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武帝為何逼死了一見鍾情的衛子夫?

說到歷史上一見鍾情的故事,最出名的就是漢武帝和衛子夫的故事。衛子夫是漢武帝姐姐家一名舞女,性格溫柔容貌清麗,漢武帝閑來無事到姐姐家散心,一眼見到才貌俱佳的衛子夫便為其傾心不已,直接領回宮中寵幸。

衛子夫本為公主家奴,做夢也沒想到能得到漢武帝青睞,進宮之後懷著對漢武帝的敬畏之心謹言慎行,這樣更加得到漢武帝寵愛。後來漢武帝的正宮皇后陳皇后因為玩弄巫術被打入冷宮,備受關愛的衛子夫自然就代替了陳皇后的位置成了當朝皇后。

衛子夫又為漢武帝生下長子,更得漢武帝喜歡,不僅兒子被立為太子,就是衛子夫的弟弟衛青和外甥霍去病也都被封為大將軍。當時民間有歌謠稱「生男不必太歡喜,生女不必太悲傷,試看衛子夫,一家霸天下。」傳唱的就是衛子夫為家族帶來滿門榮光的傳奇故事。

如果故事就到這裡,會是「從此王子和公主幸福地生活在一起」的美滿結局,但是歷史這個說書人卻讓人瞠目結舌,溫柔敦厚的衛子夫當皇后38年後卻被漢武帝逼得上吊自盡,一見鍾情的神仙眷侶為何最後反目為仇?就讓有書君帶著您一起走近那段歷史,揭開故事的真相。

一, 漢武帝喜新厭舊,和衛子夫的感情逐漸疏遠。

當初漢武帝在公主府對衛子夫一見鍾情的時候,衛子夫還是明眸皓齒的妙齡少女,一舉手一投足風情萬種牽動著漢武帝的心,隨著年歲的推移,衛子夫漸漸年老色衰,已經無法吸引漢武帝的興趣了。

生為皇帝身邊自然不缺美人,當漢武帝又擁有了年輕的李夫人和鉤弋夫人後,再看衛子夫怎麼都不順眼了。

同樣年老的漢武帝急於向年輕的新寵證明自己的力量,想新人取代舊人坐上皇后寶座,偏偏衛子夫溫柔敦厚善待所有人挑不出毛病,衛家又為漢朝立下赫赫戰功,漢武帝只覺得衛子夫像一根礙眼的刺紮在心口,欲除之而後快,從這點也可以看出漢武帝的薄情寡義,當初為了衛子夫上位將陳皇后打入冷宮,如今為了替新寵掃平道路不惜餘力要除掉衛子夫。

漢武帝雖是一代明君,但骨子裡的喜新厭舊和如今的很多男人一樣,有書君覺得我們也應該理解漢武帝人性中的弱點。

二, 漢武帝忌憚衛氏家族權傾朝野。

前面說過,衛氏家族「一人得道,雞犬昇天」。

在衛子夫得寵時,她的姐姐弟弟還有外甥均被封為高官,漢武帝竭盡所能給予衛氏家族榮耀,當漢武帝對衛子夫的感情冷卻下來,衛氏家族的榮耀就如芒刺在背,前面有呂氏外戚專權的前車之鑒,漢武帝日日夜夜都想著拔除衛氏家族這棵大樹,奈何衛氏家族盤根錯節,再加上顧慮到太子劉據,漢武帝一直也只能隱忍。

但是,當霍去病和衛青這兩位大功臣相繼去世,漢武帝又想立其他子嗣為太子,他就展開剪除衛氏勢力的行動了,皇后衛子夫和太子劉據首當其衝必須先除掉。

三, 漢武帝聽信小人讒言,相信衛子夫和太子一起在宮中施展巫蠱之術。

漢武帝到了晚年,和很多皇帝一樣最怕死,也最忌諱別人詛咒他早死。而他因為對衛子夫感情淡漠連帶開始嫌棄太子,想另立太子,在他的心裡,太子和衛子夫都站在了自己的對立面,雖然衛子夫和太子並沒有表示出任何不滿,漢武帝也想當然地認為他們因為自己的冷落會心生怨恨。

恰在此時,漢武帝身邊有位名叫江充的大臣,因為和太子劉據有過摩擦,害怕太子繼位後對自己不利,所以設計以巫蠱之罪陷害太子。

江充先是向病中的漢武帝進言說他的疾病都是因為「巫蠱」的原因,這一下就戳到了漢武帝的痛處,當即下令江充徹查此事。江充裝模做樣在皇宮挖地三尺,又趁亂將事先準備好的木偶人一本正經地從太子宮殿挖出,並向漢武帝稟明情況。

太子當然不服,帶兵殺了江充,宦官向漢武帝報告說太子造反了,漢武帝勃然大怒,派丞相劉屈發兵討伐太子,雙方在長安城苦戰五天五夜血流成河,最後太子兵敗逃出長安自殺身亡。

漢武帝立刻收走衛子夫皇后玉璽,衛子夫得知兒子自殺當即也懸樑自盡,一生溫柔敦厚的皇后最後落得被丈夫逼死的結局。衛子夫死後,漢武帝大開殺戒,屠殺衛家三族以及幫助衛家的宮人達十萬之多。

縱觀太子巫蠱事件漏洞百出,英明如漢武帝又怎能不知太子是被人陷害,但他心下已存剪除衛氏勢力的念頭,樂得讓小人江充順水推舟,所以說起來真正的原因還是前面兩個。

衛子夫的前半生因漢武帝一見鍾情登上人生巔峯,後半生因色衰愛馳受夠冷落不得善終,天堂和地獄的極端反差可悲可嘆。她雖然成為母儀天下的皇后,但終究沒能逃脫淪為男人權利犧牲品的命運。

有書君認為聰明漂亮的衛子夫落得悽慘結局是時代的悲劇,而我們現在,女性早已擺脫弱者的身份,寬鬆的社會環境提供給女性無限可能性,得到男人的寵愛只是生命拼圖中的一小塊而不應當作生活的全部,只有將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女人才能獲得最長久的幸福。讀史鑒今,有書君願與天下女性朋友共勉。

有書君語:一直倡導終生學習的有書君今天給大家送福利了啦。2019年最值的讀的52本高分暢銷好書,免費領取。從認知思維、情感故事、工具方法,人文社科,多維度承包你一整年的閱讀計劃。

活動參與方式:私信回復「福利」或點擊閱讀原文即可免費領取。限時福利,先到先得哦~


謝謝邀請,漢武帝最寵愛的妃子衛子夫之所以死在漢武帝手上,主要是由於當時一場很有名的動亂,史稱「巫蠱之禍「,下面我就給大家講一下「巫蠱之禍」的前後始末,以及被牽連的人衛子夫吧。

」漢武帝佂和年間,當時任丞相的是皇后衛子夫的姐夫公孫賀。他的兒子公孫敬聲當時擔任太卜,但是他驕奢蠻橫,不遵法紀。擅自動用北軍軍費一千九百萬錢,惹得武帝大怒,將他逮捕下獄。

當時,武帝正在詔令全國緊急通緝大俠客朱安世,公孫賀就主動請旨,希望可以將功折罪,救齣兒子公孫敬聲。公孫賀不負眾望,成功捉到了朱安世,可是不但沒能救出自己的兒子,還被朱安世狠狠坑了一把。

朱安世從獄中上書,揭發"公孫敬聲與陽石公主私通,並且在陛下去甘泉宮的道路上埋藏木偶人,詛咒陛下"。佂和二年,公孫賀被逮捕下獄,經查證情況屬實,公孫賀父子二人被處死在獄中,並被滅族。還牽連陽石公主和衛子夫另一個女兒諸邑公主以及衛青長子衛伉全部被殺。

這就是巫蠱之禍的開始。

這時,京師神巫方士聚集,奇幻巫術漸漸傳入宮中。宮中女人各自鬥法,不時向武帝告發對方詛咒皇帝,大逆不道等。武帝因此處死了大批人,自此疑心不斷。

有一天,武帝白天睡著,做了一個夢。夢見有幾千個木頭人拿著棍棒打他,驚醒後武帝感到後怕,終日神情恍惚。有人告訴武帝這是巫術,於是武帝派江充負責查巫蠱案。而江充向來與太子劉據,皇后衛子夫不和,漢武帝年時已高,害怕將來太子劉據即位為自己不利。索性先下手為強,除掉太子。

江充在各地大肆搜查,一直到皇后和太子宮裡,江充揚言"太子宮中找出的木頭人最多,還有寫在絲帛上的文字,內容大逆不道,定要稟告皇上。"

就這樣,太子劉據被誣陷,自知沒有辦法洗白。就在少傅石德的建議下,起兵造反,最後,兵敗自殺,兒女盡數被殺,皇后衛子夫也因為兒子的罪行自殺而死。

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巫蠱之禍"。後來,武帝醒悟,明白自己冤枉了太子,處死了江充、蘇文等人。可是,這場禍事的代價實在是太大了。一位皇后,一位太子,兩個公主,還有數不清的無辜的人因此而慘死。


首先聲明一下,衛子夫是自殺而不是被處死,原因就是漢武帝晚年的巫蠱之禍,由於宮廷內部爭鬥,衛氏集團公孫賀及其子公孫敬聲和衛子夫的女兒陽石公主、諸邑公主都被處死。

另外由於漢武帝的寵臣江充和太子劉據有過節,太子劉據被江充誣陷,求見漢武帝又被宦官蘇文阻撓,在不知漢武帝生死的情況下憤而起兵誅殺江充,並將參與巫蠱的胡巫一眾收捕,在上林苑中將他們盡數燒死,並聽取太子老師石德之言,起兵誅殺奸妄,但是由於自己兵少將寡,最終失敗。漢武帝聽信讒言,在沒有弄清事情真相的情況下,調集大軍,殘酷的鎮壓了太子的軍隊,並將跟隨太子作戰的官民發配到敦煌郡,後來雖然壺關三老冒死進諫,「臣聞父者猶天,母者猶地,子猶萬物也,故天平,地安,物乃茂成;父慈,母愛,子乃孝順。今皇太子為漢適嗣,承萬世之業,體祖宗之重,親則皇帝之宗子也。江充,布衣之人,閭閻之隸臣耳;陛下顯而用之,銜至尊之命以迫蹴皇太子,造飾奸詐,羣邪錯繆,是以親戚之路鬲塞而不通。太子進則不得見上,退則困於亂臣,獨冤結而無告,不忍忿忿之心,起而殺充,恐懼逋逃,子盜父兵,以救難自免耳。臣竊以為無邪心。漢武帝深受感動,但是卻沒有公開為太子劉據平反,劉據逃出長安城後,隱藏在泉鳩裏,劉據有一位以前相識的人住在湖縣,聽說很富有,劉據派人去叫他,於是消息泄露。八月辛亥(初八),地方官圍捕劉據。劉據自己估計難以逃脫,便回到屋中,緊閉房門,自縊而死。他的兩個兒子一同被害,只留下一個尚在襁褓中的孫子劉病已被關進監獄。聽到兒子自盡,孫子被殺的消息,衛子夫萬念俱灰,兒子女兒和孫子都不在了,作為一個女人,失去了最珍貴的東西,自己在這個世界上沒有什麼好留戀的,遂在悲憤中自縊而死。

我是大飛哥,歡迎關注我!


巫蠱之禍,是漢武帝朝的冤案。

過去皇帝兒子多,為區別諸子的稱呼,常以母姓冠前。如漢武帝長子劉據,是武帝與衛子夫所生,所以叫衛太子。鉤戈夫人生的劉弗陵,叫鉤戈子。

漢武帝末年,信任江充,劉屈髦等人。他們看到霍去病,衛青去世後,太子地位飄搖,就乘機構陷。就以太子宮有怪異,到太子宮掘蠱找證據。太子很窩火,就發兵攻打這些構陷者,殺了江充等。漢武帝不在宮中,小黃門和丞相就到行宮告狀。漢武帝大怒,發兵圍攻太子。皇后衛子夫一聽,這是滅族的罪,就又知所措,急忙中想向皇上申敘。衛太子逃亡,在外地被殺。一家滿門,只剩下襁褓中的劉病己,在獄中得到獄卒炳吉照顧,才得以成人。就是後來的漢宣帝,他痛感爺爺劉據莽撞,整成潑天大禍,謚其號為"戾太子"。而沒謚個好點的號以示敬重。

衛子夫失望,不忍看到大禍臨門,去見武帝,武帝不見,回來後絕望自殺,當晚宮人蘇文等人用三尺桐棺草草安葬,衛氏最後敗落,還及尋常人家,實在是無情帝王家。

漢武帝後來悔恨,築思子宮也示反省。


按正史中記載的意思,漢武帝處死衛子夫的原因是害怕將來子幼母壯,重蹈呂后之禍。

但是歷史真相究竟如何,卻很難定論。

正史中還記載,漢武帝晚年叫人畫了一幅「周公負成王朝諸侯」的圖畫賜給霍光,寓意是立少子弗陵,將來你要以周公為楷模,忠心輔佐少主。

但是某些歷史學家對這件事的真實性也有所懷疑。原因是,一:周公貴為皇叔,而霍光出身低微,漢武帝怎麼可能拿他與周公相提並論;二:據《漢書 霍光傳》記載,漢武帝駕崩後,遺詔霍光,上官傑,金日磾三人進封侯爵,衛尉王莽(同名,非篡漢之王莽)的兒子王忽曾揚言說:先帝病重的時候,我常陪侍左右,哪裡有什麼封侯的遺詔,只不過是這羣小子門自己抬高自己罷了(羣兒自相貴耳)。霍光聽說後,切責王莽,嚇得王莽逼迫王忽自殺。由此可推斷,「周公負成王朝諸侯」圖這件事,又安知不是霍光所為呢?

畢竟史筆是握在勝利者手中的。


漢武帝最後十幾年讓人不知道該用什麼文字描述他,屠夫?昏聵?

公元前104,一直苦於無法應付匈奴戰馬的漢武帝從出使西域的使節口中得知,大宛國(現在烏茲別克境內)有一種奔跑時會流紅色汗液的寶馬,後世稱汗血寶馬,兼有耐力與爆發力,簡直是為了騎兵而生的。

漢武帝派使團攜帶二十萬兩黃金求購,豈料大宛國不知道大漢的虛實,吞了黃金居然殺光了所有的使者。這簡直跟後來在此地建國的花剌子模國很相似,成吉思汗用的是屠城。漢武帝手法也雷同。

不過此時,飛將軍李廣早已經自殺了(很大可能是被衛青陷害),霍去病也早已在風華正茂的時候死於行軍途中,帝國最後的戰神其實老早已不重用的衛青也已兩年前去世了。

五十多歲的漢武帝此時垂青的是傾國傾城的李夫人,捉襟見肘的漢武帝於是派李夫人的哥哥李廣利領軍數萬遠徵,哪料到在途中幾乎被消滅乾淨,僅僅逃回數百人。漢武帝雷霆掃穴,第二年,動員十幾萬大軍西征,大宛國起了內亂,叛將割下了國王的人頭稱臣。李廣利兵不血刃的班師歸國,可悲的是戰鬥沒減員,返程中絕大部分將士居然魂歸他鄉,僅有一萬多人回到長安。而心心念唸的汗血寶馬只是個傳說,它們一直沒有立下寸功,它們是用十幾萬的將士生命換回的。

從這之後又做了17年皇帝(漢武帝在位54年),差不多是不堪回首的黑暗歷史。

因為懷疑親家作蠱,殺了兩個親生女兒,親家一家,衛青兒子;因為李廣孫子李陵與匈奴戰至絕望投降,司馬遷說了幾句公道話,閹割了司馬遷;因為有人訛傳李陵助匈奴與漢軍作戰,滅了李廣家族;因為被人蠱惑,逼太子劉據起兵叛亂,劉據自縊身亡,劉據母親漢武帝的皇后衛青的姐姐衛子夫自殺。

臨終前賜後立的太子母親鉤弋夫人自盡。

歷史學家許多人對漢武帝評價不佳,特別是晚期。


外戚勢大,作為皇帝心生忌憚。

作為皇帝,漢武帝堪稱一代雄主,但作為一個人,實在涼薄。


以絕內宮後亂。漢武帝劉徹不愧為一代雄主。


衛子夫是隻殺的不是漢武帝殺的,巫蠱之亂時劉徹只是下召收了皇后的璽印(代表權利的印信)並沒有下下旨廢后更沒有下殺令。衛子夫在劉徹詔書來前就自殺了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