隴貴族的一員,李淵父子更是關隴貴族的。李淵是楊廣的表哥,李世民是楊廣的女婿。這就是老李家和老楊家為爭奪關隴集團家產大打出手嘛。

當然了,也出現了王世充、竇建德、宇文化及、李子通、杜伏威等造反。王世充、宇文化及、竇建德都是隋朝官僚,嚴格算起李子通和杜伏威算農民造反,但都被李淵早早就滅了。滅隋主力還是老李家。


隋朝的滅亡是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但是絕對不是李唐王朝所描述的那樣。一方面,隋朝的實力超強,經濟、軍事、政治、人口等各方面遠超後來的唐朝,且隋煬帝文治武功都極為優秀,並非後世所描繪的無道昏君,行科舉,建立三省六部制,開鑿大運河,遠徵突厥、高麗,樁樁件件都是千古一帝的功勛,「聖人可汗」之名並不是浪得虛名。但是隋朝的滅亡也不可能是無緣無故的,主要原因歸結於四個字「濫用民力」,隋煬帝做著千古一帝的工作,但是過於急躁,把幾代人的事壓在了一代人的肩上,超過了國家的承受程度,導致了國家的崩潰,百姓紛紛揭竿而起,結果身死國滅。與此同時,隋煬帝推行的一系列政策損害了北朝門閥勢力(關隴軍事貴族)的利益,招致了關隴軍事貴族的反撲(李唐的建立就是其中的代表),但是這只是次要因素。


謝邀

隋朝的滅亡不像歷史書上說的亡於楊廣的暴政,有很多方面的原因。最大的因素就是關隴貴族的反撲。隋文帝楊堅就是靠氏族起家的,文帝楊堅年間就頒布了科舉制度,但文帝知道貴族子弟都是靠父輩餘蔭在朝做官的,所以科舉不敢大力推進,文帝自己背靠楊家拉攏李氏宇文氏分獨孤氏準備徐徐圖之,但是到了楊廣手裡政策由保守變成激進,使得文帝期間還算和諧的關隴貴族全部都站在隋朝的對立面,而楊廣可以說是年輕氣盛,想接山東江淮氏族抗衡關隴氏族,但是玩脫了,幾年就敗光了楊堅幾十年的家業。


楊廣是君子,沒有鬥不過權貴。科舉是個導火線,一個窮光蛋通過科舉制度就能管制權貴,讓窮人當家做主,成何體統。上古等級森嚴,權貴各霸一方,雄踞割據,窺視天下,一旦那一天,亂臣賊子齊翻臉。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