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自清《春》文本解读

文/罗晨益

「盼望著盼望著,东风来了」文章的一开头就用反复把我们带入了春天的情境之中,没有丝毫的保留,就这样直接地抒写对春天的渴望。那么是谁在盼望呢?作者并没有说,当然我们都能毫不犹豫地回答是作者在盼望。问题是,这里是一个什么样的作者?是一个什么年龄的作者?通过反复的诵读我们能体会到,这时的作者不是30多岁的青年人,而是一个小孩在呼喊对春的渴望和惊喜。因而两个「盼望著」的前面不能再添加任何主语的,加一个「我」字,韵味顿时。这也许就是中国山水画当中的以 「空白写意」。

接著,作者用了一系列的拟人化静为动描绘春天到来时万物复苏的情景。「山」朗润起来,「水」涨起来,太阳的脸「红」起来。

教材里对「朗润的解释是「明朗」「润泽」,那么什么样的山才会突然变的明亮起来呢,?当然不是石头山,不是黄土高坡上的山,而是江南的山。只有江南的山才是青树翠蔓,草木生绿。是这耀眼的绿色让这山一下变得明亮、清朗。这样的山上,还有著潺潺的溪流,在春的照耀下流动弥漫,它们是山的 「皮肤」,皮肤因为有水的滋养而变得润泽。

最奇怪的是太阳的脸红起来了,「起来」是一个过程,太阳开始变红了,那么太阳的脸何时不是红色的呢?太阳有绿过吗?既然太阳的脸一直是红的,为什么要用一个「起来」呢?

如果我们非要给太阳找一种另外的颜色那只能是「黑色」。只有阳光在「划破」黑暗的时候,才 会慢慢「红起来。所以一个「红起来」,实际上是在写初升的朝阳。而朝阳又和春天一样,是最富有生命和活力的东西,因而,这里的三个比喻选取的的都是最富有生命气息的事物,写出了春回大地的场景。

接下来写的是春草图。写春草的文字和诗歌比比皆是。 「草」是春的使者,我们总是通过草的踪迹追寻春天的足迹,当我们偶然看见院子里的草坪,山间的小路变绿的时候,我们意识到春天来了。 但是,我们对草的感觉往往首先是「面」,我们先看到的不是一根草,而是一堆草。所以,描写春草的诗句虽然很多如:「浅草才能没马蹄」「,「燕草如碧丝」,「草色遥看近却无」。但这些诗句都只是从宏观的视角描绘草的特点。

但朱自清笔下的草很特殊,一句小草偷偷的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成为名句,不仅仅是因为化静为动,写出了小草的坚强。其特别之处在于的这一句对草的「细节描写」是著眼于一个「点」。

我想这时候作者一定是在草丛中蹲下身子,凝神细看,才蓦然发现那枯黄之中的「才露尖尖角」的点点新绿。小草破土而出的艰难被朱自清深切地感受到了。所以才用一个「钻」字来写尽小草的顽强。这个「钻」字,是天、地、神、人四方一体聚集的环舞,而朱自清的」春天」也是在这样一个精妙的文字当中得以出场。

接下来,作者站起身,放眼望去,才感觉到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这样由点到面的写法,更是体现出了春草在作者眼中的独特魅力。如果两句话位置一换,这种感觉也立刻就消失了。

这样一大片一大片的草,是柔和的安静而惬意的。

所以作者笔锋一转「坐著、躺著、打几个滚….」捉几回迷藏」。一下打破了这种宁静和祥和,但这种打破不是破坏性的,而是在这种静态当中融入了动态的活力,为春之宁静注入春之活力,充满生机。同时这种活力又是淡然而含蓄的,不同于夏天的热烈。最后,作者以一句「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复归到这种宁静。这种宁静之下,却又是活力与生命气息的流动。由静到动再到静,不是简单的回归,而是相互交织,圆融一体。

草是春的先行者,那么花,则是春的象征。春花烂漫、争奇斗艳,是春天勃勃生机涌动的最高处。因而一开始,作者又连续用「你不让我,我不让你」的反复来直接释放这种气息。这里,没有任何的蓄势,和开头两个「盼望著」一样,都是直抒胸臆,以情写景。要的就是以浓烈的情感带动最蓬勃的生机。满眼烂漫的山花迷乱了作者的眼睛,红的、白的、粉的。。。让人应接不暇。

沁人心脾的花香也久久不散。但这里作者却不说「香」而是用了一个「甜「字来写花之味。我觉得不是一个简单的「通感」就能解释的。关键是为何此处作者要同感呢?我想,作者此时一定是在花丛中,深深的呼吸,一口一口的尽情的呼吸和享受著,但香气是「嗅觉」它诉诸鼻子,无论如何呼吸,这样的香气总是停在表面,因而是留不住的。但明知道留不住却还要贪婪地呼吸,想把这香气吸进心田融入灵魂。因而,这种感觉不是一个「香」字能道尽的。

「花里带著些香味」是写不尽作者无尽的贪恋的。在这无尽地贪恋之中,在一口一口深情的呼吸当中,花香从鼻端沉浸进心灵深处的,闻花香而心愉悦,两钟感觉交融汇聚,无分彼此。因而,只能用一个「甜」字才能写出如此复杂的受。

但这,还不够。这样的香气,这样绚丽的色彩怎能不让作者浮想联翩?就如同我们看到厨房里鲜活的鲤鱼,红的发亮的牛肉,我们的脑海里总是回浮现出那香喷喷的清蒸鲤鱼,红烧牛肉。

所以,闭眼伫立,树上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作者对花的贪恋也在这一闭眼当中更进一步。但只有绚丽的山花还写不尽春的喜悦。所以,蜜蜂的一闹,打破了作者的宁静。又是一次巧妙的动静交融,春天的生机和活力到达了极点。

在春花图这里,作者浓烈的情感达到了顶点。如若继续用这种直抒胸臆的抒情,情感就会如电筒的光芒一样,由聚而散。所以,作者的情感瞬间收束,以一句淡淡的「吹面不寒杨柳风」开始描写春风。

作为全文中唯一引用的古诗,它的目的并不是借古人之笔,描绘春景。事实上,对于朱自清这种大家而言,若引用他人之句绘景言情,效果往往是负面的,用它人的遣词造句,会破坏这篇文字所构建的「世界」,只属于他的「世界」。(按德格尔在《艺术作品的本源》中的观点,艺术作品就是建立一个世界,当然这个世界不是静止的,是「天地神人」四方环舞的生成)。

因而这句引用,其实起到的是一种情绪过度的作用,引用外在之笔来嫁接热烈和舒缓的情感,既不破坏自身世界的圆融,又不至于使这种情感的转换变得突兀。若把「吹面不寒杨柳风」去掉,变为「春风像母亲的手抚摸著你」则变得异常生硬,破坏了这种整体性。

有了春风图的淡雅,再写春雨的迷蒙就顺理成章了。牛毛写春雨之密,花针写春雨之亮,细丝写春雨之细。如此的迷蒙才让屋顶变成了「薄烟」。烟与雾经常连用,但却比雾多了一些轻盈和灵透。以薄烟写春雨甚是体现出春雨之微茫、朦胧。春的蓬勃的活力方佛在刷刷的细雨中被冲洗、平复。

但就在我们的心情随著蒙蒙细雨变得宁静时,作者又突然在一片迷蒙中加入了新的色彩。一句「树叶却绿的发亮」承接上文,自然地带出了「小草儿也青地逼你的眼」。

一个「逼」字放在这样空灵的环境中,甚是碍眼。给人以一种紧张感。但细细思量,却足见作者用词之精。小草逼你的眼,实际上是说草绿的刺眼。但在这里,作者却没有用刺,而是用逼。「刺」本义就是靠近然后伤害。刺,首先就得靠近,无论刺刀还是刺眼,都是在靠近你,然后伤害你。逼虽也有靠近之意,但更强调的是那种「不可抗拒」之感。小草为什么的绿不可抗拒,因为它的绿是朝气蓬勃的生机的体现。但这种不可抗拒同时又是柔软的,细腻的,没有一丝的「戾气」。是春的活力,是春的召唤。

春之美在于景,但也离不开人。因为人是春天活力和生命的见证。没有人迹的森林和荒山再美也毫无意义,所以王阳明才说:「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没有了人的激活,就只剩下一堆空旷的物,那只是单纯的的数量的堆砌,而没有春天、没有「世界」之在场和涌现(就如同「家」这一概念不是一个房子和家具的简单堆砌,家是在饭菜端上桌子,在父母的钥匙透进门孔时才得以被澄明和照亮」)。人是对春之领会者,花、草、雨、风四方的欢舞因人的领会才得以圆融。

最后,作者以三个简单的比喻短剧收束全文。让情感戛然而止,却又余音绕梁。

可以说这篇《春》字字可品,句句可读,它不是简单的借景抒情,而是让朱自清世界得以出场的一件珍贵的艺术品。

作者:罗晨益,四川省宜宾市沙坪中心校顺南学校初中语文老师。此文刚刚获得语文教学通讯征文二等奖。


推荐阅读: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