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原创设计,招了一枚版师。我将设计稿与工艺图交于他,让他先打版后做白胚调版后,再配面料裁布。版师拒绝打版,要求面料配齐后再打版。我不太清楚想咨询一下大家。


「是先打版 还是 先配面料「 在研发这件事情上是没有绝对的。

客观来说,版师就像设计师的男女朋友:当你给他/她一个房子,他/她会给你一个家;同样,当你给他/她配好面料,他/她可以给你把工艺都考虑到位了,两者在这样的关系中相辅相成,互惠互利。

可是,每个人的做事方法不一样,设计师与版师也需要时间磨合。所谓一个巴掌拍不响,我们也不能单方面考虑谁对谁错。研发源于设计,倘若事情没做好,第一个被骂的肯定是设计师本师,归根结底问题还是落在设计师的头上,而非设计师的左右手,所以设计师要多重视是不是自身的问题了。


随机应变

「是先打版 还是 先配面料「 的重点不是落在顺序,而是双方是否能灵活变通。

设计中有太多不可控因素,时间尤其关键。设计师最后决定用的面料,都像 「过五关,斩六将」 似的,经过一次又一次的快递,反反复复的测试才能通过老板的审核。这意味著挑选面料是一件耗时又伤神的事儿,更别说进口面料那漫长的等待了,所有人都只能随机应变。

分享一个故事,在我开工作室之前,前公司在研发初期给过我一块进口面料的小样,想让我作为下个系列里的主料。这块面料感觉很好,价格合适,但当我想调版布的时候,却被义大利的布商告知只剩下最后 8米,而到货时间是订货会的前一周。等于说,在没有面料,没有复版机会的前提下,我只能靠仅有的 8米面料设计出最多的款式,而中途不能出现任何差池。最终,我和版师步步惊心地顺利完成了一条连衣裙,一件上衣,一件拼接上衣,一条半裙和一件短外套,而托赖订货会结束后,面料总下单 2000米。


沟通与想像

在研发的过程中,我们总不能等到 「万事俱备」 才能开始,更不要妄想事情能一步到位。你要知道,发布会本来就是提早半年举行,而研发更是提早一年,如果说,设计要等到明年才开始研发,那就已经太晚了。好的设计都需要经过不断的修正,才能达到想要的效果,更重要的是,大家抱有想像空间,慢慢的,走三步退一步,方能实现从 0 到 1 的创作成果。

能配到面料固然好,但现实总有预料不及的事,而我的做法是:

  1. 明确与版师沟通面料属性;
  2. 找属性接近的代用面料做坯;
  3. 与版师预测可能会发生的问题,如工艺、厚薄、皱量等;
  4. 习惯检查半成品,不论纸样或衣服。若有问题,马上修正;
  5. 欣然接受代用面料导致效果的偏差。

只要设计师能多担待一些,做到以上 5 点,那就可以避免工作中 99% 的摩擦了。


后记

版师也是你的一双手,他/她能实现你大部分的想法。设计师给予的信息越是具体,版师的工作才会越是精准。我们用平常心看待,我们不能总是把问题强加于版师身上,其实版师提出所有的疑问和难处,都是反映设计师自身的缺点和不足,不代表版师的个人能力。

看面料制作并不是一个错误的行为,而是一种专业操守。我们不能强求,版师在没有配合的情况下,还能打出设计师脑子里那个完美的版型和结构。条条大路通罗马,没做好,那就沟通好;沟通不好,那就多找几张图;图不够,那就小样搭够,哪有版师会想背这锅呢。

以上。


高端是先打胚,调整好后,再做正确样。

因为面料很贵,几百块上千块一米,做坏了就不能补救了。重新调面料,从欧洲运过来也要一周时间,导致工作效率低下。


要分情况

专业的版师有没有面料都能打版 只要讲好梭织还是针织还是什么特殊面料就好了

一般拿乔或者不想现在做或者故意为难的版师会说需要配齐面料做白坯调版的版 其实不需要面料也能打

谢谢,我也是这么认为的。


先设计...唉,这问题问的,我打起来好无奈


有的版型要看面料的,不是什么性质的面料都可以达到想要的版型的


先配面料给到版师比较好,因为有些面料的弹力大小和厚薄软硬度及垂感那些会有点影响


看情况吧,一般先把设计稿给版师,他都可以打的。但有时要先有面料给版师,他才有感觉打版,又有时你想要那个型和效果,面料就要满足它,那么就先有版后面料。


我也是外行

平时定面料和打版都是我一个人干的

所以几乎没有什么先后不过我觉得有些很精细的版型不是所有面料都能满足吧所以先确定用什么料子还是很有必要的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