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時報【季節】

前行政院長江宜樺4月時曾說,蔡政府推動促進轉型正義,「猶如用民主手段,在打沒有槍炮的內戰,目的是消滅與其競爭的政黨。」於今看來,就是如此。

促轉會做為推動轉型正義的行政機關,5月底成立時,主委黃煌雄曾說首要工作是追求真相、伸張正義,不是政治清算、激起對立。但迄今尚未滿4個月,促轉會已偏離成立宗旨。

「追求真相」乍聽之下冠冕堂皇,沒人會反對。然而如果片面揭露真相,反而可能導致部分人或陣營被片面汙名化,也誤導民眾,激起更多的對立,造成另一種不公不義。

以二二八與白色恐怖來說,民進黨、獨派與部分促轉會人士,口口聲聲痛批當年國民黨政府迫害本省無辜民眾,誓言發掘真相,追咎責任,然而當年也有很多被誣告的外省人,結果民進黨成立的促轉會,卻只一味強調國民黨當初如何迫害部分台灣人,片面散步「真相」的後果,讓更多民眾不了解事件全貌,製造不正義;而這樣的目的,顯然是在醜化敵對政黨,藉此兩相比較下,讓自身政黨相對顯得形象較佳。這根本不在是追求正義,而是追求政治利益。

最近的侯友宜事件,也是明顯政治鬥爭。鄭南榕事件已在解嚴後,侯友宜只是奉命行事,如果說侯友宜對鄭南榕之死有責任,那當時總統李登輝有沒有責任?負責指揮逮捕的派出所主管張奇文呢?如今因為侯友宜要代表國民黨選舉,就針對他一人,根本擺明把轉型正義當成政治鬥爭的工具。

促轉會發展到這樣,實已背離成立宗旨,不可能在轉型正義上有任何建樹,也失去存在意義。黃煌雄做為台灣民主運動前輩,大可此時瀟灑掛冠求去,不必惋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