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首相卡麦隆:想重振国力先搞好教育

 

六月十七日,八大工业国组织(G8, 中国大陆称作八国集团,台湾、港澳称作八大工业国组织)峰会

在英国北爱尔兰的高尔夫球度假胜地艾恩湖畔开幕。

这个曾经被称为「富国俱乐部」、长期左右全球政经议题的领袖会议,

二十国集团(G20)崛起后,影响力早已大不如前。

尽管如此,这场大拜拜还是引来各国媒体采访、各路人马示威抗议。

今年,最出锋头的,就是东道主英国首相卡麦隆。

为了主办六月的峰会,他从年初就开始到处宣传,还在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上,

将所谓的「三T」——税(tax)、贸易(trade)和透明化(transparency)——列为此次峰会首要议题。

他特别强调,企业逃漏税,已经成为当代资本主义的一大恶疾,「如果税没收到,受害的就是穷人。」

二○一○年,卡麦隆带领保守党,终结了工党十三年执政。

才刚风光上台,就碰到欧债风暴,财政紧缩下,英国经济两度衰退。

幸好,今年第一季景气扩张,总算躲过了第三度衰退。

但是,卡麦隆的执政压力也愈来愈大。

G8前夕,他在伦敦的一场演说中,提出了让英国走出困境,重新跃升的「赢的策略」。

还有一周,G8峰会就要登场。

随著全球目光聚焦英国,今天我要跟各位分享,

面对未来竞争,英国如何寻找赢的策略。

这是个快速变动的世界:

印尼的汽车数量,十年内翻了四倍;

中国在二十年内,打造出高楼林立的上海天际线。

几年前甚至传出,有人只用六天就盖出一座十五层楼的宾馆。

我希望他们可以在第七天歇工,休息一下(注:圣经典故),但不太可能吧。

另方面,科技也出现了划时代的巨变。

有人形容得好,

「十年前,脸书根本还没诞生;推特是一种鸟叫声;云端在天上;

4G指的是停车位,而Skype是个不小心拼错的字。」

 

世界变得太快,国家的竞争,也因为加入了许多野心勃勃的新对手,

显得空前激烈,成为一场不断加速的全球性竞赛。

 

首相的任务不是粉饰太平

我知道,很多人都很焦虑,担心英国要如何竞争?

下一代如何因应?

当他们长大时,能不能找到好机会、好工作?

全球化带来了许多改变,但却改不了最根本的事实:

国家的未来命运,最终依旧要靠他们的领导人和国民来决定。

身为首相,我的任务不是粉饰太平,而是务实面对这些挑战,提出让英国成功的行动计划。

我的政府最重要的使命,是带领英国走出困境,让人民找到最好的成功机会。

我们的一切努力,目标都是要为下一代,打造一个更强大、更繁荣、更有机会的英国。

但在此刻,我们必须做出正确的决定。

让我告诉大家,有哪些做法,是绝对不会成功的。

第一种,是自闭于全球化竞争的潮流之外。

例如,有些人主张,尽量扩大政府角色、增加政府开支。

还有人说,我们不需要翻天覆地的改革。

这些人的心态,就是不想面对「英国快要被其他更有竞争力的国家追赶上」的现实。

第二种做法,刚好相反:一味拥抱全球化,结果是牺牲了国家(和多数民众)的利益。

所以,我的政府主张,英国不能自闭,要积极与全世界竞争,但在迎接全球化的同时,也要勇于追求我们的国家利益。

这是一场攸关英国未来的竞赛。

成功的第一步,就是让英国大幅提高竞争力。

我们找出了英国与其他国家相比,最弱的三大领域:

一,债务沉重、发展失衡的经济;

二,过于浮滥的社会福利制度;

三,落后的教育制度。

彻底改革这些问题,成为政府三大最优先的任务。

 

首先是经济

三年前,联合政府就任时,英国的财政赤字占GDP比重,超过了11%。

制造业凋零,企业也被各种赋税和法规压得喘不过气。

因此,我们立刻采取行动,重新调整经济结构。

过去太偏重金融服务和举债消费,现在要转向创新。

因为,英国没有天然资源优势,也不能走低成本制造的路线,一定要发展创意经济、高价值出口经济。

我们推出了一项鼓励企业创新的大型计划,从税率、法规、投资、基础建设等方面下手,改善商业环境。

经过三年来耐心和苦心的调整,我们看到了进步的成绩:

英国正努力从衰退中复苏;赤字减少三分之一;

企业界增加了一二○多万个工作;

去年,英国重新成为汽车净出口国。

然而,我们没有一丝一毫的自满,因为还有许多更高的目标。

例如,未来三年,我们要让英国跻身全球前五大最适宜经商的国家。

 

社会福利制度的改革,是第二个优先任务。

多年来,英国的社福负担非常沉重,这种制度,根本是发钱给人民,叫他们不必去工作。

德国总理梅克尔就说过,欧洲多数国家的社会福利制度,与现代世界完全脱了节。

欧洲人口只占全世界7%,经济产出占全球GDP25%,但社福支出却占了全球50%。

这种鼓励人们不工作的制度,看在许多新兴国家眼里,他们一定认为愚蠢之至。

所以,两年前,我们开始推动英国六十年来,最大的社福政策改革:订定福利金的上限;

重新设计福利金制度,引导适合工作的民众重回职场。

至今,申请失业津贴的总人数,减少了二十九万人;

还有将近五十万原本领取伤残福利的人,现在都开始找工作。

 

第三个优先任务,是教育改革

这些年来,世界各国在教育上的竞赛,再激烈不过。

例如在芬兰,中小学的师资,必须来自于成绩最好的前10%大学毕业生。

在新加坡和香港,小学生很早就开始学习分数与代数。

反观英国,我们的教育制度愈来愈不在意各种政策是否失败。

而且标准降低,考试变得愈来愈容易,学生的成绩愈来愈高。

但学习的成效,却受到不少质疑。

更糟的是,当技能的重要性愈来愈高,当雇主可以在全世界招募人才时,

如果不让我们的年轻人学会必要的能力,就是辜负了他们。

不仅这样,我们的经济也将因此走入衰退。

所以,我必须再三强调,教育太重要了。

重振英国竞争力的关键,就在于能不能把教育搞好。

这就是为什么,即便面对强大的反弹阻力,我们仍坚持推动教改,

要改变孩子们学习的内容,以及考试的方式。

最新公布的全国教学大纲,是我们花了两年时间,锁定香港、新加坡、美国等地,

研究全世界最好的学校都教些什么课程,然后吸取他们的优点,放入我们的教学大纲中。

我们认为,

数学课,应该加强算术与代数;

科学课,应该加强细节的讲解;

英文课,要加强拼字;

电脑课,要加强程式撰写。

至于考试的方式,将来会把及格的标准大幅提高,讲求严谨。

让学生拿到的那纸证书,重新获得外界的尊重。

 

大力推广新的学徒制

当中学生毕业时,他们对自己应该有所期许。

我希望,未来能建立一种新的常态:毕业生不是去念大学,就是去当学徒。

德国早就这么做了(他们的青年失业率也是欧洲最低),我已经下定决心,要让英国跟进。

我们正在大力推广新的高级「学徒制」,当学徒的同时,还能读书拿学位。

包括劳斯莱斯、PwC在内的一些企业,都参与了这种学徒制的课程设计。

追求更繁荣的经济、更合理的社会福利,以及世界级的教育制度,

这些就是提升英国竞争力,内政上最迫切的三大目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