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克蘭與俄羅斯曾經是典型的「兄弟國家」,兩國在歷史、文化等各領域都非常相似,在歷史上也曾多次同屬於一個國家。1991年蘇聯解體以後,俄羅斯和烏克蘭正式分離,但是雙方的關係還是不錯的。2005年尤先科上臺以後,由於西方國家向東擴張的因素,俄羅斯和烏克蘭關係開始緊張。2014年,烏克蘭危機爆發,俄羅斯和烏克蘭徹底決裂,反目成仇。

其實,在烏克蘭與俄羅斯之間,還有一個國家,這個國家與俄羅斯、烏克蘭一起,組成了東斯拉夫人國家的鐵三角,這個國家就是白羅斯。白羅斯和俄羅斯、烏克蘭的關係都非常密切,三國同根同源,當俄羅斯和烏克蘭鬧翻以後,白羅斯很自然地成為了俄烏雙方的中間人。因此,如果俄羅斯方面與烏克蘭方面談判,白羅斯是最佳選擇。畢竟,白羅斯是俄羅斯、烏克蘭兩國都能夠同時接受和信任的極少數國家之一。

同時,白羅斯也願意為俄羅斯、烏克蘭兩國的調停而奔走,穩定的俄烏關係同時也符合白羅斯的國家利益。因此,在烏克蘭衝突中,當事各國選擇在白羅斯談判,是俄羅斯、烏克蘭、白羅斯三方都能夠達成的一致默契。

此外,再來看看參與到烏克蘭衝突中的其他國家的態度。參與烏克蘭衝突調節的國家,主要是法國和德國,沒有美國。而白羅斯對於法國、德國也沒有什麼敵意,因此各國選擇白羅斯也就無可挑剔了。相反,白羅斯以外,各國還真的難以找到一個各方都能夠信任的調停國家。

2015年,俄羅斯、烏克蘭、法國、德國等國在白羅斯首都明斯克簽署了明斯克協議,開啟瞭解決俄羅斯和烏克蘭衝突的機制。此後,由於其他大國的破壞,明斯克協議並沒有制止俄羅斯和烏克蘭的進一步衝突,但是各方在白羅斯調停的默契,卻基本上形成了。


烏克蘭衝突主要是烏克蘭內部親美派與親俄派之間的衝突,背後分別站著西方國家與俄羅斯。第一,俄羅斯、烏克蘭與白俄羅斯同文同種,都是東斯拉夫人,也都是基輔羅斯的一部分,不論是在血緣、文化上都有非常緊密的聯繫與認同感;第二,白俄羅斯總統盧卡申科在獨聯體國家元首中資歷深、人緣好,與俄羅斯、烏克蘭雙方關係都不錯,非常適合做烏克蘭與俄羅斯談判的中間人。

白俄羅斯首都明斯克

2014年,烏克蘭親美派尤先科、季莫申科與波羅申科等人將親俄派總統亞努科維奇趕下臺。此後,親美派波羅申科成為了烏克蘭總統。2014年4月,烏克蘭多個地區爆發了衝突,特別是東部親俄地區。

烏克蘭東部的盧甘斯克州與頓涅茨克州宣佈獨立,並組建了民兵與烏克蘭政府軍進行對抗。盧甘斯克州與頓涅茨克州都由親俄派主導,背後站著的是俄羅斯;烏克蘭前總統波羅申科立場親西方,有西方國家撐腰。

2014年9月起,烏克蘭、俄羅斯、德國、法國四國代表齊聚白俄羅斯首都明斯克,對烏東衝突問題開啟了談判。到了2015年2月,烏克蘭、俄羅斯、德國與法國達成了《明斯克協議》。

《明斯克協議》的主要內容就是衝突各方在頓尼茨克州與盧甘斯克州停火,重型武器及外國軍事存在完全撤出兩州。不過,《明斯克協議》並沒有完全履行,烏克蘭政府軍經常與盧甘斯克州、頓涅茨克州的民兵發生小規模軍事衝突。

2019年6月5日,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在布魯塞爾與北約祕書長斯托爾滕貝格會談後表示:「我們願意與俄羅斯進行談判,願意落實明斯克協議。

烏東衝突一角

為何烏東衝突談判一定要在明斯克進行談判呢?關鍵因素有兩個。第一,俄羅斯、烏克蘭與白俄羅斯都是東斯拉夫人,都曾經是古羅斯的一部分。在蒙古人滅亡了基輔羅斯以後,俄羅斯、烏克蘭與白羅斯走上不同的道路。

後來,俄羅斯人從一個小小的莫斯科公國起家,慢慢的擴張成為了面積多達2200萬平方公里的沙俄帝國。在俄羅斯人擴張的過程中,也將白俄羅斯與烏克蘭吞併。白俄羅斯與俄羅斯、烏克蘭同文同種,自然最適合作為涉及兩國利益的談判地點。

第二,白俄羅斯總統盧卡申科與俄羅斯、烏克蘭關係都不錯,能夠同時得到兩國的信任。盧卡申科出生於1954年,從1994年擔任白俄羅斯總統至今。盧卡申科是獨聯體國家中任期最長的國家元首,與各國領導的關係都不錯。

盧卡申科就能夠與俄羅斯總統普京相談甚歡,也同時能夠與烏克蘭前總統波羅申科把酒言歡。所以,不論是俄羅斯,還是烏克蘭都能夠信任盧卡申科,也願意將談判地點設在白俄羅斯首都明斯克。

普京、盧卡申科與烏克蘭前總統波羅申科

歡迎大家討論,你認為俄羅斯總統普京會與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重啟「明斯克談判」嗎?


謝小祕書邀

調解俄羅斯與烏克蘭衝突矛盾,白俄羅斯是最適宜當東道主的國家,沒有之一!

第一,俄羅斯、烏克蘭、白俄羅斯是正宗的、唯一的三個東斯拉夫人國家。從民族血緣上它們是親兄弟。

盧卡申科已當了25年總統,(曾被美國黑人女國務卿賴斯形容為「歐洲最後的獨裁」)。在獨聯體內德高望重,對內部紛爭有發言權,也最有資格坐在俄烏談判的中間席。

第二,俄烏都信任和接受白俄羅斯。

白俄羅斯是俄羅斯在東歐剩下的孤零零的朋友,國民親切度排名第一位。普京看中白俄羅斯,需要盧科申科支持,反之亦然。

白俄羅斯與烏克蘭關係友好。盧科申科不看普京臉色,不承認克里米亞屬於俄羅斯。盧卡申科還投機倒把,將從普京那裡「訛詐」的長期優惠供應石油,偷偷轉手救濟傻大頭波羅申科,而普京只能佯裝沒看見。烏克蘭人對盧卡申科當然存感激之心。

第三,從弱勢的烏克蘭一方,認定盧卡申科不是普京傀儡,會替烏克蘭說話。

盧卡申科有個性,敢玩弄「普京大帝」。他一會兒說要「兩俄」合併,讓普京高興;他一會兒又要去「俄羅斯化",要將國名改為」白羅斯」,令普京鬱悶。這「左右折騰」的脾氣,是烏克蘭佩服且欠缺的。

白俄羅是俄、烏、白三國建立「獨立國家聯合體」(明斯克協議)的見證者,也是德法調停俄烏「烏東軍事衝突」(新明斯克協議)的見證者。烏東衝突各方在白俄羅斯再次協商,屬於「新明斯克協議」的補充和完善,繼續在白俄羅斯協商順理成章。


沒錯的,烏克蘭和俄羅斯因為解決烏東問題所簽署的協議,就是在白俄羅斯總統盧卡申科斡旋下,在白俄羅斯首都明斯克簽署,叫明斯克協議;

為何選擇在白俄羅斯舉行談判,老金認為,是因為以下幾個原因:

首先,白俄羅斯跟俄羅斯,烏克蘭都是斯拉夫兄弟,都是原蘇聯加盟共和國,而且白俄羅斯跟烏克蘭,俄羅斯就接壤,關係很親密,白俄羅斯總統盧卡申科跟普京關係好是有目共睹的,盧卡申科作為美國人眼裡最後的獨裁者,執政時間快三十年了,跟烏克蘭最近幾屆總統關係都不錯,這就奠定了盧卡申科作為斡旋人的基礎;

其次,反過來看,能讓烏克蘭放心,俄羅斯放心的國家沒幾個!

看看烏克蘭的地圖:烏克蘭的鄰國有羅馬利亞,匈牙利,波蘭,斯洛伐克,白俄羅斯,

烏克蘭在2014年波羅申科上臺後,馬上頒布的語言法,公共教育必須用烏克蘭語,限制少數民族接受母語教育的權利,直接讓講俄語的東部三個州哈爾科夫,頓涅斯克,盧甘斯克揭竿而起,鬧起了分離,後來哈爾科夫在前總統庫奇馬的力勸之下,回到烏克蘭,頓涅斯克和盧甘斯克卻從此分離出去,造成了烏東問題;

烏克蘭這部語言法,同樣觸怒了烏克蘭的鄰國!烏克蘭跟這些鄰國交界處都有大量對方的民族,這樣烏克蘭事實上跟其他各家鄰國關係都不太好!

唯獨跟白俄羅斯關係還湊合,而且白俄羅斯總統盧卡申科跟烏克蘭總統波羅申科私交也算不錯,斡旋人非盧卡申科莫屬!

第三,在烏克蘭總統波羅申科眼裡,盧卡申科雖然跟普京關係好,但也不是一味順從普京,如果是普京的跟屁蟲的話,波羅申科當然不樂意盧卡申科來當調停人,沒準夥同普京把他推到坑裡去!

事實上,盧卡申科一直和普京保持距離,在很都問題上敢於頂撞普京,比如拒絕兩國合併,拒絕俄羅斯在白俄羅斯駐軍,建立軍事基地等等,這讓波羅申科看出盧卡申科的處境與自己差不多,需要跟普京保持距離!

相同的境遇,讓波羅申科放心讓盧卡申科擔當烏克蘭和俄羅斯的調停人,談判自然就在白俄羅斯首都明斯克舉行,波羅申科還不放心,拉上歐盟老大老二德國和法國一同前來,更加讓自己有底氣!

你對此有何看法?期待你的留言:

老金看世界,揭祕國際風雲背後的故事!期待你的關注,點贊!

i(

(當年簽訂明斯克協定,波羅申科很不情願去了那裡。憋屈啊!)

不客氣的說,明斯克並不是理想談判的地方,但是,別的地方也不好找啊!

烏克蘭東部戰爭爆發後,經過一段時間激烈戰鬥,大家都有停戰議和的心情。但在哪裡談判、簽署停戰協議,也是頗為複雜問題。烏克蘭政府方面,當然希望在柏林、巴黎,或者北約總部布魯塞爾進行了,不光威嚴,震懾俄羅斯方,而且一旦和議失效,說不定北約也可以出頭幫忙。而烏東部、實際俄羅斯方面,當然不會選擇那裡了。到了那,無形中自己馬上矮了半頭,很被動。如果雙方讓讓,原來蘇聯時代的盟國,是不錯的地方,如波蘭的華沙,還有匈牙利、保加利亞等國首都。烏克蘭沒有意見,俄羅斯並不滿意,但這些國家並不積極,可以說,它們更不樂意!作為當初蘇聯被迫的同盟國,誰也不願意趟這個渾水。轉來轉去,最後只剩下波羅的海三國和白俄羅斯了。那三國不論當年和蘇聯,還是逃出來面對俄羅斯,都是烏眼雞似的,互相之間沒有好印象。只有白俄羅斯,還是和俄羅斯兄弟相見、相處,與烏克蘭也是不錯。俄羅斯沒有意見,烏克蘭只能接受,畢竟自己打不過,都希望、要求停火休戰。

總的看,明斯克協定還是發揮相當的作用。基本抑制住,俄烏之間爆發更大衝突的可能。但是,畢竟是臨時協定,有效性和長期性都會面臨嚴重考驗。隨著時間推移,烏克蘭政府如何與俄羅斯溝通,比較徹底解決東部問題就顯得十分迫切了。

解決問題最簡單方法,就是烏克蘭政府繼續派兵,發動對東部收復失地的軍事攻勢。這點,美國北約都會支持,提供幫助。但是,他們不出兵,只出武器彈藥,烏克蘭能夠做到嗎?如果知道不行,而且戰爭不是多數人能夠接受的方式,那麼,只有與俄羅斯商談和平協議了。澤連斯基已經開始工作,下步他也清楚,就是如何落實好明斯克協定。說的直白些,用和平協議取代臨時性的明斯克協定,方為上策!

(別看那個了,沒什麼用處。怎麼制定和平協議,要靠你自己智慧。問我也行,不過先給我諮詢費)


烏克蘭危機發生以後,歐洲主要國家德法等國出面調停,選擇了諾曼底和白俄羅斯明斯克進行有關各方參與的會談或調停,達成『』諾曼底會談『』或『』明斯克機制『』。

前者有德法和俄烏四國參與,後者除了上述國家,還有歐安組織及有關國家外交官、烏克蘭頓湼斯克和盧甘斯克兩州要求以共和國獨立的組織代表。在2015年2月14日達成《明斯克協議》,稱『』明斯克機制『』。

這實際上是一種對等原則。而選擇在明斯克是因為俄白烏三國有著特殊的歷史淵源。一是三國同屬一個民族,即東斯拉夫,同姓東政教,在古代或近代同屬一國,即基普羅斯、沙俄和蘇聯。且白俄羅斯願意調解,也方便烏東代表參加。

當時,烏東戰火有擴大趨勢,烏克蘭國家軍隊不堪一擊,歐盟很不安,美國則加強對俄製裁。而德法等國對俄能源存在依賴,不願軍事幹涉,極力主張停火。烏克蘭政府也接受。所以一致選擇談判在白俄羅斯首都明斯克舉行。


烏俄衝突談判地點為何選在白俄羅斯?說兩點個人看法:一、白俄羅斯是烏俄雙方都能接受的「中立國";二、依照國際慣例。

△白俄羅斯是俄、烏雙方認可的友好國。

俄羅斯、白俄羅斯、烏克蘭本是一個大家庭的成員。追宗論祖,原來一脈相承。蘇聯解體,兄弟分家;烏克蘭鬧彆扭,兄弟鬩牆,本可內部解決,偏引外人幫忙,結果大打出手,結下樑子。

還記得白俄羅斯總統盧卡申科調停俄烏矛盾的這幅畫面嗎?波羅申科那種油鹽不進的畫面,讓人記憶猶新。還有下面這一張也能說明問題。

白俄羅斯總統盧卡申科,作為俄羅斯烏克蘭之間的最佳調停人,雙方互不買帳而無法斡旋。作為曾經的俄烏兄弟和如今的互為鄰居,始終保持與他們之間的友好關係。烏克蘭新總統上任,有意解決烏俄衝突,當然要選一個雙方都能接受的友好國家。

△依照國際慣例。

國際慣例對談判有一個特殊要求,就是談判選在雙方認可的「中立國"或第三方。這是因為談判必須要有人在其中調停,調停人不能帶有明顯的觀點或偏袒某一方,是雙方都認可信得過的正直的「中間人"。

白俄羅斯因其兩邊友好的特殊身份,加上過去的友情和如今的誠意,也就成為了雙方都認可的談判最佳落腳點。

盧卡申科可能以前就做了雙方大量的工作,普京對烏克蘭石油丶天然氣實行25%的價格優惠,試分析應該有盧卡申科的一份功勞。因此,在白俄羅斯舉行雙邊會談,也就成了雙方的最佳選擇!

謝謝閱讀關注點贊,期待你來賜評!

老狼2019年6月30日⑦


先說一點題外話:

白羅斯官方2018年03月16日公開發文,呼籲改用「白羅斯」的名稱來稱呼該國,理由有兩個:一,白俄羅斯並不是俄羅斯的一部分,也不是俄羅斯的某個區域;「白俄羅斯」這個名稱會產生誤解;

二,從語言和語義的角度來講,英文的Belarus,或者白俄羅斯本國語言的Беларусь翻成中文的話,應該用「白羅斯」。發音中並沒有「俄」字的發音;

言歸正傳。烏東地區發生衝突以後,俄羅斯與德國、法國以及烏克蘭政府一起組成了一個聯合小組,負責協調解決這個衝突,當時選定了白羅斯的最大城市明斯克作為談判地點;而這個方法又被外界稱為「明斯克機制」;

當時選擇白俄羅斯,主要考慮有兩個因素;一,地理位置;白俄羅斯的北面是俄羅斯;南面是烏克蘭;與這兩個國家都是鄰居;

二,一般人認為,烏克蘭、俄羅斯和白俄羅斯都是發端於「羅斯「;白俄羅斯人也是東斯拉夫民族的一個分支;信奉東正教;

選擇白俄羅斯,因為它和烏克蘭以及俄羅斯都是同宗同源,彼此之間容易溝通;另外,白俄羅斯和俄羅斯以及哈薩克還是亞歐聯盟成員國;

以上種種因素,促成了最後選擇白俄羅斯作為談判地點。

還有一個值得關注的問題,那就是和「明斯克機制」並行的還有一個「諾曼底模式「(諾曼底四方會談);這是2014上述四個國家在諾曼底會談的稱呼;

和「明斯克機制「一樣,諾曼底模式也是俄羅斯、烏克蘭、德國和法國四個國家,只不過換了一個地點開會而已。


烏克蘭衝突各方為何選擇在白俄羅斯舉行談判?這就要看烏克蘭、俄羅斯、白俄羅斯三國之前的關係了。

烏克蘭、俄羅斯和白俄羅斯都是由東斯拉夫人建立的國家,在歷史上他們共同起源於基輔羅斯,在俄羅斯帝國和蘇聯時期,這三個國家也曾長期處於一個國家內,所以這三國被稱為東斯拉夫三劍客。

在美國和北約的介入下,烏克蘭爆發了顏色革命,形成了親歐美派和親俄派,兩股政治勢力為了爭奪國家控制權進行了長期的鬥爭。此前的尤先科和波羅申科都是親歐美派,亞努科維奇屬於親俄派,現在新總統澤林斯基在對外政策上傾向於西方,但是為瞭解決頓巴斯衝突和克里米亞問題,又不得不同俄羅斯進行談判。

俄羅斯介入烏克蘭,導致克里米亞併入俄羅斯和頓巴斯衝突,所以俄烏兩國變得勢不兩立。但是作為鄰國的白俄羅斯,他與俄羅斯和烏克蘭關係都不錯,白俄羅斯總統盧卡申科曾擔任俄烏之間的調停人,試圖調解兩國的矛盾,但是無奈兩國積怨太深,沒有調解成功。

現在烏克蘭衝突各方將談判地點選在白俄羅斯是比較明智的,盧卡申科很樂意調解烏克蘭衝突問題。此前參與俄烏衝突調解的是歐盟的法德兩國,當時簽署了明斯克協議,但是這個協議最終並沒有解決頓巴斯衝突問題。現在由白俄羅斯作為調解人,畢竟俄羅斯、烏克蘭、白俄羅斯都是兄弟之國,關起門來好說話。

普京今年曾宣稱要與烏克蘭恢復兄弟般的關係,所以俄羅斯對於解決頓巴斯衝突也持積極態度。所以,只要烏克蘭願意同俄羅斯和解,那麼頓巴斯衝突還是可以化解的。畢竟都是東斯拉夫人,實現這一地區的和平對大家都有好處。


明斯克,莫斯科,烏克蘭,三克一家人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