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化規劃引領 加快小城鎮建設步伐

近年來,我市的「兩城」建設突飛猛進、「三創」工作成效顯著,中心城區面貌發生了可喜的變化。然而,我市的小城鎮建設卻步履艱難、亮點乏呈。

一、當前我市小城鎮建設的現狀

1、建設管理機制不健全。國家早已在《村鎮建設管理暫行規定》中規定了「鎮(鄉)設建設助理員」,但我市鄉鎮一級至今沒有設置,致使小城鎮規劃空白、建設盲目、管理無序。有的鄉鎮即使編製了城建規劃,因無專門機構和人員組織實施,僅僅是「紙上畫畫、牆上掛掛」。

2、資金投入不足,基礎設施薄弱。目前,國家投資傾向於大城市,省市縣財政對小城鎮建設的配套資金投入相對較少,以致一些建制鎮「燈不明、路不平、自來水常停」的現象經常存在,有的交通堵塞是家常便飯,資金緊缺成為制約小城鎮發展和環境改善的關鍵因素。

3、產業層次低,結構不合理。當前,民營企業是小城鎮發展的主要動力。我市的絕大多數鄉鎮沒有形成上規模的企業群,多數是低層次的個體私營企業,缺少高科技、高附加值產業群,且發展速度緩慢,成不了支撐小城鎮的發展主導產業。

4、城鎮環境污染現象較重。我市的小城鎮基本上「臟、亂、差」現象突出,現代化氣息少有。一般是私宅沿公路無限延伸,密度大、間距小,綠化率低,人們形容為「一條馬路兩排房,前後都是垃圾場」、「垃圾靠風刮,污水靠蒸發」。小城鎮連接城市與鄉村的地位和作用遠沒有體現出來,嚴重影響了小城鎮建設的可持續發展。

二、加快我市小城鎮建設的幾點建議

「十二五」期間,國家將大力實施「小城鎮、大發展」戰略。對此,我們要從戰略高度,實行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高效能管理,加快推進小城鎮建設。

1、強化規劃引領,高起點編製小城鎮規劃。我市小城鎮建設要圍繞「兩城」建設,依託「一核兩軸四帶」進行總體布局,「一核」即郴資桂城鎮群核心區,要規劃建成全市新型城市化、新型工業化和農業現代化的引領區、示範區;「兩軸」即省道S322和國道107(含京珠高速、京廣鐵路)沿線主要城鎮,要規劃建成產業帶動較強的區域中心鎮;「四帶」即郴城外圍四條重要城鎮發展帶,東帶106國道、岳汝高速沿線,南帶S324、廈蓉高速沿線,西帶S214、京珠高速複線沿線,北帶S323、S212沿線的主要城鎮,要規劃建成資源帶動較強的區域重點鎮。當前,我們要按照「小城鎮,大規劃」的要求,立足優勢、突出重點、體現特色、整體推進,切實做好全市86個建制鎮的規劃。同時,從長遠考慮,把小城鎮周邊的村莊建設納入統一規劃,注重生態環境保護,促進小城鎮建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

2、注重體現特色,提升小城鎮建設品位。一是做好山水文章。在小城鎮建設中,要通過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著力營造生態綠地系統,彰顯「青山健身、綠水休閑、環境宜人」的鮮明個性和魅力。二是建設特色街道。要有意識規劃建設一些體現郴州各地歷史文化、風土人情、傳統工藝的民俗特色街,培育壯大商業步行街,建好特色花卉街、綠色環保街,為發展服務業、旅遊業增添新亮點。三是打造小城鎮文化名片。要深入挖掘耕讀文化、神農文化、福壽文化、紅色文化等,保護好有特殊歷史風格的建築群、歷史街區的整體風貌及文物保護單位的周邊環境,積極開發利用歷史文化資源的經濟價值,打造特色文化品牌,努力提升城鎮軟實力。

3、突出產業支撐,夯實小城鎮發展基礎。堅持主導產業帶動戰略。要立足因地制宜、突出重點、注重實效,依據當地資源優勢,大力培植優勢產業。郴資桂核心區的小城鎮要主動融入中心城區,增強中心城區產業群的輻射和帶動功能。「兩軸」的衛星小城鎮是中心城區功能疏散的承接基地、農副產品的供應基地和休閑度假基地,生態休閑農業應是首選的主打產業。「四帶」的區域中心城鎮交通便捷,資源集聚,應著力發展商貿、物流、旅遊等產業。同時,我們要進一步加強與央企、大型連鎖公司合作,著力引進戰略投資者,推進產業集群發展。

4、創新體制機制,多方籌集小城鎮建設資金。要搶抓國家轉方式、調結構、擴內需的有利機遇,用好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政策,建立政府投入、金融信貸、吸引社會資金相結合的多元化小城鎮建設融資機制。成立小城鎮建設投資開發公司,運用以地生財、社會融資、銀行貸款等多渠道進行融資,最大限度用好、用活、用足招商引資、立項爭資、盤活資產、激活民資。市、縣兩級要建立小鎮建設投入的穩定增長機制,每年安排專項資金,重點支持示範鎮、中心鎮基礎設施建設。堅持先行先試,儘快出台小城鎮建設配套政策,調動業主投資積極性,並允許中心鎮、重點鎮自行實施土地佔補平衡。

5、堅持建管同步,高效能搞好小城鎮管理。「三分建,七分管。」一要嚴格規劃管理,認真貫徹執行《城鄉規劃法》,儘快解決鄉鎮建設規劃站設置的具體問題,充分發揮規劃站對小城鎮建設規劃和管理的重要職能。二要狠抓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徹底消除亂堆、亂搭、亂建、亂倒、亂擺、亂停等現象。要認真落實門前「三包」責任制,出台《郴州市城鎮市容和衛生管理實施細則》,形成齊抓共管局面。三要創新小城鎮管理體制。全面推進城鎮管理精細化,實行管理重心下移,強化屬地管理,增強社區、街道、居委會的責任,建立全方位、系統化的管理機制,切實提高城鎮管理水準。建立完善小城鎮建設績效考核辦法,實施管理目標責任制,採取各種有效形式,大力開展以「講文明話、做文明事、當文明人」為重點的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宣教活動,努力提高居民素質,引導居民自覺參與城鎮管理。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