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統文化與儒學的演變

一.文化與中國傳統文化

1.「文化」與「culture」

文化:廣義指人類在社會實踐過程中所獲得的物質、精神的生產能力和創造的物質、精神財富的總和。狹義指精神生產能力和精神產品,包括一切社會意識形式。……也泛指一般知識。

Culture:克羅伯、克魯克洪的著名定義——是後天習得的,為整個羣體所共享的生存樣式系統;其樣式既有外顯的也有內隱的,並包括其物化形態;核心為價值觀念;是人類活動的產物,又制約人類的活動。

2.中國傳統文化的結構分析

借用帕森斯的結構-功能分析模式

A.有機體系統:農耕經濟

G.精神人格系統:意識形態(哲學、文學、藝術、宗教等,儒學佔思想流派的主導地位)

I.社會網路系統:家族制度、君主專制

L.價值規範系統:以家族為本位

3.中國傳統文化的起源與成型

周公的「制禮作樂」至關重要(西周)

「禮」是社會政治和行為道德的規範,核心是社會等級制度;

「儀」是依據禮的精神而確立的一系列具體的禮節儀式。

一般稱「禮」或合稱「禮儀」,包括上述兩方面的內容。經儒家提倡,漢代以來制約著社會各階層和社會生活各方面。

宗法制度的主要原則:嫡長子繼承製、宗廟祭祀制、同姓不婚制、(分封制)。

「敬德保民」——注重人事成為傳統。

4.中國傳統思想流派及其歷史影響

各派本質上皆屬倫理-政治學說

(1)儒家:「克己復禮」,恢復周禮,即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等級秩序;

「仁學」,將倫理準則建立在血親情感上,使外在規範轉化為內心需要。

(2)道家:視「利」為社會動亂的根源。

「道」的概念在各派中尤具哲學本體論的意味;

辨證法思想體現了古人的智慧;

精神超越、精神自由的主張深得歷代士人之心。

(3)法家:強調人際關係就是利害關係,屬最現實的一派,主張以外在的強制性手段進行制約。

法——君主強制執行的行為規範

術——君主的統治手段和策略

勢——君主的統治地位和威權

(4)陰陽五行學說:對天地萬物生成和變化的一種認識,漢代以來成為社會各階層的思想律,宋代以後仍廣泛流行於民間。

(5)歷史影響

帝王:儒表法裏。《漢書·元帝紀》元帝為太子時「柔仁好儒」,宣帝作色曰:「漢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雜之,奈何純任徳教,用周政乎?」

士人:儒道互補。「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

民間:長期流行陰陽五行學說。宋代以後理學日益普及。

二.儒家學說的發展與演變

三個階段:先秦儒學、兩漢經學、宋明理學

1.先秦儒學

孔子之後,戰國時有所謂「儒家八派」——子張、子思、顏氏、孟氏(孟子)、漆雕氏、仲良氏、孫氏(荀子)、樂正氏。

孟子:基於「性善論」,發展了「仁」的學說,其「民貴君輕」的主張形成民本思想的一個高峯。

荀子:基於「性惡論」,推進了「禮」的學說,部分吸收法家思想,注重外在的社會規範和刑罰制度對人的制約作用,政治上主張禮法兼治,王霸並用。基本立場接近於「尊君」而非「貴民」。

2.兩漢經學

儒家倫理準則得以繼續推行的基礎——嚴格意義上的宗法制雖已消亡,但宗法組織、宗法觀念長期留存;宗法型家族轉化為門閥型家族。

以董仲舒為代表的西漢儒生改造儒學的最關鍵的步驟,是將儒家學說與陰陽五行學說相結合,提出「君權天授」的說法。由此,將儒家倫理-政治準則的基礎和依據,由原先的血親情感轉移為上天的旨意,並論證其符合陰陽五行運轉的規律。

武帝以後,儒學成為定於一尊的官方意識形態,表現形式為「經學」。

與此相應,禮制和禮治、禮教日益規範化、系統化,並普及於社會各階層。

3.宋明理學

理學是精緻化、哲學化的儒學,是儒學發展的最高階段

(1)理學誕生的社會文化條件:

其一,唐宋變革的影響。門閥型家族向平民型家族轉化。

其二,佛、道的挑戰與刺激。儒學的正統地位遭到威脅,理論對抗中處於下風。

其三,儒學(漢唐經學)本身的缺陷。陰陽五行、天人感應之說頗遭抨擊。

理學家的重要工作是吸收佛、道理論,將儒家的倫理-政治學說提升到思辨哲學的高度,以本體論來論證儒家倫理準則的完善和永恆。故有「儒表佛裏」之稱。

(2)理學的理論結構和發展歷程

本體論:世界萬物的本原問題。

心性論:人性的來源以及心、性、情的的關係問題。

認識論:認識的來源和認識的方法問題。

本體論是核心,是根本,後二者皆由其派生。

韓愈、李翱——胡瑗、孫復、石介——周敦頤、邵雍、張載、程顥、程頤——朱熹——陸九淵、王守仁

開創階段:

周敦頤《太極圖說》中提出的宇宙生成圖式,無極-太極-動靜-陰陽-五行-萬物(自無極而為太極,無極而太極)

邵雍,象數之學,關鍵是將「道」和「太極」視為世界本原。

成型階段:

張載提出「氣論」,認為「氣」是世界本原,氣聚氣散,由此生成萬物。萬物在承受氣的時候,因稟性不同而有善、惡、明、暗等區別。

「二程」明確提出哲學意義上的「天理」概念,認為天理是超越萬物、永恆存在的世界本原,先有理而後有萬物。「天理」概念提出後,理學可謂正式形成。程顥明確說:「吾學雖有所受,天理二字卻是自家體貼出來。」

「二程」的根本目的是力圖在本體論的高度論證儒家倫理,故稱:「人倫者,天理也」,「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

集大成階段:

朱熹在繼承、發揚「二程」之學的基礎上,融會貫通諸家之說,形成一個龐大而完整的理論體系。他將無極、太極、天理等概念融為一體;並將理與氣聯繫起來,二者互相依附,氣以成形,理在其中。

朱熹學說的核心是天理論,而關鍵仍落實到天理與人倫的溝通。他認為天理既是宇宙的本原,又存在於現實世界之中,人世間的倫理綱常就是其具體體現:「天理流行,觸處皆是;暑往寒來,川流山峙,父子有親,君臣有義之類,無非這理」;「天理,只是仁義禮智之總名;仁義禮智,便是天理之件數」。

「二程」和朱熹都高度強調人們對天理的自覺意識,力圖將外在的社會規範轉化為內在的主動追求。為此,他們提出「格物致知」的認識途徑和「正心誠意」的修身公式,要求人們通過一步步的體驗、領悟,逐漸達到道德與天理一體的最高境界。

程朱理學強調了「尊君」的一面,元明以來一直是官方推崇的正統思想。

(3)「陸王心學」的異軍突起

將儒家倫理提升至本體論高度,通過理性認識自覺追求儒家的道德規範,是理學家的共性,陸王與程朱的分歧在於認識途徑和修身方法。

陸九淵認為「格物致知」的漸進方式過於支離繁瑣,既然天理存於人心,遠不如直求本心更為簡易便捷。因此,他提出「心即理」的主張,宣稱「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道德修養不必向外探求,只需反省內心即可獲得天理。

王守仁與之一脈相承,並加以發揚光大。在他的理論體系中,「心即理」的觀念得到進一步強化,「心」作為一種精神實體,被視為宇宙最高本原,故稱「心外無物」,「心外無事」,「心外無理」。王守仁的核心思想是「致良知」。

所有理學家都重視兩項工作:

本體論的論證;將理學向社會各階層包括民間下層普及。

西方哲學史理論框架的不適用問題

理學的歷史作用:

重氣節、重道德、社會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

「尊君」的一面有助於君主專制政治,並嚴重抑制了個體人性,明清尤為明顯。

4.李贄和清初三先生

王守仁開啟的路徑:人人皆有良知,個個可成聖人;關鍵是內省,不必外求於經典和先賢。其實已有「反傳統」的意味。

王守仁及其後學有所謂「王學七派」之稱。此外,承襲王學的還有以王艮為代表的泰州學派,成員多屬社會中下層人士,出現擺脫外在束縛的傾向。李贄繼承泰州學派,思想更趨向異端,張揚個性,離經叛道。對六經和前賢多有批判。

清初三先生為明亡之思過程中的傑出思想家。就治學路徑而言,黃宗羲近於王守仁,顧炎武近於朱熹,王夫之近於張載。總體傾向在逐漸形成的尊德性和道問學兩種路徑中近於後者。(《禮記·中庸》:「君子尊德性而道問學」。)

認為明亡原因大致有二:士人空談心性,不重經世實學;君主獨裁專制。

他們對君主獨裁專制的批判將孟子以來的民本主義推向又一高峯。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