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博客聯盟今年的#高遠杯尋找抗戰地#的第二站,目的地是井陘縣辛莊鄉洪河漕村和米湯崖村。?

辛莊鄉位於河北省井陘縣西北部深山區,東臨小作鎮,南接南峪鎮,西傍山西省平定縣,北倚平山縣。距縣城37公里,是省界、縣界的出口鄉之一。該鄉菩薩崖、胡仁、洪河漕、米湯崖是四個革命老區重點村。?

從石太高速下來後,通往村子的路過了乏驢嶺後再往西就非常難走了。幾次車子走過又退回來,如果不是矗立在公路上「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的醒目標識,我們幾乎錯過了進村的路口。

從山腳下車步行進村,一路蜿蜒向上。說是隻有100米,因是上坡,走起來非常喫力。山村依山勢而建,錯落有致地分佈在河道兩岸。坡道兩旁,房前屋後遍植樹木,入眼可見香椿樹,楸樹,核桃樹。已經熟透了的大棗、柿子密密地掛在枝上,垂手可摘。站在高處,村民的房頂上曬滿了玉米、穀子、芝麻,一片祥和的豐收景象。

眼前的洪河漕,因為上個世紀那場著名的戰役「百團大戰」,和在那場戰役誕生的「將軍救孤」的佳話,做為總指揮部所在地,吸引了許許多多遠近的來訪者。

一路緩緩行走,我們來到位於村子的半坡處的「百團大戰美穗子獲救井陘·都城友好紀念館」,是中日雙方共同出資興建的。1980年至今,美穗子共來華六次。2002年來到洪河漕進行「謝恩」,她一力促成了新館的建成。院內樹有聶榮臻元帥拉著幼小的美穗子的漢白玉雕像和「聶帥救孤紀念碑」。館內資料翔實,通過圖片和實物,詳細記錄了日軍侵華期間,在井陘地區燒殺搶掠令人髮指的暴虐行徑,以及百團大戰的來龍去脈,這讓我們一行人為之深深震撼。

在二樓的展廳裏,擺放著當年聶帥用過的辦公桌椅,以及護送美穗子姐妹的挑筐。殺戮和施救,這樣鮮明的對比,恰好地映證了孟子之言:仁者無敵。仁義之師,必得天下。

聶榮臻與美穗子

1940年8月,故事發生在從石家莊到太原的鐵路,也就是正太鐵路上一個叫東王舍的村莊,這是橫貫太行山脈的一條交通要道。在這條鐵路線上有天險娘子關和日軍在華北的重要燃料基地井陘煤礦。曾經是華北交通公司職員的美穗子的父親——加藤清利,1939年末作為助理被派遣到井陘煤礦車站,負責運輸煤炭。

  8月20日,名震中外的百團大戰打響了。戰役前期的主要任務就是交通總破襲,破壞敵人的交通線,重點摧毀正太鐵路。8月20日夜,在八路軍前方指揮部的統一指揮下,各參戰部隊按計劃對華北各線敵偽軍據點同時發起進攻。在激烈的戰火中,井陘煤礦變成了一片火海。在火海中,八路軍戰士救出了2個日本小女孩,4歲的美德子和她不到1歲的妹妹。面對2個日本小姑娘,八路軍戰士也不知道該如何處理,於是向軍區司令部打電話請示。

  當時接電話的是一個參謀,因為這個事情比較特殊,他便向聶帥報告。聶帥說叫他們趕緊送來,對俘虜只要他放下武器我們還寬待呢,2個日本小女孩是無辜的。後來戰士很快從前線把2個日本小女孩送到了司令部。

  在司令部,2個小姑娘成為聶帥的小客人,受到了悉心的照顧。「半天工夫,部隊就派人把2個孩子送到了我的指揮所。我先抱起那個受傷的嬰兒,看到傷口包紮得很好,孩子安詳地睡著,我囑咐醫生和警衛員,好好護理這個孩子,看看附近村裡有沒有正在哺乳的婦女,趕快給孩子喂餵奶。那個稍大些的孩子,很討人喜歡,我牽著她的手,拿來梨子給她喫。」聶榮臻元帥在他的回憶錄中,用「激烈戰火中的小插曲」回憶了這段往事。

  在戰火異常激烈的前線陣地,這2個孩子應該怎麼辦?日本人經常到晉察冀地區掃蕩,結果難以預料。如果這2個日本小姑娘留在異國他鄉,可能會對將來她們大了以後造成不好的影響。現在雖然她們的父母已經去世,但是她應該還有親戚。在當時的戰爭環境下,聶帥決定將她們送交給日方。?

臨行的前一天,聶將軍和這兩個孩子一起照了相,第二天,他派人挑著兩個筐子,把這兩個日本孤女送往石家莊。聶將軍在筐裏放了許多梨,留著孩子們路上喫,他還親筆寫了一封信給日軍官兵,信中說:

「日閥橫暴,侵我中華,戰爭延綿於茲四年矣。中日兩國人民死傷殘廢者不知凡幾,輾轉流離者又不知凡幾。此種慘痛事件,其責任應完全由日閥負之。

  此次我軍進擊正太線,收復東王舍,帶來日本弱女二人。其母不幸死於炮火中,其父於礦井著火時受重傷,經我救治無效,亦不幸殞命。餘此伶仃孤苦之幼女,一女僅五六齡,一女尚在襁褓中,彷徨無依,情殊可憫。經我收容撫育後,茲特著人送還,請轉交其親屬撫養,幸勿使彼輩無辜孤女淪落異域,葬身溝壑而後已。

  中日兩國人民本無仇怨,不圖日閥專政,逞其兇毒,內則橫徵暴斂,外則製造戰爭。致使日本人民起居不安,生活困難,背井離鄉,觸冒烽火,寡人之妻、孤人之子、獨人父母。對於中國和平居民,則更肆行燒殺淫掠,慘無人道,死傷流亡,痛劇創深。此實中日兩大民族空前之浩劫,日閥之萬惡罪行也。

  但中國人民決不以日本士兵及人民為仇敵,所以堅持抗戰,誓死抗日者,迫於日閥侵略而自衛耳。而侵略中國亦非搜索日本士兵及人民之志願,亦不過為日閥脅從耳。為今之計,中日兩國之士兵及人民應攜起手來,立即反對與消滅此種罪惡戰爭,打倒日本軍閥、財閥,以爭取兩大民族真正的解放自由與幸福。否則中國人民固將更增艱苦,而君輩前途將亦不堪設想矣。

  我八路軍本國際主義之精神,至仁至義,有始有終,必當為中華民族之生存與人類之永久和平而奮鬥到底,必當與野蠻橫暴之日閥血戰到底。深望君等翻然覺醒,與中國士兵人民齊心合力,共謀解放,則日本幸甚,中國亦幸甚。」

戰地攝影記者沙飛當時照了3張照片。一張是聶帥牽著只有4歲的美穗子,一張是美穗子坐在籮筐裡面喫梨,一張是老鄉挑著她們兩個回去。其中的部分作品最早發表在1941年6月《解放畫刊》第二號上,這是一份由晉察冀軍區政治部宣傳部新聞攝影科供稿、在華日人反戰同盟晉察冀支部編輯的日文版畫報;最早發表的中文媒體是1942年7月7日出版的《晉察冀畫報》創刊號。在這個懵懂的年齡,美穗子並不知道幼年時的這段傳奇般的經歷會對她的人生有怎樣的影響。但是40年後,正是那張合影改變了她的生活。

  在聶帥的安排下,沒過幾天2個小姑娘就被送往石家莊。戰士們找了一個可靠的老鄉,準備了一副挑子,聶帥和指揮所的幾個同志擔心孩子在路上哭,還往筐裏堆了許多梨子。美穗子姐妹轉交日軍後,被送到了石家莊的石門醫院。不滿周歲的妹妹因傷勢嚴重不幸死去。美穗子本人於1940年10月被伯父平安帶回日本,此後與外祖母相依為命。

  但……多年過去,聶榮臻時時掛念著這兩個孩子。

1980年,《人民日報》發表了姚遠方的文章《日本小姑娘,你在哪裡》,轟動了日本。日本《讀賣新聞》的記者經過幾番尋找,終於在九州找到了美穗子。此時的她已經成為了三個孩子的母親,並與丈夫共同經營了一家小雜貨鋪。不久,美穗子訪問中國,特地去向聶榮臻謝恩。美穗子因此成為中日外交史上的著名人物。

1980年春,日本著名的《讀賣新聞》頭版頭條刊登了大標題美穗子姐妹,中國元帥聶榮臻想念你們》立刻吸引了日本人民的目光,當然也吸引了已經結婚的美穗子姐妹的注意,她們決定:到中國去,面謝救命恩人!7月的一個陽光燦爛的上午,人民大會堂大廳裏聚滿了各大媒體的記者,他們是來採訪一次特別的會晤。美穗子全家早早地站在大廳中央等著救命恩人的到來。不一會兒,正門打開,已是中央軍委副主席的聶榮臻元帥在家人的陪同下來到美穗子面前,美穗子似乎沒有找到合適的語言表達對老帥的感激,「撲通」一下子跪倒在老帥面前,聶帥連忙扶起她,此時她已經淚流滿面,她捧出一幅字畫,上面寫的是中日友好萬古長青,在聶力的幫助下展開在聶帥面前,老帥高興地點點頭,連說:「好啊……」此情此景感動了所有在場的人……

  從展覽館出來,浮想聯翩,想想日軍的暴行,想想日軍在中國製造的各個慘案,聯想日本政府最近強行通過新安保法案,日本是個忘恩負義的民族,對它切不可抱有任何幻想。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