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武衛皇后生於漢景年間逝世於徵和二年,名未載,字子夫,謚號思皇后,葬于思後園中國歷史上第一個載入史冊的賢后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擁有獨立謚號皇后。

衛子夫這一生可謂波瀾壯闊,成也巫蠱敗於巫蠱,孝武衛皇后本來是平陽長公主府的一名歌舞姬,當時她的地位很低連帶著自己的弟弟衛青,也是平陽長公主府的一名馬夫而已,這一切直到公元前139年也就是漢武帝建元二年,漢武帝劉徹霸上祭祖途經平陽長公主府作為弟弟的漢武帝,當然也去看望了一下自己的姐姐,平陽長公主也為漢武帝安排了歌舞,在眾多舞女歌女中漢武帝一眼就相中衛子夫,臨幸後漢武帝就將衛子夫帶回了皇宮。

進入了後宮佳麗眾多的皇帝內宮,衛子夫這時候就被淹沒在了其中在長達一年的時間裡,漢武帝似乎也沒有想到自己後宮還有這樣一個人當然傳奇人物自然不會這麼容易消失,這一切的轉機都在建元三年(公元前138年)漢武帝下詔放一些年老的宮女出宮衛子夫自然也在其中,再次見到漢武帝衛子夫梨花帶雨的求武漢帝放她出宮,也許是受不了這樣的梨花帶雨武帝再次臨幸了她,不久衛子夫便懷孕了,漢武帝非常的高興,對她的寵愛也是一日多過一日,在當時這件事情可謂是普天同慶,當時漢武帝已經19歲了,但是依然沒有子嗣於是朝堂上和民間都有著各種傳聞說當今天子不通男女之事,衛子夫懷孕這件事情就順利成章的不攻自破。

衛子夫也因為替皇室生子有功於建元二年被冊封為夫人,地位僅次於當時的皇后陳阿嬌。任何事情也逃不過一個規律盛極必衰,在當時衛子夫有孕,遭到了陳皇后母親館陶公主劉嫖的記恨,據史料記載成皇后陳阿嬌當時為了求子每年大約會花去西漢財政收入的1/4但是換來的都是徒勞無功,她的母親館陶公主劉嫖在漢武帝當皇帝這件事情上出了不少力,有史書記載,漢武帝曾經說過,若娶阿嬌為婦,當以金屋藏之,這就是著名的金藏嬌的故事。

當時衛青因為自己姐姐的關係,在漢宮建章宮當差館陶公主為了給自己的女兒出氣,就讓人綁架了當時還碌碌無名的衛青,這件事情過後衛氏一族可謂是極盡富貴,衛青升任為建章監侍中,公元130年陳皇后因巫蠱之術為廢,元朔元年衛子夫生下太子劉據同年被立為後,武帝下詔大赦天下,太子出生武帝命東方朔寫詩歌而賀,親自指派太傅教其詩文,當時衛青霍去病也屢立軍功不負重望一門五侯更有姐為皇后,弟娶公主的榮耀,當時,流傳著這樣一首民歌:生男無喜生女無怒獨不見衛子夫獨霸天下。

此後的數十年間衛子夫深受漢武帝的信任和後宮眾人的愛戴,所有事情她一個人處理就可以了,只給漢武帝通報一聲就行甚至到了後來連通報都免了。

巫蠱可以說是漢武帝一生逃不過去的一個關,徵和二年有不臣之人誣陷太子劉據用巫蠱之術陷害漢武帝,漢武帝信以為真就下旨殺了太子、衛長公主和衛青的子孫這就是著名的巫蠱之禍。

小結:衛子夫從一介歌女搖身一變成為大漢皇后,巫蠱之亂髮生後,更是以死明志她本身就是一代傳奇,她的弟弟侄子每個人都是英雄,從客觀上來講,衛子夫對於漢朝還是有貢獻的,不負一代賢后的美譽,去過漢武帝茂陵的人,應該都發現了這個奇怪的現象茂陵沒有後陵仔細想想,這也許是漢武帝對於衛子夫的一種無奈的追念與愧疚吧!


衛子夫本是漢武帝姐姐平陽公主府裏的女子,後來成為漢武帝第二個皇后,她的兒子劉據後來也被立為太子,因為衛子夫的發跡,也引出了衛青、霍去病和後來的霍光。

本來漢武帝的皇后是陳阿嬌,那衛子夫是如何取代了陳阿嬌為皇后呢?

陳阿嬌和漢武帝的婚姻是屬於政治婚姻,漢武帝劉徹能被漢景帝立為太子,陳阿嬌的母親館陶公主是出了很大的力,因為館陶公主在漢景帝和竇太后說慄姬和劉榮的不好,說王娡和劉徹的好,劉徹最終被立為太子。

陳阿嬌和劉徹的婚姻,其中又有金屋藏嬌的典故,所以館陶公主才那麼的幫助劉徹,因此劉徹登基後,封陳阿嬌為皇后。

但是陳阿嬌因為她的母親館陶公主對劉徹能登基有功,所以她本人也因功而驕,行事非常飛揚跋扈。

同時館陶公主又非常受竇太后的喜愛,因此陳阿嬌更加的飛揚跋扈。這讓漢武帝非常的反感,無奈因為竇太后那時還在,大權都在竇太后手裡。所以劉徹也沒有把陳阿嬌怎樣!

後來劉徹遇到衛子夫,對衛子夫非常寵愛,漢武帝把衛子夫帶進皇宮後,雖然開始受到一段時間的冷落,但當她在和漢武帝見面時,漢武帝對她的寵愛卻更加深了很多。

陳阿嬌看到衛子夫得寵,威脅到自己的地位,所以就攻擊衛子夫,這讓漢武帝更加厭煩陳阿嬌。

直到後來竇太后去世,劉徹掌握大權,除了他的母親王娡,在沒有什麼人能左右他的權利,在加上陳阿嬌居後位多年,卻一直沒有生育。

最終陳阿嬌被廢去後位,而後立衛子夫為皇后。

衛子夫在歷史上是一代賢后,在後世的地位非常高,同時衛子夫也是第一個擁有獨立謚號的皇后,衛子夫為後位多年,處事得當公正,因此漢武帝的後宮那時沒有出現過大的爭寵妒忌。衛子夫雖無佐君之功,卻有內賢之名,衛子夫雖然沒有薦賢之功,卻有引賢之功。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