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根據教育部通知,共撤銷了多達四百多個專業,涉及到多所大學,其中這些被撤銷的專業主要都是傳統的專業,由於受就業等多方面影響,不再適應新時代的要求,最後不得已才裁撤。

而與之同時,今年又新增了一大批新的專業,有增有減,體現了一種滾動式管理。那麼,這種頻繁的新老專業更替,對未來即將參加高考的學生來說,應該如何應對呢?

一、我們先來看撤銷的專業

教育部在本次本科專業撤銷的事情上,態度非常堅決,對很多大學不符合辦學要求,以及不符合市場需求的專業,堅決予撤銷。

我們從撤銷的專業名單上來看,很多都是很老的專業,譬如撤銷最多的服裝與服飾設計專業,撤銷這個專業的大學多達17所,而服裝這個專業不再被需要了嗎?顯然不是,衣食住行是跟大家生活最密切相關的,而且現在大家對穿衣比以前更講究了,不再是以前那種穿暖即可。

那麼,對於大學來說,開辦這個專業自然要擁有一定的實力,而目前開設這個專業的大學並不少,但真正有實力的大學卻是屈指可數,譬如東華大學,北京服裝學院,江南大學等,其它很多大學的服裝專業師資配備、學生就業前景並不理想,於是這次撤銷的也正是這些大學。

而這次被撤銷最多的專業分別是:

服裝與服飾設計(17所)、教育技術學(13所)、信息與計算科學(12所)、產品設計(11所)、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11所)。這些專業裏,部分專業屬於就業並不看好的專業,而之前很多大學可能屬於跟風式的上了這些專業,最後卻沒有條件繼續辦下去。

對於大學撤銷專業,自然是去僞存真,不適宜的自然可以撤掉,留下的纔是精品。

二、我們再來看新增的專業

這次新增專業數量衆多,多達一兩個,而根據統計,這次新增備案本科專業最多的幾大專業如下:

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196所)、機器人工程(101所)、智能科學與技術(96所)、智能製造工程(50所)。

新增審批本科專業最多的是:

人工智能(35所)、網絡空間安全(25所)、會計學(13所)。

從上述的情況來看,目前各大高校新增的主要是以人工智能、大數據、互聯網等爲主,而這些專業跟目前教育部倡導的新工科專業非常契合,符合國家政策要求。而目前市場上,大家對人工智能、大數據以及互聯網等非常看好,市場需求也很多。

對這次新增的專業,教育部對各高校提出了明確要求,要求各高校要加強對新專業的建設和管理,突出社會需求,根據自身條件,合理控制招生計劃。同時,不斷提升專業水平和內涵,切實保證人才培養的質量。

三、撤銷專業和新增專業,對學生的影響

不管是撤銷專業還是新增專業,對學生肯定是有影響的。

首先,說撤銷的專業

撤銷的專業,對於目前正在這個專業裏學習的學生來說,無疑是一種心理上的打擊和刺激。最淺顯的道理就是,這個專業可能不好,纔會被撤。雖然不全是,但至少也會有這種心理暗示,這樣會增加這些專業在校生的心理負擔。

而對於即將參加高考的學生來說,看到撤銷專業的名單後,在高考填報志願的時候,也會特意留意這些專業,有的家長或學生會盲目的躲開這些專業,哪怕是某些專業裏的王牌院校也不在考慮範圍之內。

其次,說新增的專業

今年新增的這專業,是最近幾年非常熱門的專業,特別像人工智能、大數據等,這才導致了很多大學爲了緊跟市場需求,一窩蜂地開設這些專業,不管辦學條件是否已經具備。

對於即將參加高考的學生來說,幾乎大部分學生都想學熱門專業,覺得未來前景看好,好就業。那麼,在高考填報志願時,容易造成扎堆,這樣錄取分數線自然水漲船漲。

那些分數並不高的學生,也想學這些熱門專業,勢必只能選擇學校實力相對一般的大學。而這些大學,雖然新增了這些專業,但未必擁有很好的辦學條件,這樣學生入學後,在培養質量上自然大打折扣,未必能夠學到真正的知識。等到畢業的時候,可能就悔之晚矣。

多少年後,這些專業,會不會重蹈覆轍,再次成爲被撤銷的專業呢?誰也說不好。

四、建議

那麼,在對等這些新增的熱門專業來說,學生在填報志願時,一定要慎重考慮,切不可盲目跟風。別說了,在上個世紀的時候,很多人都在說“二十一世紀是生物的世紀”,所以當年一堆學生都去學了生物,最後畢業卻不得不轉行。

我們不能說這些新增的專業不好,可能它們真的是未來發展的最重要方向,但選擇的時候,要根據自身實際情況而定。

如果高考成績不錯,可以選擇到一些學校實力不錯的熱門專業,譬如能夠去清華大學讀人工智能,自然不會錯。但如果成績不是特別理想,最後選擇了某某理工學院的人工智能,可能老師還是臨時招聘的,專業實驗室都沒有,那麼,真的沒有必要追求熱門。

以上純屬個人建議,僅供參考。不知道你們是什麼看法?歡迎交流。

更多更好的教育信息,歡迎長按圖二維碼,關注“教育有故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